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系(MAPKs)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在离体灌注的SD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上,观察ICP对于I/R后损伤的影响,并观察MAPKs中三种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s)、蛋白激酶P38(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活性的变化及其佤保护作用的关系。结果 IPC明显改善大鼠I/R后的心脏功能,减少I/R造成的心肌肌酸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细胞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至少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c-junN末端蛋白激酶(c-junN-terminalproteinkinase/JNK)和p38三个亚族[1]。ERK是最主要的MAPK,也是研究得最透彻的一部分。活化的ERK有两种形式:ERK1(p42MAPK)和ERK2(p44MAPK),能催化激活蛋白-1(AP-1)等…  相似文献   

3.
程贵蓉  施娣 《广州医药》2000,31(5):13-15
目的:探讨安氟醚(enflurane,EF)对离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鼠心模型有氧代谢的影响及与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比较。方法:分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安氟醚组、缺血预处理组,离体I/R鼠心采用主动脉根部顺行恒温灌注,观察心肌超微结构、CAT和CCO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的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而安氟醚  相似文献   

4.
PhosphorylationbyProteinKinaseCModulatesDNABindingActivityofNonhistoneHighMobilityGroupIProteinXiaoDianmo(肖殿模)(InstituteofBa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对家兔股以复短暂夹闭与开放进行IPC,然后复制在体心脏I/R模型,观察肢体IPC对于皇续长期I/R损伤所致心肌细胞乳酸氢酶(LDH)漏出和心肌梗面积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心脏IPC组时间比较。结果:肢体缺血预处理明显缩小民梗互面积,减少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漏出,与心脏IP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对I/R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SR·Ca2+-ATPase,SERCA2a)的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基固调控在。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与I/R组,利用离体心工作模型进行灌注,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SERCA2a蛋白的含量,利用Northern-Blot方法测定SERCA2a mRNA相对含量。结果I/R心肌细胞的SERCA2a蛋白含量(0.538±0.006vs1.020±0.015)及其mRNA相对量(062±0.008vs0.95±0.009)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34.7%与47.3%,其变化状态与其心肌功能变化一致。结抡 缺血再灌注过程严重影响了心肌细胞 SR·Ca2+-ATPase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SERCA2a基因表达显著下降可能是心肌I/R损伤的重要机制;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基固调控,增强SERCA2a基因的表达,可能起到保护I/R心肌细胞、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IPC)保护该心肌被以后较长时间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 给Wistar大鼠在90mol缺血和180min再灌注(I/R)前3次、每次5min、间隔5min再灌注的心肌缺血预处理:I/R前静脉注射Bre、PMA观察它们对心肌I/R损伤的影响作用。结果 IPC、PMA可保护心肌被I/R的损伤:Bre则可消除IPC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论 IPC可保护心肌被长达90min、I/18  相似文献   

8.
缺血预处理对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48只随机分为I/R组和IPC组。观测缺血后的肝脏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ALT在I/R组各时相点比缺血前升高47%~58%,而IPC组仅在缺血后24h升高20%;LDH在I/R组与缺血前比较1、6、24h均升高(P〈0.01),IPC组仅在  相似文献   

9.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选取肝脏损伤时的典型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酶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中中性粒细胞(MNs)浸润量等,比较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IP)第二保护穿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戎对调亡抑制基因bcl-2、bcl-xfl蛋白表达的调节。方法: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1)IP+IR24h组TUNEL法阳性心肌细胞核数量及阳性心中总心肌细胞核数的百分比均明显少于IR24h组(P〈0.05-0.01);92)IP+IR24h组表达bcl-2、bcl-xl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数及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萤光的dUTR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IP组TUNEL法阳性心肌细胞核数量及阳性心肌细胞核占总心肌细胞核数的百分比均明显少于I/R组(P<0.05或0.01);IP组表达bcl-xl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数及阳性心肌细胞占心肌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I/R组(P<0.01) .结论大鼠心肌IP能够显著减少I/R心肌细胞凋亡;IP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xl基因表达可能是其减少I/R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第二保护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 sion ,I/R)心肌细胞死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 2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萤光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 :(1)IP组TUNEL法阳性心肌细胞核数量及阳性心肌细胞核占总心肌细胞核数的百分比均明显少于I/R组 (P <0 0 5 ) ;(2 )IP组表达bcl 2蛋白 (mRNA)阳性的心肌细胞数及阳性心肌细胞占心肌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I/R组 (P <0 0 1)。结论 :(1)IP第二窗能够显著减少大鼠I/R心肌细胞死亡 ;(2 )IP通过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 2的基因表达可能是其减少大鼠I/R心肌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潘明新  张翌  李爱辉  高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8):1188-1189,1193
目的 研究在肝脏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改变及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模型,应用PKC抑制剂、激动剂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通过检测PKC和P44/42MAPKs磷酸化水平、HSP70表达量等的变化,同时观察光镜下细胞形态学损害。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组和PKC激动剂组的PKC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P〈0.01),P44/42MAPKs磷酸化水平、HSP70表达量明显增加.肝细胞结构改变较小。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PKC抑制剂组相应的观察指标呈相反变化,PKC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MEK抑制剂组的P44/42MAPKs磷酸化激活显著减少,HSP70表达量降低,肝组织细胞结构出现较明显的改变。结论 体内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中,PKC激活对P44/42MAPKs通路激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KC对P44/42MAPKs起正性调控作用.HSP70表达受P44/42MAPKs调控。  相似文献   

14.
Zhang X  Chen RK  Niu J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22-112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对离体兔心的保护及机制。方法应用蛋白激酶C的激活剂和阻断剂,通过Langendroff离体兔心灌注模型,测定心功能指标、心肌CK-MB、LDH、MDA、SOD含量,计算心肌含水量及检测凋亡细胞,了解蛋白激酶C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和蛋白激酶C激活组的心肌CK-MB(233·6U/g±24·6U/g,285·9U/g±21·4U/g),LDH(83·9U/g±6·5U/g,91·2U/g±5·4U/g和SOD(201·0U/g±17·4U/g,91·9U/g±22·1U/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132·5U/g±24·8U/g,74·1U/g±7·4U/g,180·3U/g±16·8U/g)和激活阻断组(135·1U/g±28·8U/g;75·1U/g±8·8U/g,184·5U/g±16·9U/g)(P<0·05),而MDA含量、心肌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激活阻断组(均P<0·05)。结论蛋白激酶C对离体兔心具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机制中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对心有缺血再灌注后的自由基损伤和钙离子(Ca^2 )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以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线粒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线粒体Ca^2 含量,细胞肌浆网钙泵(Ca^2 -ATPase)活性作为反映心肌自由基代谢及Ca^2 代谢指标,观察IPC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及PKC的可能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单纯的缺血再灌注(I/R)可造成心肌明显的自由基及Ca^2 代谢的异常,经过IPC可使再灌注心肌这种代谢异常明显减轻,表现为IPC组心肌组织MDA含量、线粒体Ca^2 含量显著低于单纯I/R组(P均<0.01),线粒体中GSH-PX活性,肌浆网Ca^2 -ATPase活性明显高于I/R组(P<0.05),而在预处理过程中应用多粘菌素B抑制PKC的激活,则预处理的上述有益作用可被阻断。结论:PKC活化通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及Ca^2 超载而参与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蛋白激酶(PK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在血小板激活中的作用。方法用卟啉酸肉豆蔻乙酸酯(PMA),凝血酶,前列腺素E1(PGE1)和环磷酸腺苷(db-cAMP),在含二磷酸腺苷(ADP)清除剂的缓冲剂中去激发经阿司匹林切断,32P-NaH2PO4标记冲洗后的牛血小板。40KD(PKC的底物)的磷酸化程度随PMA或凝血酶的浓度而增加。同样26KD、38KD的磷酸也是如此。由于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伴随PKC活化。PGE(腺苷环化酶激活物)不能抑制由50nmol/1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db-cAMP,腺苷不能抑制PKC引起的蛋白磷酸化。结果在碱处理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gel)中发现40KD和57KD多肽比其他多肽更有抗碱力。40KD和57KD多肽的磷酸氨基酸分析指出含有磷酸丝氨酸、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结论在PMA、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中,PKC、TPK都发生激活作用,40KD废物是PKC的底物又是TPK的底物,PKC和TPK在血小板聚集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18只10月龄伴有左心室肥厚的SHR 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福辛普利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治疗,观察其对SHR收缩压、心率、左心室重量/体重指数、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心肌细胞凋亡、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和福辛普利均能显著降低左心室重量/体重指数(P均<0.01)、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降低心肌细胞Bcl-2基因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膜PKC活性(P均<0.01)、增加心肌细胞Bax基因蛋白表达和促进心肌细胞凋亡(P均<0.01)。福辛普利还能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P均<0.01)。结论:灯盏花素和福辛普利均能显著逆转SHR的心室重塑,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上调细胞凋亡诱导基因(Bax基因)表达和下调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基因)表达及抑制心肌细胞膜PKC活性,从而促进心肌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蛋白激酶C激活调控Bcl-2与缺血诱导神经元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激活参与神经元凋亡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蛋白激酶C活性、Bcl-2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流可以导致蛋白激酶C的移位激活伴Bcl-2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增加;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花可以阻止上述变化。结论:蛋白激酶C的激活促进Bcl-2表达可能与脑缺血/再灌流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活性对大肠癌多药耐药性的影响以及可能涉及的调控机制。方法 (1)以放射性32P,掺入法检测了在十字孢碱(SP)和佛波脂(PMA)作用下大肠癌耐药细胞LoVo/Adr中PKC活性的变化;(2)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了PKC活性对LoVo/Adr细胞摄入阿霉素的影响;(3)以RT-PCR法检测了PKC活性对LoVo/Adr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PMA可双向调节LoVo/Adr细胞的PKC活性,SP对LoVo/Adr细胞胞浆和胞膜中的PKC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2)在PMA作用30min时,LoVo/Adr细胞中阿霉素的摄入量显著减少,作用24h时,阿霉素摄入量显著增加;(3)PMA和SP均不影响mdr1基因的表达。结论 PKC可调控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但并非通过调节mdr1基因的mRNA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探讨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道对体外培养的正常成年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 SMC)增生的调控作用。结果:PKC活化剂PMA(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可明显刺激PA SMC增生,PMA为10nmol/L时,3~H胸腺嘧啶掺入率由对照组的(44.9±10.6)min~(-1) /孔增加到(5904.7±607.6)min~(-1)/孔,p<0.01;预先应用PKC抑制剂可阻断PMA的刺激作用,3~H胸腺嘧啶掺入率由(5 117.1±756.2)min~(-1)/孔减少至(90.2±5.3)min~(-1)/孔;3种不同的PKC抑制方法均可部分阻断100ml/L小牛血清对PA SMC增生的刺激作用(均为 P<0.01);在 PA SMC的全细胞溶解产物中可直接测到PKC酶活性,而经钝化处理后该酶活性消失(P<0.01 ),与钝化处理可部分阻断血清的PA SMC增生刺激作用相吻合。提示PKC信号通道是PA SMC增生的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