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熏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用乐松片、抗炎、对症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法。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14%,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经χ^2检验,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熏蒸法,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良好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用乐松片、抗炎、对症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法.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14%,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经x2检验,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法,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良好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散寒除湿法同时配合中药熏蒸,1次/d;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乐松同时配合中药熏蒸,1次/d,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治疗作用,但在症状、体征减轻方面(包括受累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改变,功能活动的恢复)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改变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类以慢性多关节炎病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良药。中医中素有“外治之理既内治之理,外治之药既内治之药”之说,中药熏蒸法就是通过熏蒸作用使人体表皮受热,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使各种中药能有效作用于患处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1996~2001年我们对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住院患者,运用中药熏蒸合并中西药内服的综合治疗方法,配合以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银屑病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银屑病关节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均予口服美洛昔康及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关节压痛及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疼痛目测、皮疹变化评分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0.0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4%与54.5%,P〈0.05)。结论:药物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肩手综合症的有效性。在我院康复中心选取21例脑卒中偏瘫伴早期肩手综合症患者,予中药熏蒸治疗和运动疗法,疗程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为84.5%,说明该综合疗法对治疗早期肩手综合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背景:水通道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滑液、滑膜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影响。 目的:实验拟观察透痹转气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水通道蛋白1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5-09/2007-09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完成。 参试者:选择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各15例。类风湿性节炎组男5例,女10例,年龄20~66岁;骨关节炎组男4例,女11例,年龄56~75岁。透痹逐邪方药物组成:马钱子1g,掌牛仔15g,细辛3g,白蒺藜15g,全蝎3g,桂枝5g,竹沥10mL等。 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应用透痹转气法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变化。骨关节炎组只进行治疗前的水通道蛋白1测定,未进行疗效观察及治疗后水通道蛋白1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治疗前、后及骨关节炎组治疗前关节滑膜水通道蛋白1基因表达。 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炎症指标明显降低(P〈0.01,P〈0.05);水通道蛋白1在膝关节滑膜细胞有表达,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治疗前较治疗后及骨关节炎组水通道蛋白1基因表达明显增强(P〈0.05)。 结论:透痹转气法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通道蛋白1高表达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TDP照射加中药熏蒸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外敷治疗,治疗组在采用中药熏蒸外敷治疗的基础上加TDP照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DP照射加中药熏蒸外敷治疗可提高膝骨性关节炎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云克配合药物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36例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应用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总结护理措施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结果:本组36例,显效24例,占66.67%;有效9例,占25%;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7%。结论: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治疗RA临床疗效显著,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在治疗过程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来氟米特片口服20mg,每日1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独活寄生汤口服和中药熏蒸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监测患者肿胀关节数、触痛关节数、晨僵持续时间(min)、疼痛VAS评分、双手平均握力、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2组肿胀关节数及关节触痛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CRP、ESR、RF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可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用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结果:(1)抗环瓜氨酸肽、抗RA54、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3.9%和41.4%,90.9%和30.2%,92.4%和36.2%,77.3%和49.1%。类风湿因子滴度至1:128时,与上述3种抗体在特异性上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在59例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16例(27.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14例(23.7%)抗RA54抗体阳性,19例(32.2%)抗Sa抗体阳性。(2)4种抗体中任何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8.5%和46.6%。而当三种或三种以上抗体阳性时,特异性可迭100%。结论: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明显地提高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唐小秋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2014-2015
[目的]总结个体化护理干预在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在采用中药熏蒸及非激素抗炎止痛药(NSAIDs)治疗的同时,分别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A组,n=35)以及常规护理(B组,n=33).在完成NSAIDs治疗及缓解疾病的抗风湿药( 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加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熏蒸加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手法推拿配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和活血舒筋中药,10d为1个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中药熏蒸加手法推拿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半年后随访2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加手法推拿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疗效为持久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化痰活血补肾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内治与外治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分组的方法,对2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给以化痰、活血补肾法中药治疗和扶他林及雷公藤治疗。结果:治疗组142例,显效88例(61.53%),有效39例(27.27%),无效15例(10.42%),总有效率88.8%;对照组73例,显效29例(39.72%),有效16例(21.91%),无效28例(39.72%),总有效率61.6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补肾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祛风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祛风通痹丸,对照组28例,口服旭痹冲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疗效均优与对照组。结论 祛风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并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关节功能恢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内经针刺法结合中药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飙  沈杰 《现代康复》2001,5(9):36-37
目的:观察内经针刺法结合中药贴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敷贴(治疗组)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并设西药组(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3.3%,两组差异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个数及程度,关节疼痛个数及程度等方面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关节功能的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P<0.01),但两组血沉变化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该疗法能明显改善关节的功能活动,消除或减轻患的临床症状,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97例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药物配方: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加维生素B12;对照组43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药物配方:布洛芬加地塞米松。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发现:治疗组优良率64.8%,对照组优良率16.3%。本文就其疗效对比,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肯定,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药熏蒸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童利民  郭杰  潘丽  吴永俊 《中国康复》2006,21(2):122-122
目的;观察中药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胶囊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治愈49例(49%),显效36例(36%),有效11例(11%).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13(13%)、40(40%)、25(25%)及78%(P〈0.05)。结论: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97例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药物配方: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加维生素B12;对照组43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药物配方:布洛芬加地塞米松。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发现:治疗组优良率64.8%,对照组优良率16.3%。本就其疗效对比,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肯定,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艳  杜芳 《中国康复》2012,27(4):296-29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KOA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4例,2组均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入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5周后,观察组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蒸配合玻璃酸钠治疗KOA,可显著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