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舌下腺囊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口内型、混合型及颌下型 ,前两型临床上较易诊断 ,而颌下型较易误诊。本文报告我院198 0~ 1996年颌下型舌下腺囊肿 17例 ,被误诊的临床资料。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10~ 5 1岁 ,平均年龄2 7.6岁。左侧 9例 ,右侧 8例 ,均为首次诊断为颌下囊肿 ,其中 15例由乡镇医院行囊肿摘除颌下腺 囊肿摘除 ,术后复发转本院再行舌下腺摘除术 ,2例为本院误诊。1.2 典型资料 患者 ,女 ,32岁 ,5年前因右颌下无痛性隆起 ,在基层医院行“右颌下囊肿摘除术”。术后 1月复发 ,继续行“右颌下囊肿摘除术…  相似文献   

2.
B超导向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脓肿体会(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 994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采用B超导向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 ,冲洗并脓腔内留置抗菌素治疗肝脓肿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 9例 ,女性 9例 ;年龄1 2~ 68岁 ,平均年龄 42岁。细菌性肝脓肿 2 6例 ,阿米巴性肝脓肿 2例。局限于右肝叶者 2 3例 ,左叶者 5例。其中单发脓肿 2 2例 ,多发脓肿 6例。胆源性肝脓肿 1 4例 ,肠道感染所致肝脓肿 2例 ,肝囊肿并感染所致脓肿 3例 ,肝包虫术后残腔感染所致肝脓肿 5例 ,其余 4例。主要症状以畏寒、发热、肝区疼痛为主。B超提示脓腔最大 1 7cm…  相似文献   

3.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畜牧地区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 ,肝包虫病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现将我院 1994年以来收治的 3 5例肝包虫病的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5例 ,男 2 2例 ,女 13例 ,年龄 19~42岁 ,平均 3 1岁。肝包虫单个囊肿 19例 ,多发囊肿 2 6例 ,位于肝右叶者 2 1例 ,肝左叶者 14例。囊肿破入胆道 4例 ,合并感染 3例 ,阻黄 2例。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 2 手术方法 :行全包囊摘除术 9例 ;内囊穿刺摘除术 2 3例 ,其中破入胆道的 4例 ,同时行外囊引流 ,胆总管探查术 ,阻黄的 2例中 1例行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4.
肝包虫囊肿约有5~10%合并有胆疾['j。近年来手术方法虽不断改进,但在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严重胆疾的仍有发生,处理棘手。我院急诊外科自1984~1994年收治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严重胆疾(每日胆汁引流量ler200ml)5例,占同期肝包虫手术的2.5%;经再次手术均治愈。现将这组资料并结合文献就胆疾的预防及手术治疗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其中男3冽,女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0岁。3例在外院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中发现有胆痰,在内囊摘除后置胶管外引流,外迁缝合。术后因胆疾持续不断而转来我院。2例在本科行内…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 12例肝囊肿病人接受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9岁 ( 38~ 70岁 )。术前均经B超和CT证实诊断。单发性 5例 ,多发性 7例。囊肿位于肝右叶 5例 ,肝左叶 3例 ,位于左右两叶 4例。囊肿最大直径 15cm。多发性囊肿表现为一个大的囊肿和 2~ 3个小的囊肿 ,而大囊肿均位于肝右叶。 4例为胆囊结石合并肝囊肿。1.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体位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一般用三孔法 :( 1)脐部戳孔建立气腹 ,置入腹腔镜 ;( 2 )剑…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5~1999年行单发多子囊肝包虫囊肿切除3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40岁,平均29岁。肝包虫囊肿位于肝右叶32例(右肝Ⅱ段5例、Ⅵ段10例、Ⅶ段10例),位于肝右叶6例(Ⅱ段3例、Ⅳ段3例)。切除最大囊肝4cm×2cm,最小2cm×1.5cm。1.2手术方式本组均行手术切除。在常温肝门间歇性血流阻断下,行肝局部切除14例,各类肝  相似文献   

7.
余培东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088-1089
目的总结腹腔镜肝包虫囊肿切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例腹腔镜下肝边缘包虫囊肿完整切除的资料。结果12例肝边缘性包虫囊肿中,2例多发,10例单发。本组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包虫囊肿切除,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0分钟,平均出血量少于100m l,术后当天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天,术后无复发及腹腔种植。结论腹腔镜行肝边缘性包虫囊肿切除术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64年至1977年共收治各种包虫囊肿623例,其中儿童肝包虫囊肿153例,占同期包虫病24.5%,现作初步分析与讨论。一般资料 153例中年龄最小者20个月,男81例,女72例,以9~10岁为最多共41例。病期多在1~2个月。有牛,羊、犬接触史者占82.85%。单纯累及肝脏142例,占92.18%,合并肺包虫8例,合并脑,网膜、眼眶包虫各1例。囊肿单发114人,多发28人。位于肝右叶114例,肝左叶23例,左右叶均有者12例,肝方叶2例,肝门2例。临床主要体征为上腹部包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60~1986年共收治儿童肺包虫症12例,现介绍如下: 性别与年龄: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6~15岁,其中蒙族牧民3例。发病部位:右肺下叶7例次,左肺上叶4例次,左肺下叶1例次,右肺中叶1例次。(其中1例为多发性肺包虫囊肿,位于左肺上叶与右肺下叶)。发病情况:12例中囊肿感染者5例,巨大肺包虫囊肿3例(其中1例几乎占满一侧胸腔)。多发性囊肿1例,同时有肝包虫囊肿者2例,囊肿感染出现症状为发  相似文献   

10.
探讨肝包虫术后残腔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12月157例肝包虫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19例,其中后残腔感染6例,残腔积液3例,胆汁漏5例,残腔出血2例,残腔原位复发3例;死亡1例;行单纯内囊摘除术、残腔外引流术60例,发生并发症14例,说明传统的内囊摘除外引流术,残腔并发症高,部分残腔并发症需再次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和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叶启文  李旋  林枫  李林立 《广西医学》2003,25(8):1524-1526
我科自 1 986年~ 2 0 0 0年 ,对 1 0 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人进行无水酒精体外注射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选择的 1 0 0例病人均为肝癌术后复发病人 ,其中男 5 7例 ,女 43例 ;64例伴肝内多发转移 ,无法再行二期手术切除 ;34例虽具二期手术适应证 ,但患者经济困难 ,不愿再行手术治疗 ;2例复发肿物位于尾状叶 ,包绕腔静脉 ,无法手术切除 ;距第一次手术切除 ,复发时间平均 1 3.6个月 ;平均年龄 5 1岁。其中肝功 Child A级 64例 ,Child B级别 36例 ,无 Child C级 ;复发病灶部位位于肝左叶者 30例 ,位于右…  相似文献   

12.
钙化性肝包虫囊肿47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包虫囊肿钙化后并发症率及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钙化性肝包虫囊肿 ,有关钙化性肝包虫病的治疗问题 ,有待进一步探讨。1 临床资料和方法我院从 1 960 1~ 2 0 0 0 1 2手术治疗肝包虫病973例 ,其中钙化性肝包虫囊肿 47例 ,占同期肝包虫手术的 4 83%。男 33例 ( 70 2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肝脏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能安全彻底切除者 ,应作彻底切除 ,但大出血是术中和术后不久死亡的主要原因。术中有目的地控制肝血供 ,可避免过多出血 ,比较安全地行肿瘤切除术[1] 。本院自 1992年 6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应用选择性阻断肝血供切除小儿肝脏肿瘤 2 1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6例 ,女 5例。 3个月~ 14例 ,5~ 14岁7例。肿瘤位于肝右前叶 9例 ,肝右后叶 7例 ,肝左内叶 5例。术后病理报告 :肝母细胞瘤 13例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例 ,肝脾血管瘤 1例 ,肝先天性纤维化 2例。1 2 手术方法 取右肋缘下…  相似文献   

14.
卜有贵  孙广平 《新疆医学》1996,26(4):208-209
例1 女,6岁,以肝包虫病收住本院。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手术开始辅以羟丁酸钠1500mg和氯胺酮15mg静注后入睡。术中探查肝左、右叶各有一包虫囊,先行右叶包虫囊摘除。左叶包虫囊距肝表面约1.5cm深,先穿刺抽出无色透明液体、注入双氧水,5分钟后切开肝组织及包虫囊壁,准备抽吸时,患儿突然呼吸急促、面色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包虫囊肿外膜内外囊切除术在手术治疗肺包虫囊肿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肺包虫囊肿24例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式的可行性.结果 24例全部治愈,行内囊穿刺摘除术者29.17%,行完整内囊摘除术者25.00%,行外囊切除者4.16%,行楔形切除术者16.68%,行肺叶切除术者4.16%,行外膜内外囊切除术者20.83%. 结论肺包虫囊肿外膜内外囊切除术符合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性肺组织的原则,且解决了残腔及术中种植复发的问题,其术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发性肝包虫的原因、手术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复发性肝包虫、腹腔包虫术中处理方法.结果 全组患者恢复良好,有2例患者带管时间较长,1例行胆肠吻合,1例术中损伤输尿管.结论 防治肝包虫复发在于首次手术,而外囊切除是有效方法,对于复杂、多次肝包虫手术者,应采取内囊摘除术,术中遵守"包虫手术三原则".  相似文献   

17.
肝棘球蚴囊肿约有 5 %~ 1 0 %合并有胆瘘 [1]。近年来手术方法已不断改进 ,仍有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不同程度的严重胆瘘发生 ,处理非常棘手。我院普外科自 1 998- 0 6~ 2 0 0 3- 0 6共收治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并发严重胆瘘 (每日胆汁引流量>2 0 0 m L) 8例 ,占同期肝棘球蚴手术的 4.5 % ,经再次手术均治愈。现将这组资料并结合文献 ,就胆瘘的预防及手术治疗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4~ 72岁 ,平均 5 9岁。 5例在外院行肝包棘球蚴内囊摘除术 ,术中发现胆瘘 ,内囊摘除后置胶管外引流 ,外囊缝合 ,…  相似文献   

18.
包囊虫病致大出血临床上较少见,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我们在治疗中遇到4例,其中2例未能及时救治而死亡2例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50岁。入院诊断肝、腹腔多发包虫。入院前8年曾因肝包虫病在我院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2年逐渐发现肝、腹腔多发包虫,8年内反复手术治疗达10次,此次入院准备再次手术。住院第5天出现腹痛,大便中有包虫子囊,当日晚突感上腹剧痛,随即大量呕血、便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例2 男,30岁。因肝泡状棘球蚴病行肝左叶切除术后2年,右叶复发并有液化、感染,经皮肝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根治肝包虫囊肿切除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 3年间 (1999年~ 2 0 0 2年 )采用根治性肝包虫病外科手术治疗的 99例肝包虫病患者的资料分组 ;A组 :6 7例 ,行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 (新术式 ) ;B组 ;32例行传统外囊摘术 (以肝切除技术为基础的术式 )。临床观察指标为手术耗时、术后平均住院日、出血量、术后并发证、死亡率及原位复发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组的术后平均住院日、手术耗时、出血量等均低于传统外囊摘除术式组 (P<0 .0 5 ) ,术后并发证、死亡率、原位复发率无差异 ,(P>0 .0 5 )。结论 根治性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术式中 ,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完全性高 ,应首选。  相似文献   

20.
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适宜大小的切口。方法 :对 2 6例小切口 (4.9~ 6 .0 cm)胆囊切除术 ,5 3例准小切口(7~ 9cm )胆囊切除术 ,3例传统大切口 (10~ 12 cm及以上者 )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所用平均时间是 ,准小切口小于传统大切口小于小切口。 2 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者 ,术中拉钩将十二指肠球部拉破裂者 1例 ,将十二指肠球部浆膜拉撕裂者 1例 ,将肝方叶实质拉破裂者 1例 ,将肝方叶包膜拉成包膜下小血肿者 4例 ,由于大网膜与肝右叶包膜粘连而使肝右叶包膜被拉钩拉撕脱者 2例。术中胆囊动脉结扎滑脱或扯脱出血者 2例。切口下角由锐角拉成弧形者 2 0例。术后切口下角皮肤发黑者 17例。 5 3例准小切口胆囊切除者 ,术中拉钩拉伤肝方叶形成包膜下小血肿者 1例 ,由于大网膜与肝右叶粘连将肝右叶包膜牵拉撕脱者 1例。 3例传统大切口胆囊切除者 ,术后胆囊床渗漏胆汁 1例。结论 :准小切口是胆囊切除术的适宜大小的切口。传统大切口 ,损伤大 ,不美观。小切口 ,口径太小 ,显露太差 ,操作不便 ,历时较长 ,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