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皮下乳腺切除后乳房成形术(Mamma-plasty Following Subcutanous Mastectomy)系选择适合的切口,保留乳房的乳晕乳头区,于皮下切除全部腺体,然后行乳房再造的一种手术。手术后,切除了病变的腺体,同时保留了乳房的正常形态,克服了全乳房切除后给病人带来的生理缺陷和心理上的痛苦。国外已用皮下乳腺切除后乳房成形术治  相似文献   

2.
Benelli法乳房下垂矫正术(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Benelli法乳房下垂矫正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按Benelli法设计乳房的内、外环切口线,切开分离乳房中下部的皮肤与乳腺组织,倒T形切开乳房下部腺体组织,形成位于乳房上方的真皮乳腺组织蒂乳头、乳晕复合瓣和乳房内、外侧乳腺组织瓣。如伴有乳房肥大,则切除部分下方乳腺组织。悬吊乳头、乳晕下方的乳腺组织于上方胸肌筋膜,交叉固定切开的内外侧乳腺组织瓣,重塑乳腺组织。荷包缝合乳房的内外环皮肤。结果:采用此法矫正乳房下垂26例,其中乳房下垂伴乳房轻中度肥大12例。无一例乳头、乳晕坏死。术后随访1~12个月,乳房外形美观,乳晕瘢痕细小,乳头、乳晕感觉良好。结论:该术式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是矫正乳房下垂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适用于乳房下垂伴有轻中度乳房肥大者。  相似文献   

3.
荷包缝合加局部皮瓣转移修复乳头乳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Paget病乳头乳晕部皮肤软组织切除后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 5例单纯乳头乳晕处乳房湿疹样癌患者在病灶切除后,通过设计乳腺下部乳晕大小的带皮下软组织蒂的皮瓣,并将其向上推移到原乳头乳晕处与周围荷包缝合收拢的皮肤及软组织缝合的方法修复乳房中央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5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乳房的外形得到了保持.术后随访最短4个月,最长26个月(平均13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荷包缝合加局部皮瓣转移是修复Paget病乳头乳晕部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美观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双圈法乳房良性肿瘤切除同期乳房悬吊术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双圈法乳房良性肿瘤切除同期乳房悬吊术的经验。方法:以乳头为中心设计乳晕内外环切口,去除双环之间的表皮,经外环切口在乳腺与皮下组织之间向周围剥离至乳房基底部边缘,完整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将乳腺的上极与第二肋骨膜悬吊缝合,等高线环缩重塑乳房圆锥形立体外观,外环荷包缩小后与内环间断缝合。结果:36例乳房良性病变伴有乳房下垂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6月后乳晕周围皱褶均消失,疤痕不明显,乳房外形理想,双侧对称。结论:双圈法乳房良性肿瘤切除同期乳房悬吊术设计合理、简单易学、疤痕隐蔽、外形满意,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持久有效的乳房松弛悬吊术式。方法对于乳头位置低于乳房下皱襞的乳房下垂患者,采用乳晕周边"双环"切口加垂直切口,胸肌肌膜瓣包裹乳腺的方法进行校正。结果自2008年9月—2011年4月,共16例乳头位置低于下皱襞水平乳房松弛患者采用该法手术,术后均无皮瓣血运障碍,切口愈合良好,乳头乳晕无坏死、感觉障碍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并发血肿,清除后预后良好。随访6个月到2年,效果良好,乳头乳晕复合体位于乳房最高点,两侧乳房位置对称。患者均满意。结论乳晕周边"双环"切口加垂直切口,胸肌肌膜瓣包裹法矫正乳房松弛下垂为一种持久有效的乳房松弛悬吊术式。  相似文献   

6.
经乳晕缘孤形切口切除乳腺肿块5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刘玉堂  贾俊鹏  王荣华 《当代医学》2009,15(34):116-117
目的总结经乳晕缘孤形切口行乳腺肿块切除的方法和美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7例乳腺肿块患者经乳晕缘孤形切口切除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6~108个月的随访观察,乳房外观无明显瘢痕,乳头、乳晕区皮肤感觉良好。结论应用这一术式对位于乳晕区及距之4cm内的乳腺肿块的患者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一种适用于中重度乳房肥大巨乳症的手术术式.方法:对肥大增生的乳腺组织进行上下两个方向反V形切除,保留水平双向乳腺腺体蒂,切除松弛皮肤后缝合切口.结果:对19例患者实施了反向双V法乳房缩小整形手术,术后切口皆Ⅰ期愈合,无乳头乳晕坏死,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双侧乳房外形美观,大小对称,乳头乳晕位置适中,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反向双V法缩乳术设计简单,操作简单易学,术后效果恒定,是一种能够保持乳房外观及功能的合理术式,适用于中重度乳房肥大巨乳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乳腺反向双"V"形切除乳腺蒂乳房缩小治疗重度巨乳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6例重度巨乳症患者按常规倒"T"形手术设计沿乳腺包膜浅层剥离将乳腺除基底外完全暴露,于乳腺正上方以90°~110°角"V"形切除乳腺组织,同法于乳腺正下方以80°~90°角"∧"形切除乳腺组织,随后进行乳房重塑.结果 切除双侧乳腺组织质量1 400~2 000 g,所有患者术后乳房均明显缩小,双乳基本对称且形态丰满挺拔近似半球形.术后乳头乳晕上移6~15 cm,乳晕直径3.5~4.5 cm.4例经6~24个月随访,主观感觉外形均满意,仅1例乳头乳晕感觉较术前稍差.结论 采用乳腺反向双"V"形切除乳腺蒂乳房缩小治疗重度巨乳症,缩小重塑后的乳房形态丰满挺拔,形态满意,乳头乳晕感觉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皮瓣血运观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结果:11例患者除1例发生乳头部分坏死外,再造乳房外形美观、手感良好.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确保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腺体切除假体植入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手术中应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的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外观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中,28例(77.78%)患者的再造乳房的形态评定为优,8例(22.22%)患者的再造乳房的形态评定为良,0例(0.00%)患者的再造乳房的形态评定为差。36例患者硅凝胶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15d后,未出现包膜挛缩、假体破裂等并发症;术后30 d时触摸乳房,发现整个乳房可随意运动,患者感觉再造乳房仍在供体部位,且体积与手术时相比略微缩小,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乳腺外科手术中应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术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双环法及其在男性乳房发育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术前站立位设计切口,确定新乳头位置,画出直径5cm的外环,再以原乳头为中心,画出直径为2.5-3.0cm的内环。确保双侧乳头在同一水平面上。双环间去表皮,尽量保留真皮层血管网,沿乳房皮下切除异常发育组织,双环切口对合。结果本方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30例,术后乳房外形满意,乳头、乳晕血供和感觉良好,疤痕不明显,效果良好。结论对需手术治疗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沿乳晕的双环切口既可切除肥大增生组织,又可切除多余皮肤,且切口隐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乳晕区小切口皮下全乳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5例患者中,浸润性乳腺癌7例,导管内癌2例,良性乳腺病6例。乳腺癌患者均先行肿瘤扩大切除,病理确诊后行腔镜辅助下皮下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导管内癌患者及良性疾病在腔镜辅助下行乳晕区小切口皮下全乳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结果15例患者3例出现切口皮瓣轻度坏死,延迟愈合;1例出现乳头感觉异常,色素沉着。2例外形不对称,效果欠佳,13例患者对外形满意。乳腺癌患者术后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结论腔镜辅助下乳晕区小切口乳房皮下切除一期假体植入对需行全乳切除的患者是安全可行且美容效果较好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很多乳腺良性疾患,常用全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指的是切除位于胸大肌筋膜前面的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将乳晕、乳头和一部分乳房皮肤一并切除,这样给病人造成了生理缺陷和心理上的负担。因如果采用保留乳晕、乳头和乳房皮下脂肪,仅做皮下乳腺腺体切除的“皮下乳腺切除术”,在治疗某些良性乳腺疾病时可以弥补全乳房切除术的缺点。本文介绍一种利用乳房侧切口来完成的皮下乳腺切除术。实践证明,此法较之常用的乳房下缘的半园形的皮肤切口有更大的显露范围,虽然手术切口略高,但对乳腺尾部及腋窝解剖方便,现结合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采用乳晕内切口切除乳房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 38例(44侧)乳房肿块的患者采用弧形乳晕内侧切口,通过皮下隧道向肿块方向分离,放射状切开乳腺将肿块完整切除,皮肤表面用医用胶水粘贴,术后1周行局部按摩。结果随访6~22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全部Ⅰ期愈合,切口瘢痕不明显,隐蔽性好,乳头、乳晕感觉良好。结论该术式切除乳房良性肿块手术操作方便,术后具有乳房形态保留好、瘢痕更加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于乳房萎缩伴轻度乳房下垂的患者一次性手术治疗。方法:经乳晕上切口切除半月形皮肤,同时行乳房后间隙隆胸术。结果:18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乳晕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乳晕感觉正常。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肯定,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加即刻乳房假体重建术应用于部分临床早期乳腺癌的美学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其它影响美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并即刻用硅胶假体置入行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美学效果和相关的主要并发症进行观察,并与同期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相比。所有患者随访至2008年12月,结果:在50例接受乳房假体重建术的患者中, 导管原位癌28例,浸润性癌22例。均存活且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主要的术后并发症与同期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学效果由体检医师和患者共同评价,良好者为40例(80%),中等者为6例(12%),较差者为2例(4%),2例(4%)评价结论不一致。结论: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及腋窝淋巴结清除加即刻乳房假体重建术在术后美学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多,可以接受。而在手术安全性方面还需要更多临床长期随访的资料来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乳晕旁切口及乳房后进路乳管小叶区段切除治疗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对该院2002年6月~2007年4月收治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19例乳腺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行多区段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经乳晕旁切口及乳房后进路行乳腺小叶多区段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乳头无明显变形,患者感到满意,乳房及乳头感觉良好.1例患者因术中冷冻切片合并导管癌,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1例发生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治愈.经0.25-4.6年随访,有1例患者因术中遗漏而再手术治愈.结论 采用乳晕旁切口及乳房后进路行乳管小叶区段切除治疗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可行的.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可取得较好的美容及治疗效果,并能保持良好的乳头及乳晕部位的感觉,避免了乳房单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手术中应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的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外观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中,28例(77.78%)患者的再造乳房的形态评定为优,8例(22.22%)患者的再造乳房的形态评定为良,0例(0.00%)患者的再造乳房的形态评定为差。36例患者硅凝胶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15d 后,未出现包膜挛缩、假体破裂等并发症;术后30 d 时触摸乳房,发现整个乳房可随意运动,患者感觉再造乳房仍在供体部位,且体积与手术时相比略微缩小,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乳腺外科手术中应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术进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能够保持乳房功能和形成良好外观,并发症较少的乳房缩小整形术。方法采用以乳晕头中心的双环切口,去除表皮,采用内上腺体蒂技术,切除以外上象限为主的乳腺组织,将保留的乳腺组织重新塑形。结果采用此法手术治疗13例26侧,乳房术后形态良好,无并发症,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获得持久的塑形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皮肤切口可以适用于各种程度乳房肥大的矫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诊治的150例行经乳晕缘切口切除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乳房无明显瘢痕,乳头、乳晕区的皮肤感觉正常。结论对于乳晕区乳腺肿块,经乳晕缘切口切除术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