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是严重男性不孕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男性少精、弱精或精子畸形和常规体外受精周期失败等.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生殖技术,给许多不孕夫妇带来了希望.但随着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的推广,学者们对其后代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并对其重新进行评估.该文旨在综述现有的评估观点,以更好地了解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一、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北京市:(5家)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正式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试运行供精人工授精技术。2、北京妇产医院:正式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3、北京协和医院:正式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试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5、北京家恩德运医院:试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天津市:(1家)天津市中心妇产…  相似文献   

3.
自 1992年 Palermo等 [1 ] 创立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以来 ,ICSI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严重男性不育症、无精子症和常规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失败 ( IVF- ET)周期受精失败患者。本研究采用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 ( percutaneous 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PTSA)方法 [2 ,3] ,获得精子后对无精症患者进行 ICSI助孕治疗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2月间 ,采用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获得精子后结合 ICSI治疗 90例无精症患者共92个周期 ,均经染色体检…  相似文献   

4.
ICSI技术治疗男性不育的遗传学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解决了以往无法解决的由男方因素造成的不育,但由于男性不育的遗传缺陷,如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的发生率远高于表型正常的有生育能力的男子,尤其是性染色体的畸变率明显升高,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引进增加了这些遗传缺陷传给后代的可能性。因此,男性不育夫妇在进行助孕治疗前一定要做体细胞及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检查,必要时应做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多原核合子是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避免了多精子受精造成的多原核合子,但仍有可能出现多原核合子.ICSI后多原核合子出现主要是由于第二极体排出异常造成,卵母细胞质量、男方精液情况以及ICSI操作技术本身都是多原核合子形成的影响因素.该文针对ICSI后多原核合子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妊娠结局及相应处理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解决了以往无法解决的由男方因素造成的不育,但由于男性不育的遗传缺陷,如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的发生率远高于表型正常的有生育能力的男子,尤其是性染色体的畸变率明显升高,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引进增加了这些遗传缺陷传给后代的可能性.因此,男性不育夫妇在进行助孕治疗前一定要做体细胞及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检查,必要时应做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育男性患者其精子DNA损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共计125例.按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15%、15%~30%、>30%为正常组、低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因素不育症和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者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1例男性因素不育症和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者共计59个ICSI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9个ICSI治疗周期共取卵596个,MⅡ期卵母细胞471个,MⅡ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82.21%,卵裂率89.04%,临床妊娠19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2.20%.结论:对男性因素不育症和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者ICS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使用常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方式治疗不孕症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全部卵子不受精或受精低下的现象,但对于是否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对未受精卵补救授精一直存在争议。目前,随着对短时受精研究的逐渐深入,早期补救ICSI的应用正成为生殖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因其应用后获得了理想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达到了提高妊娠率、减少周期取消率的目的 ,故其优势远远大于晚补救ICS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对常规体外受精(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受精、胚胎发育、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7例IVF-ET及ICSI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将其分为4组,A组:IVF-ET伴AsAb阳性,36例;B组:ICSI伴AsAb阳性,25例;C组:IVF-ET,AsAb阴性,413例;D组:ICSI,AsAb阴性,163例,分析各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A组受精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A组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显著低于C组和D组;B组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存在不但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同样也影响胚胎的发育及种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可提高受精率,但对提高胚胎质量及妊娠率无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再次助孕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l)技术进行受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7月由于常规体外受精(IVF)诊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30%,而在随后的助孕治疗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39个病例(共48个周期,研究组)的ICSI治疗结局。对照组为同期因男方少弱畸形精子症或无精子症进行ICSI治疗的连续82个周期。结果:与前次IVF相比,经ICSI治疗后受精率从15.85%显著提高至81.77%(P<0.01);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成熟卵子数和正常受精率、冷冻率及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是常规WF周期受精失败后再助孕治疗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受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常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卵子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现象。随着短时受精技术的发展,通过早期观察及时判断受精情况,并对未受精的卵子行补救性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ICSI)已成为广大生殖医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短时受精缩短了精卵共浴的时间,提高胚胎质量和种植潜能;早期补救可以挽救部分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失败的患者,从而降低周期取消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技术是目前主要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之一。该项技术通过显微操作系统将单个精子注射入卵子, 有效地解决了少弱畸形精子症等男性因素相关的不育问题, 在全世界产出数百万儿童。目前, 越来越多非男性因素不孕症也采用ICSI技术。然而, 不同于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更自然的精卵结合, ICSI技术具有有创性, 其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对ICSI的临床结局及其对子代的影响进行系统综述, 从而为ICSI技术的有效性及其对子代安全性问题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控制性超排卵(COH)是体外受精(IVF)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中提高妊娠率的关键步骤之一,尽管近年来新的COH药物和使用方案不断出现,但临床效果仍不满意,至今尚未有一致的方案。综述目前COH主要药物、常用方案、并发症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控制性超排卵(COH)是体外受精(IVF)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中提高妊娠率的关键步骤之一,尽管近年来新的COH药物和使用方案不断出现,但临床效果仍不满意,至今尚未有一致的方案.综述目前COH主要药物、常用方案、并发症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上,无精子症可以分为非梗性无精子症和梗阻性无精子症两类。无精子症患者通过外科手术取精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可以拥有自己的遗传学后代。2016年6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对经皮睾丸多点细针抽吸精子进行快速冷冻解冻后行单精子卵胞浆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并获得临床妊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本院接受2次以上IUI助孕失败并转行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7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UI后行IVF-ET助孕者40例、IUI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者9例、IUI后行IVF+ICSI(即Half-ICSI)者21例。②40例接受IVF助孕者中,5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2.50%;9例行ICSI助孕者无1例受精失败;21例行IVF+ICSI助孕患者,其中4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9.05%。③70例反复IUI助孕失败患者转行IVF/ICSI治疗后,受精失败的发生率为12.86%(9/70)。结论:IVF-ET是多次IUI助孕失败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时存在卵细胞受精障碍,ICSI对受精障碍的患者是有效的;对于反复IUI助孕失败者结合不孕年限等病史可适当放宽Half-ICSI的指征。  相似文献   

18.
圆头精子卵浆内显微注射妊娠成功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患者28岁,结婚9年不育,1997年来我中心就诊,精子染色检查发现精子顶体未发育,无顶体精子为100%。染色体核型检查正常。1998年5月在本不育中心做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精液常规检查:活动率60%;活动力a10%,b30%,c20%;计数70×10~9/L,畸形率100%。妻子  相似文献   

19.
镦胞浆内精子注射治疗少弱精不育症(附1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使少弱精不育症病人能够生育。方法:采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ICSI)。结果:从1997年7月起对症实施14例,成功4例,成功率为28.4%。结论:ICSI安全可行,但不可无指征地滥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常规体外受精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两种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的影响。方法:将移植冷冻复苏胚胎的患者(均为玻璃化法)分为两组。IVF组:新鲜周期采取常规体外受精方式而获得的胚胎;ICSI组:新鲜周期采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方式受精而得到的胚胎;比较两组的不孕类型、不孕原因以及冷冻复苏周期的复苏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等。结果:IVF组和ICSI组的复苏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组的流产率明显高于IV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和ICSI组原发不孕所占比例、继发不孕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和ICSI组男方因素不孕所占比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不影响胚胎玻璃化冷冻周期的复苏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ICSI后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流产率有升高的趋势,ICSI体外受精方式主要用于原发不孕患者以及男方因素导致的不孕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