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肠粘连,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及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可缩短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降低肠粘连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预防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癌术后的住院患者9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和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整肠散穴位贴敷,比较2组临床症状评分、血钾、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及FDGE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能较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呕吐、恶心以及腹胀症状,缩短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维持血钾浓度在正常值范围、降低FDGE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整肠散预防胃癌术后患者发生FDGE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是一个临床上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预防胃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调味承气散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发便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调味承气散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5d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038,P=0.003);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胃承气散穴位贴敷可有效提高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加胃肠激素,提高患者的排便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护理对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2例、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护理。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疼痛评分、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腹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择131例妇科手术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4h内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能有效缓解妇科手术术后出现的腹胀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吴茱萸粉中药贴敷预防治疗肾穿后腹胀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肾穿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病人于术后即开始吴茱萸粉贴敷及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观察术后24h腹胀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在肾穿刺术后腹胀情况方面,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穿刺术后舒适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分别为(6.77±0.91)分、(5.23±0.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吴茱萸粉中药穴位贴敷能减少肾穿后腹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方华瑾  许敏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8):175-178
目的:研究大建中汤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消胀散穴位贴敷治疗虚寒性肠梗阻腹胀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8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消胀散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建中汤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消胀散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腹胀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重度腹胀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轻微腹胀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增加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建中汤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消胀散穴位贴敷治疗虚寒性肠梗阻腹胀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腹胀不适,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利于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TDP灯照射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病人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对80例择期行剖腹产术后腹胀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对照组40,观察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中药贴敷神阙穴,足三里穴位,配合TDP灯照射神阙穴。对两种护理效果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TDP灯照射对改善剖宫产术后腹胀症状有很好护理效果,促进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发腹胀便秘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通便承气方药贴贴敷于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通便为止,疗程不超过5 d。观察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72 h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1%(41/46),对照组为79.5%(35/44),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 h和48 h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腹胀便秘,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腹胀、便秘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贴敷前后单项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胃液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后观察组恶心、乏力、嗳气、腹胀及腹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后观察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胃肠功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探讨穴位贴敷作为外治法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以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以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症状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辅助穴位贴敷治疗能够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轻术后腹痛、腹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部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针刺足三里和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常规禁食、补足液体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0.37%,对照组治愈率为70%,治疗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针刺足三里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术后腹胀有疗效明确、操作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骨科病人便秘疗效。方法以品管圈活动为契机,查检的86位病人为对照组,以实施干预措施的86位病人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腹部穴位按摩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86例,治愈32例,好转39例,无效15例;对照组86例,治愈15例,好转30例,无效41例;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可明显降低骨科卧床病人的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许红梅  仲崇煊 《中外医疗》2023,(23):169-172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揿针刺激足三里、太冲穴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新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35)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揿针干预护理,对比两组腹胀、疼痛程度、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腹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14%,较对照组的77.1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结论 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揿针刺激穴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有效降低术后腹胀、疼痛的发生,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中药热奄包干预肛肠科痔疮病人术后排便病人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疗区2015年10-12月收治肛肠疾病痔疮手术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痔疮手术后病人第一次排便采用常规甘油灌肠干预,治疗组40例患者在手术后第一日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和中药热奄包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干预后进行排便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治疗组痔疮术后病人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排便顺畅,疼痛减轻。结论:穴位贴敷结合中药热奄包对缓解痔疮术后病人腹胀及便秘效果明显,患者术后排便疼痛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24例,穴位贴敷组29例,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32例,西医治疗组给予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穴位贴敷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采用自拟胃瘫外敷方加味穴位贴敷,每日1次;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在穴位贴敷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通针刺治疗,针刺主穴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关穴,每日1次,共治疗14 d。观察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41.67%,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68.97%,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90.60%,3组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统计发现,3组发生率较高的胃癌、胰腺癌、十二指肠癌患者,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40.00%,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66.67%,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96.43%,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分别为西医治疗组(10.80±3.16)d,穴位贴敷组(7.10±4.41)d,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6.69±2.70)d,穴位贴敷组、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与西医治疗组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穴位贴敷组与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及针刺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胃肠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90例胃肠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中药穴位贴敷组则给予常规术后处理+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满意水平;排便、肠鸣音和排气恢复、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诺丁汉健康评分;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中药穴位贴敷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穴位贴敷组排便、肠鸣音和排气恢复、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理状况、诺丁汉健康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中药穴位贴敷组心理状况、诺丁汉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穴位贴敷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常规术后处理+中药穴位贴敷胃肠术的疗效确切,可加速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胃肠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减轻心理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电针结合穴位贴敷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电针结合穴位贴敷干预,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治疗组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贴敷可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预防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纳入150例于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尿潴留的。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48%;观察组尿潴留持续时间为(26.2±4.265)min,少于对照组的(26.2±4.265)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中,可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短尿潴留的持续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可明显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