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起在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于实施前后对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对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将实施前后调查考核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医生、患者、护士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在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内科综合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研究。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分析,且随机抽取1220例患者进行调查,填写满意度的调查表。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技术、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与病室环境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患纠纷,同时也将护士的服务意识得以提升,综合技能得以优化,进而对内科综合护理质量也有促进和提高能效。  相似文献   

3.
王怀东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27-512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精神科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对入住我院精神科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从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创建病区护理文化,美化病区环境,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优化护理文书书写,添置护理设备,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这几方面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均得到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其亲和力度,转变其服务理念,同时护患关系更加良好,沟通更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黄燕 《现代养生》2014,(10):209-209
对在消化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在我院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实施服务后接受的9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开展前同样时间段的95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优质前的患者组,p<0.05。在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科室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减轻,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实施,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入院的患者564人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家人对管床护士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对病区护士实施分层使用管理、落实管床责任包干和床边工作制.结果 实施后对管床护士的知晓率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调动积极性,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两年来我院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效避免了护患纠纷,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点,制定综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通过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操作能力,合理分配、合理评估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价以患者对服务满意度、健康教育合格率及护士综合素质为指标。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健康教育合格人数明显多于实施前(P<0.0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在基本技能、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
张英姿 《现代保健》2014,(23):80-82
目的:在急诊科护理中推广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其应用中的价值,以提高急诊科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急诊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表现满意率达到98.0%,对照组满意率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优质护理方式,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还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全面提升护士的素质探索新的方法和途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前后1年的17名护士,对其综合素质、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后,护士的临床技能、理论知识明显提高,工作协助性、护患沟通和护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均增强,各项护理质量指标上升,不良事件下降,患者住院日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快速提升护士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改进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8月将600余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能对入院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基础护理,注重护患关系,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可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推动医院护理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护理服务体会。方法:2011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68例,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优质服务前后急诊患者焦虑程度、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服务活动后,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前后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的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的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转变了护士护理服务理念,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实施优质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医院统一使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急诊观察室的护理工作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和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76%,开展后为96%,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急诊观察室实施优质护理后,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连续性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急诊观察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神经内科住院1周的患者各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医院统一设计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9个月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患者无护理投诉。刚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为90%以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9个月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其中一项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技术满意度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士在患者入院接待,患者疾病、用药、治疗、检查、饮食等方面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主动巡视病房,主动加液等方面工作做得出色,患者满意度高。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提升护理专业水平、加强了护患沟通及三级护理指控等措施,对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护理信息化建设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接收3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300例住院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同时进行护理信息化建设.对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和直、间接护理时间进行统计.结果:患者对于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信息化建设的护理满意度高,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下护理差错发生率低,直接护理的时间多、间接护理的时间明显少.结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患者对护理信息化建设下的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临床护理中可有效规避护理差错事故,增加直接护理时间.其临床应用成效佳,应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500例患儿,将其分为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组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组,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了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患者,其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对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意义。方法:以2011年2月-2012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患者及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每次抽取80%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并与2010年尚未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金焰 《现代保健》2012,(18):59-6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模式。方法:对全院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效果。结果:护理投诉纠纷明显减少,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实行责任制护理、分层次使用护士、落实基础护理、完善护理质量检查管理体制等模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护患沟通,有利于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理风险,值得推广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