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琳  陈莹 《中外医疗》2013,(12):162+164-162,16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服务满意与夜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透析护理、医嘱处理、不规范护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投诉和意外事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的风险管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血液透析带来的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倪鸣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00-100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疗效。方法根据护理模式将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5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住院化疗期间仅接受常规护理,未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1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潘峰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115-116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对相应管理措施进行总结与讨论。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实施管理制度前产妇40例(对照组)及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实施管理制度后产妇40例(研究组),比较两组的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产科病房中的风险事件,并进一步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介入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茹  张延  董知国 《当代医学》2014,(10):34-35
目的:探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实行风险管理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昏迷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风险管理组和急救处理组(n=49),观察2组患者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救,都能恢复意识,清醒时间为(2.72±0.43)h,较前相比Glasgow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对酒精昏迷的患者加以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推行风险管理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风险因素认知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100.00%、71.05%)明显优于对照组(7.89%、31.58%),且满意度(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强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科2011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另随机选取我院血液科2011年6月之前收治的13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血不规范发生率为0.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科室的护理安全性,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慧 《西部医学》2013,(10):1565-1566,1569
目的探讨岗前系统化风险管理综合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护理技能和职业防护的影响。方法将本校2008级护理专业l班5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岗前培训;将2008级护理专业2班49名学生作为观察组,给予岗前系统化风险管理综合教育。对两组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和职业防护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洗手、废物处理以及锐物处理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0.00%、95.92%,均高于对照组(P〈0.05),暴漏率为2.0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实习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学生服务态度、病历书写、健康教育、护患沟通、基础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岗前系统化风险管理综合教育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技能和职业防护能力,对促进护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护理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9月我院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生化指标(K、Na、Ca、ALB 、Hb 、BUN)、血压、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K、Na、BUN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 〈0.05);两组患者的ALB、Hb值均有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Ca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舒张压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舒张压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负面心理,加强饮食和服药的依从性,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玲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05-3607
目的:探讨产科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将120例住院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宣教、病房管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难产率、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产科护理风险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存在的风险及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8例,根据临床特点及存在风险实施针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医患纠纷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透析前后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甘油三酯与白蛋白水平下降明显,说明血液透析对于降低患者血脂、白蛋白水平有显著作用,同时,医护人员素质整体上有所提高,医患关系得到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都明显得到提升。结论通过风险控制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与病患的生命安全,提升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风险管理干预策略对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为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18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干预组患儿家长在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仅行传统护理,并对护理经验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经过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策略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造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干预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该护理方法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分组管理对血液透析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分组管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比较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同时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并记录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7.12±0.46)分、HAMD评分(5.91±0.24)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SF-36评分(130.95±2.7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89.74±1.23)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95.5%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88.6%较对照组86.4%、70.5%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与对照组22.7%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护理分组管理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徐惠英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65-1466
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的护理风险以及对助产士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入院生产的162例产妇的进行分组护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助产士护理工作,实验组选用针对各项护理风险作出积极应对措施并且有特定制度管理的助产士进行护理工作;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的产妇较之对照组的有更顺利的生产过程.结论:对助产士的护理工作应该提出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针对各项可能的风险也应该做出完善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团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N-Y--作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急诊科病区内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可促进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病历书写不清晰,业务管理不规范,加强血液透析科室信息化的建设,深入科室调研之后提出了基于临床的血液透析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遵循临床科室业务流程,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流程。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指导思想,建立全面的数字化血液透析科室,最终实现提高医护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实现了护理安全的动态管理,有效推动医院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71-173+179
目的 探究5S管理制度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其中2018年1~12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行标准护理管理制度,2019年1~12月3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行5S管理制度。以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为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服务态度、预防感染、风险管理评分依次为(89.21±3.18)分、(93.23±1.53)分、(86.15±5.13)分、(90.17±5.41)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服务态度、预防感染、风险管理评分依次为(82.12±3.32)分、(85.24±2.21)分、(78.18±5.24)分、(81.28±5.37)分,实验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实验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室标准护理管理制度下配合5S管理制度,临床护理价值显著,安全性高,优化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春英  滕月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06-107,10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09年3月份以来在手术室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护理措施,总结手术中医疗差错、事故、护理缺陷的例数,并与2009年3月份之前的护理工作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可以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护理缺陷的发生,与2009年3月份之前的护理工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是临床医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排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制度,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对减少杜绝医疗差错事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云香 《中外医疗》2016,(13):139-14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疾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神经外科脑出血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每组50例。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及护理缺陷,并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只有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缺陷率为98%,而对照组无缺陷率只有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无恶化情况出现,仅有1例病人无效;而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恶化,且有10例病人无效,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生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就诊的患者569例,分为护理标识管理前组及护理标识管理后组,评估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前患者满意度为75.00%,管理后为94.8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57%,管理后为2.1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能显著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