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及菌群分布,为制定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监测点采集的血清用显微凝集试验(MAT),进行15群15型钩体抗体检测.结果 2011年各监测点共采集1111份健康人血清,经检测含10个血清群钩体抗体,钩体的抗体阳性率为21.06%.澳洲群占39.60%、黄疸出血群为37.92%、秋季群7.72%、七日热群7.38%.峨嵋、雅安2个监测点的抗体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结论 全省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水平较往年低,存在发生局部钩体病流行的条件,应积极做好钩体病的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眉山市东坡区2008—2009年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疫情动态及健康人群对钩体的免疫水平,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法》进行鼠密度、鼠带菌率和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平均鼠密度5.84%,最高为6.56%,带菌率0,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以澳州群为主(75.76%)。结论:眉山市东坡区鼠密度较低,未监测出鼠类带菌。但野鼠是稻田型钩体最重要的传染源,加之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水平普遍下降,应加强钩体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长沙地区1986~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策略。方法 用公认的方法进行鼠情调查和对病人、动物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研究。结果 15年中湖南全省年均发病率为9.86/10万;长沙地区则年均发病率为19.06/10万,近全省发病率的2倍;鼠密度为6.33%,汉行前期、后期鼠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病人钩体培养阳性率17.29%,至少分属8个血清群,以流感伤寒和秋季热群为主;鼠肾中分离钩体阳性率为11.78%,于少分属5个血清群,黑线姬鼠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其次,黄毛鼠携带爪哇群,家犬带菌率为22.50%,鼠与犬带菌率差异无显著性;钩体病人双份血清抗体,黄疸出血群、犬群等6个群抗体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爪哇群其抗体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动物血清抗体调查中,检测了犬、猪、牛具有某一抗体阳性的分别为60%、53.33%和84%,其差异有显著性。犬抗体分属6个血清型,以澳洲为主;猪则分属5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牛分属11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结论在15年监测中长沙地区平均发病率为全省的2倍左右,几乎每年发病率都较高,是湖南省的典型代表。鼠类尤其是优势鼠种黑线姬鼠、犬、猪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人感染菌群非常复杂,至少有8个钩体菌群。用现行的四价菌苗接种易感人群其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邵东县钩体疫源地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及菌群分布,为钩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凝集试验进行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2005年、2006年采集健康人血清203份,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123人(阳性率为60.59%),两年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1.96%(53/102)、69.31%(70/101)。抗体阳性率与性别无差异,与年龄密切相关,健康人群含9群钩体血清抗体,以黄疸出血群为主。结论邵东县健康人群中钩体易感人群有一定积累,且菌种、菌型复杂,以黄疸出血群、流感伤寒群为主,应加强钩体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6.
长沙地区1986~200O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策略.方法用公认的方法进行鼠情调查和对病人、动物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研究.结果
15年中湖南全省年均发病率为9.86/10万;长沙地区则年均发病率为19.06/10万,近全省发病率的2倍;鼠密度为6.33%,流行前期、后期鼠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病人钩体培养阳性率17.29%,至少分属8个血清群,以流感伤寒和秋季热群为主;鼠肾中分离钩体阳性率为11.78%,至少分属5个血清群,黑线姬鼠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其次,黄毛鼠携带爪哇群,家犬带菌率为22.50%,鼠与犬带菌率差异无显著性;钩体病人双份血清抗体,黄疸出血群、犬群等6个群抗体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爪哇群其抗体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动物血清抗体调查中,检测了犬、猪、牛具有某一抗体阳性的分别为60%、53.33%和84%,其差异有显著性.犬抗体分属6个血清型,以澳洲为主;猪则分属5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牛分属11个血清型,以巴达维亚为主.结论在15年监测中长沙地区平均发病率为全省的2倍左右,几乎每年发病率都较高,是湖南省的典型代表.鼠类尤其是优势鼠种黑线姬鼠、犬、猪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人感染菌群非常复杂,至少有8个钩体菌群.用现行的四价菌苗接种易感人群其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05~2008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资料的分析,了解人群和宿主动物钩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研究钩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临床诊断病例、自然人群和宿主动物进行抗体测定.采集临床诊断病例血液和鼠、蛙、猪肾、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结果]2005~2008年全省累计发生钩体病1316例,死亡11例,除攀枝花市、德阳市、甘孜州和阿坝州外,各市州均有病例报告.病人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自然人群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和澳州群为主,宿主动物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钩体. [结论]近几年我省钩体病处于最低发病水平,主要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与病人感染主要菌群基本一致,主要流行菌群稳定.但培养分离出钩体的宿主动物主要为高山姬鼠,而不是黑线姬鼠.因此,钩体病监测仍不能放松,需密切注意主要传染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9.
据报道,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钩体)自然感染率为20.07%。四川农区为52.12%,西北部林区为12.36%。成都市屠宰工人为28.80%,下水道清洁工人为21.14%,水表厂工人为11.90%。为查清四川西部藏区健康人群钩体感染情况,于2005-07对理县部分自然村的健康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安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0,(4)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人畜共患病,血清学试验是其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聚合酶链反应的应用加速了其分子水平的研究。为适应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一些简便、快速、价廉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应运而生,或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本文就目前开展的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吉安市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状况。方法将吉安市健康人群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样40人,共280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种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41例,抗体阳性率为50.36%,GMT为236.08。结论吉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宝塔区、志丹县健康人群506名,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50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人群麻疹IgG抗体GMT为1∶611.89,阳性率77.27%,1岁最低,GMT为1∶181.16,阳性率44%,1~2岁较高,GMT为1∶910.10,阳性率81.13%,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GMT和阳性率呈下降趋势,7岁以上GMT和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延安市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比较高;6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人群有增加趋势,局部仍有麻疹暴发的可能,关注6岁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3.
珠海市1~30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监测和风疹疫苗免疫的血清学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我省将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996年以珠海市为试点,在该市三个区选择944名1~30岁健康人群,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HI抗体,总阳性率为68.2%,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6.1,其中<16岁儿童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RT均明显低于≥16岁人群。从944人中随机抽取169人接种风疹疫苗,观察免疫后的血清效果,免疫成功率为47.3%,其中免前抗体阴性者,免后阳转率为96.5%,免前抗体≤1:64者,免疫成功率为95.6%,免后比免前GM-RT增长9.3倍。同时对珠海市1~7岁儿童普遍接种风疹功苗,接种率为61.2%,其中1岁儿童接种率71.1%。疫苗接后未发现严重副反应,显示风疹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建议逐步将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夹江县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状况、菌群分布及免疫水平,为预测流脑发病趋势、合理制定流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四川省流脑监测方案,2006-2008年采集6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的咽拭子与静脉血,咽拭子接种双抗巧克力琼脂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培养、鉴定;血清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共采集540份健康人群咽拭子,分离出13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为2.4%(13/540);健康人群A群抗体平均保护率为75.4%,2006-2007年各年龄组人群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2008年C群抗体总保护率为27.2%,各年龄组人群抗体保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江县健康人群带菌均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较低;A群抗体保护率维持在中等水平,C群抗体保护率处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自贡市工业集中区A区和农业集中区B区女性性工作者(FSW)进行行为学调查,比较2个区结果的异同,为自贡市FSW艾滋病防治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在FSW活动场所内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收集FSW的一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等情况。结果 A地和B地FSW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88.85%和91.91%(P〈0.05);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26.95%和66.19%(P〈0.05);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87.87%和78.81%(P〉0.05)。B区FSW自愿检测HIV和接受干预服务均优于A区。结论 B区FSW对艾滋病的认知、接受艾滋病防治服务率以及固定性伴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高于A区,但两区FSW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候安全套使用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渭南市麻疹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渭南市疑似麻疹病例,采用ELISA方法进行麻疹病毒血清IgM抗体监测。结果分别采集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55、60和110例,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7%(18/55)、36.7%(22/60)和32.7%(36/110);以8月龄~4岁病例阳性数最多,小于8月龄和24岁以上疑似病例阳性率最高。结论 2009—2011年渭南市麻疹阳性病例逐年增加,尤其是2011年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8年广安市邻水县健康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乙型肝炎免疫水平状况,及时为免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邻水县随机抽取7个年龄组304名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进行麻疹IgG抗体、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乙肝表面抗体和百日咳凝集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200mIU/ml)有289人,阳性率为95.07%;白喉抗毒素达到保护水平的有290人,阳性率为95.39%,抗毒素平均值为0.28IU/ml;百日咳抗体阳性(≥1∶20)有295人,阳性率为97.04%,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66.78%;破伤风抗毒素达到保护水平的有247人,阳性率为81.2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有164人,阳性率为53.95%;结论广安市邻水县健康人群麻疹、白喉和百日咳抗体达到标准水平;破伤风抗毒素和乙肝表面抗体未达到标准水平,需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了解宝山区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与调整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2008~2010年宝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92.65%和1 021.17 IU/ml(国际单位/毫升),不同户籍、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GMC呈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结论 在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基础上,主要采取针对大年龄组人群的强化免疫活动,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