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45例荨麻疹患者在应用咪唑斯汀治疗前血浆中组胺与LTB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所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患者组胺与LTB4含量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组胺与LTB4是参与荨麻疹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结合治疗观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对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同时考虑抗组胺及抗炎。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     
20053157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胺、白三烯B4和5-羟色胺的变化/李翠华(西安交大第二医院皮肤科),王琼,彭振辉…∥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312~313共入选45例患者,急性24例,慢性21例,予咪唑斯汀10mg,1次/d,至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或急性连续服用14天,慢性连用28天。并以正常人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结果,急性有效率为95.83%,慢性为80.95%;治疗前患者组血浆组胺、LTB4含量升高,而血浆5-HT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组胺与LTB4含量在急性组、慢性组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中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TNF-α及白三烯B4(LTB4)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对4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按症状积分将病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级.应用咪唑斯汀1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采用ELISA法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与4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RANTES、eotaxin、TNF-α与LTB4的水平.结果 ①慢性荨麻疹组血浆中RANTES、eotaxin、TNF-α和LTB4水平分别为(52.5 ±10.2)μg/L、(58.4±16.1)μg/L、(35.1±9.6)ng/L和(109.4±21.7)ng/L,健康对照组水平分别为(33.7±9.4)μg/L、(48.3±13.6)μg/L、(21.3±8.9)ng/L和(77.8±11.6)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0.01、<0.01.②血浆RANTES、eomxin、TNF-α、LTB4水平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中、重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RANTES、eotaxin、TNF-α与LTB4血浆水平高于轻型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的RANTES、eotaxin、TNF-α与LTB4血浆水平较中型患者略有增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咪唑斯汀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组血浆中RANTES、eotaxin、TNF-α和LTB4水平较前明显下降,分别为(36.3±8.9)μg/L、(46.3±10.2)μg/L、(23.2±7.5)ng/L和(83.1±14.2)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RANTES、eotaxin、TNF-α吨与LTB4水平升高,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趋势,咪唑斯汀治疗后血浆中RANTES、eotaxin、TNF-α和LTB4水平较前明显下降,提示RANTES、eotaxin、TNF-α与LTB4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胺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咪唑斯汀在治疗荨麻疹中的抗组胺作用。方法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 45例荨麻疹患者在应用咪唑斯汀治疗前后血浆中的组胺含量。结果  2 4例急性荨麻疹和 2 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中组胺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症状缓解后组胺含量下降 ,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急、慢性荨麻疹组胺含量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组胺是参与荨麻疹发病的主要介质之一 ,结合治疗观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并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及白三烯的影响。方法将过敏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人体,对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组胺及白三烯的含量。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浆组胺和白三烯含量高于治疗后,治疗前后血浆组胺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三烯血浆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物共振治疗对参与慢性荨麻疹病理生理过程的炎症介质有一定的影响,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抗组胺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值,分析其与抗组胺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治疗无效组CD3+T细胞、CD8+T细胞构成比低于治疗显效组(P<0.05),CD4+/CD8+比值高于治疗显效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荨麻疹患者的抗组胺治疗效果可能与CD8+T细胞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荨麻疹     
940252 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成分吸附组胺能力的测定/施伟民…//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26(4).-210~212 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技术测定了人体血浆组胺(HA)含量和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及正常人体血浆吸附HA的能力,并对急性荨麻疹(AU)和慢性荨麻疹(CU)患者HA水平及血浆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浆为0.70±0.18ng/ml(n=22),血浆HA吸附率为93.68±5.43%。急、慢性荨麻疹发病期血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白三烯B4和前列腺素D2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患者LTB4和PGD2血清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PGD2治疗前(17.8003±5.16899)pg/mL,治疗后(14.4144±5.88605)pg/mL和LTB4治疗前(14.0203±2.99936)pg/mL,治疗后(12.8760±3.72229)pg/mL,两者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经过特异性免疫治疗LTB4和PGD2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通过降低PGD2和LTB4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患者血中组胺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组胺(HA)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中HA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31例急性荨麻疹和25例慢性荨麻疹治疗前血浆中H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血中H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结论HA是参与荨麻疹病理生理过程的主要介质之一,测定患者血中HA水平可反映机体对HA的释放情况,有利于临床观察病情、判断疗效,解释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0.
近来,在荨麻疹发病机理的分子基础和治疗两方面取得了进展. 人们发现物理性荨麻疹患者口服抑制组胺释放的药物不能消除红斑和风团,这促使去寻找另外一些与组胺同时释放的非组胺介质.从冷荨麻疹的研究中发现了可与组胺同时释放的花生酸类和血管活性脂类介质.PGD_2是人类肥大细胞环氧合酶的主要产物,皮内注射时也可致红斑和风团反应.用寒冷刺激冷荨麻疹和热荨麻疹患者,然后测定其静脉血中组胺和PGD_2的含量,发现此二介质可同时释放,且释放的时相与荨麻疹反应的发生、发展、消退  相似文献   

11.
皮肤肥大细胞激活后释放的组胺在急性荨麻疹血管通透性升高方面起主要作用 ,使用H1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主要方法。然而一些特发性急性荨麻疹 ,特别是病情严重者 ,常规的抗组胺治疗常无效。源于肥大细胞的炎症前细胞因子可能导致了急性荨麻疹对单纯抗组胺治疗抵抗。作者检测了16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浆TNF α、IL 6和IL 8水平 ,发现伴循环IL 6水平升高者对抗组胺治疗抵抗。16例不明诱因的急性荨麻疹患者 ,就诊时瘙痒性风团超过身体体表面积的四分之一 ,皮疹平均持续时间为 1 9± 1 7天 (1~ 6天 ) ,一些皮疹可在 12小时内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87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28例)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及氯雷他定,对照1组(30例)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对照2组(29例)每晚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中白三烯B4(LTB4)和组胺含量。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用孟鲁司特钠组及氯雷他定组的有效率,治疗组的血清组胺和LTB4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的血清组胺和LTB4含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优于分别单用孟鲁司特钠及和氯雷他定,可能与明显降低其血清组胺和LTB4含量有关,且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临床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六组.治疗组为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的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各一组,以及仅使用不同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各一组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六组于治疗前后记录荨麻疹症状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结果 治疗4周后,雷公藤多苷和抗组胺药联合应用的治疗组的症状评分均低于仅使用抗组胺药物的对照组(P<0.001),有效率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的DLQI评分在用药2周与4周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 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抗组胺药(尤其是咪唑斯汀)能够更快的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是指功能性自身抗体通过与高亲和性IgE受体(FcεRI)交联,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而引起的荨麻疹.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活性的检测,以及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一线治疗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疗效不佳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严重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也可采用血浆置换等治疗.  相似文献   

15.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主要的效应细胞是肥大细胞。大约1/3的患者具有循环功能性组胺释放自身抗体,此抗体与高亲合力IgE受体或IgE相结合。该病的治疗主要用抗组胺治疗,血浆去除法等对重症难治患者可能有效。对免疫调节起反应以及最近发现与HLA-DR4有关均为某些患者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自身免疫基础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16.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分离人皮肤肥大细胞,进行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 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者24例占38.71%.混合细胞悬液中肥大细胞的组胺自发释放率<5%.血清活化皮肤肥大细胞引起的组胺释放率从3.1%~79.5%(16.44%±14.26%),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其中27例组胺释放率>15%(43.55%);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组的组胺释放率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组(P<0.01).结论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存在组胺释放活性,可直接活化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引起荨麻疹.  相似文献   

17.
2006267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磷脂酶A2、5-脂氧化酶和白三烯A4水解酶mRNA的表达/徐祖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梁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15~17通过反转录(RT)-PCR法检测28例活动期SLE患者和25名正常人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PMNs)中磷脂酶A2(cPLA2)、5-脂氧化酶(5-LO)、白三烯A4水解酶(LTA4-H)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PMNs中5-LO和LTA4-H mRNA的表达增加。提示:高水平的5-LO和LTA4-H表达可诱导白三烯B4(LTB4)的产生参与SLE的发病过程,为特异性5-LO抑制剂或LT…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组胺药对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与凝血因子IX(FIX)水平的影响并探讨TAT、FIX与CU发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CU患者、抗组胺治疗症状控制后CU以及健康献血者血浆TAT与FIX的水平。结果: CU患者治疗前的血浆TAT水平(32.13±14.7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94±7.95 ng/mL)(P<0.01),抗组胺治疗症状控制后的血浆TAT水平(26.53±14.43 ng/mL)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U患者治疗前的血浆FIX水平(2.32±0.77μg/mL)低于正常对照组(4.25±1.16μg/mL)(P<0.01),抗组胺治疗症状控制后的血浆FIX水平(3.02±1.36 ng/mL)较治疗前升高(P<0.01),但尚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CU患者血浆TAT水平升高,FIX水平降低,提示CU患者存在凝血系统激活以及FIX消耗,抗组胺药治疗后CU患者体内凝血状态向正常水平方向改变,但短时间用药症状控制后其凝血状态并不能立即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长疗程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前者采用长疗程递减疗法(10 mg,1 日1 次× 4周→10 mg,2 日1 次× 4 周→10 mg,3 日1 次× 4 周),后者采用长疗程连续疗法,即咪唑斯汀10 mg,每日1 次,连续12 周.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胺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11%、89.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82,P = 0.536);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组胺水平分别为(2.54±0.91)nmol/L、(2.38±1.04)nmol/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 = 0.795,P = 0.429).结论:咪唑斯汀长疗程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且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卷(期):页皮肤组织工程研究现状卜晓琳,等24(4):209从肝郁论皮肤病缪家宝24(6):345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王埃胜24(5):280液氮冷冻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张鹏,等24(4):208双眼睫毛处阴虱感染2例李竹筠24(5):282慢性荨麻疹生物共振治疗前后血浆组胺和白三烯的变化及意义殷建彬,等24(6):3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杨海琼,等24(3):140银屑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刘苏辰,等24(6):341核因子κB及其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于世荣,等24(6):349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中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