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面再发性皮炎也叫颜面部复发性皮炎(Facial Reccurent Dermatitis, FRD),是一种多见于女性颜面、颈部的红斑、鳞屑性皮炎,病因不明。从发病机理分析为不明原因的接触性皮炎, 有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生与接触过敏、花粉吸入、光敏感有关。本研究拟通过斑贴试验、最小红斑量检测,以探讨天津市汉族人群颜面再发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84例确诊颜面部再发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2组均接受硼酸溶液湿敷及维生素E霜、维生素B6软膏外用,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玉屏风散颗粒口服,检测外周血EOS、IgE水平,并对临床表现及颜面无创定量评价,比较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IgE水平降低(P<0.01),红斑、鳞屑、瘙痒、皮损总面积评分降低(P<0.01),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1),红斑参数值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IgE水平较低(P<0.01),红斑、鳞屑、瘙痒、皮损总面积评分较低(P<0.01),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高(P<0.01),红斑参数值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随访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颜面再发性皮炎病因复杂,病情反复发作,其损害反应程度因光照、环境(风、热、冷)、化妆品、花粉等刺激和人体质的不同而不同。临床治疗极为棘手,尤其是面部皮疹,尚无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很多患者常外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笔者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皮炎汤化裁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58例,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年龄24周岁,因右侧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2年,于2013g4月7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时,未到医院治疗,曾偶尔自行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症状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近2d再发,且伴米粒大的红斑、丘疹、丘疱疹,隆起皮肤表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0.2%甲硝唑注射液倒硬膜治疗颜面部接触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颜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同时采用0.2%甲硝唑注射液倒硬膜治疗颜面部接触性皮炎后,对照组50例,口服皮肤病血毒丸,2组疗程均为1个月。以颜面部的红斑、丘疹及面部瘙痒程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7%及71.4%,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0.2%甲硝唑注射液倒硬膜治疗颜面部颜面部接触性皮炎,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多发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常见的面部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壮年,患病初期,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并且互相融合,表面覆有油腻状鳞屑[1]。鼻翼、耳后、眉处可见灰白色鳞屑,躯干患病部位出现不规则黄红色斑片,可见糠秕状鳞屑,严重患者则可能会发展到全身形成红皮症,有些情况下,常因为患者的搔抓,而继发感染导致  相似文献   

7.
<正>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局部长期赖用激素或含有激素成分化妆品造成的。临床常见于颜面部,病程反复发作,是由于激素对皮肤屏障机构造成了破坏,常规治疗病程长、疗效差。笔者采用高能脉冲激光治疗30余例患者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2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男性2例,女性30例,年龄18~45岁,平均32.1岁,病程2个月至3年,治疗后均要  相似文献   

8.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10月 ,我们采用地松霜加酮康唑治疗 5 3例面部脂性皮炎患者 ,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3例门诊脂溢性皮炎患者 ,皮损位于颜面各部为红黄色斑片或丘疹 ,部分覆有滑腻性鳞屑或有干性鳞屑 ,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30例 ;年龄 2 1~45岁 ,平均年龄 32岁 ;病程 10天~ 12年。1.2 药物 :地松霜为本院制药房配制 ,地塞米松含量为0 .0 5 % ,每合为 30 g包装 ,外加酮康唑 0 .4g (以下简称地酮霜 )。2 治疗方法均采用地酮霜单独外涂 ,每日 2次 ,均…  相似文献   

9.
海普林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比观察海普林软膏与丙酸倍氯米松软膏对颜面再发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外涂软膏 ,配以氧化锌软膏及口服维生素类药物。结果海普林软膏组 (治疗组 )共 80例 ,总有效率为 91.2 % ,丙酸倍氯米松软膏组 (对照组 ) 76例 ,总有效率为 40 .8% ,经 χ2检验 ,两组差异明显。结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海普林软膏对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王兰庭  骆肖群 《上海医药》2023,(19):35-39+51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以瘙痒和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亟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控制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应运而生,并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要介绍特应性皮炎治疗用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神经性皮炎是社区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以皮肤苔藓样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病程慢性,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四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重 《江西医药》2007,42(9):821-822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引起的一种皮炎.其特点是外用激素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或改善,停药后2~3d内,用药部分即发生红斑、肿胀、丘疹、皲裂、脱屑、瘙痒及触痛明显,重新用药后,上述症状则很快减退,再停再发,逐渐加重.临床上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面部,与长期外用激素制剂或使用某些少量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有关.  相似文献   

13.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乃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头皮脂溢性皮炎可见头发油腻、红斑、鳞屑性斑疹、脱发、毛囊炎、瘙痒。我院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应用西安杨森公司研制的2%酮康唑洗剂(商品名为采乐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125例...  相似文献   

14.
杨晓丽  杨学凤 《中国医药》2009,4(6):407-407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因反复发作心悸7年,再发伴胸痛4h入院。患者7年前开始心悸反复发作,在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息、再用力作呼吸动作)后终止,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后发作逐渐频繁,持续时间延长,曾多次就诊,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未进行规律治疗。入院4h前心悸再发,伴胸骨后压榨样痛,大汗乏力,无放射痛,持续不能缓解。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吸烟史。体格检查:血压65/4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颜面紫绀,四肢湿冷,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5.
张影华  高琴  肖尹 《天津医药》2011,39(10):90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主因周身红斑、丘疹、鳞屑伴痒20余年,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1个月,于2010年10月2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斑、丘疹,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皮损以四肢伸侧为重,自觉瘙痒。曾在我院皮肤科诊治,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予以对症治疗后皮疹缓解,但反复发作。20年间患者曾接受过  相似文献   

16.
健康月历     
杨娜 《自我药疗》2014,(7):20-20
7月8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过敏性疾病如特异性皮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等发病率逐年提高、特异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感染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表现为剧烈的瘙痒、反复发作,并常有家族史。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先天脾虚,易感受风、湿、热诸邪,正邪相搏于皮肤而发病,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进行辩证分型治疗,捌理脏腑机能,改善体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性,21岁,住院号1408。反复哮喘发作14年,再发5h于2001年9月23日17时送急诊。患者常因受凉等引起哮喘发作,应用氨茶碱、喘乐灵气雾剂等症状未能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持  相似文献   

18.
余忠义 《家庭医药》2016,(6):152-15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1],患者多有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病史,临床表现复杂,常自婴儿期发病,皮疹在不同年龄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剧烈瘙痒、湿疹样变、毛周角化以及皮肤干燥等,多发生在患者的头颈部、眼睑部,严重者可遍及全身。该病确切病因不明,易反复发作,主要与遗传、免疫、皮肤功能失调等有关,食物、环境变应原、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刺激物、感染等也可诱发、加重。AD的发病机制至今也尚未明确,,但近年来有很多研究显示,微生物感染性因素与该病关系密切,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在AD发病中的作用得到了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中金葡菌对AD的致病性、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采用消疹润燥汤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消疹润燥汤口服治疗方法,对照组织采用开瑞坦外用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4.7%,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采用消疹润燥汤颜面治疗再发性皮炎患者具有标本兼治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形态为痂皮型,鳞屑型两种,临床症状多为头皮油腻性红斑或多鳞屑,并伴有瘙痒等症状. 从1982年起我科就已使用硫磺洗头粉,近10年的投入使用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