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6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160例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病历,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由2名皮肤科病理医师复习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病理片,根据朱学俊编著的《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分型法分型,结合临床诊断分析。结果病理诊断分为五型,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5%。结论脂溢性角化病是常见病,但临床易误诊,误诊原因与皮疹形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脂溢性角化病20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正邦  张美华 《现代医学》2009,37(6):475-477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两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204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皮损好发于躯干及面颈部;其中88例患者有自觉症状,瘙痒最常见。本组病理诊断棘层肥厚型98例,占48.04%;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6.83%。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病理类型以棘层肥厚型为最常见。该病大多根据皮损的特点即可诊断,部分疑难病例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
电子皮肤镜对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电子皮肤镜在诊断脂溢性角化病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电子皮肤镜观察诊断32例脂溢性角化病,临床肉眼观察诊断38例脂溢性角化病,经皮肤组织病理确诊,比较电子皮肤镜与临床肉眼观察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电子皮肤镜对脂溢性角化病的正确诊断率为93.8%,明显高于临床肉眼观察诊断组(71.1%).脂溢性角化病的皮损在电子皮肤镜下可分为4种类型.结论电子皮肤镜可以为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是淡肤色个体中最常见的上皮性癌前期损害,可与脂溢性角化症、色素痣、寻常疣及Bowen病(原位鳞状细胞癌)等疾病相混淆,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因此,本研究对我院皮肤科门诊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45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K的临床和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研究了5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资料,病理常规检查,并随访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状瘤样增生,肿瘤的下端与正常表皮平行。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良性瘤,不是癌前病变,不会转变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研究351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脂溢性角化病好发年龄为45~75岁;发生于男性者占62.96%,发生于女性者占37.14%;好发部位为面部共116例(33.05%),躯干81例(23.07%);病理类型为角化型者129例(36.75%),棘层肥厚型者108例(30.77%);病理组织学表现多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部位为面部,病理类型最常见为角化型,其特点表现为显著的角化过度和乳状瘤样增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YAG激光治疗雀斑、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患者采用YAG激光治疗(包括47例雀斑、51例脂溢性角化病),每8周治疗1次,1个疗程4次,末次治疗后全面评价疗效。结果:雀斑和脂溢性角化病4次治疗分别97.87%、94.12%的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满意率达95.76%。结论:采用YAG激光治疗雀斑和脂溢性角化病其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对扁平疣(verruca planae)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的图像特征进行归纳,从而对之进行鉴别。方法对2012年6~10月来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门诊皮肤科就诊患者30例扁平疣患者和30例早期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皮损进行CLSM检测,获得扁平疣和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特征性图像。结果扁平疣患者图像显示表皮上部细胞体积大,大小较一致、胞质折光性低的空泡细胞形成,排列呈玫瑰花瓣样改变;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图像显示明亮的角质层增厚,假性角质囊肿的形成,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结论应用CLSM有助于区分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扁平疣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  相似文献   

9.
李小刚 《重庆医学》2000,29(3):237-238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s Keratosis),又名老年庞,基底细胞乳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皮肤损害,特点是伴有油腻性磷屑的表皮良性增殖,其病理有特征性,并有一些变异。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63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63例脂溢性角化病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3岁,平均54.6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1月,平均4.32年。皮损部位,头面部32例,颈部3例。躯干15例,四肢12例,阴囊1例。临床上皮损多为淡褐色,深褐黑色,境界清楚,表面粗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肺阻抑因子-1(TSL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VEGF、TSL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VEGF、TSLC1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环氧合酶 2 (COX 2蛋白 )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及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 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COX 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6 .7% (11/ 30 ) ,而在正常皮肤组织中无COX 2蛋白表达 ;COX 2蛋白的表达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OX 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均不明显。结论 :COX 2蛋白过度表达与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冯艳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4,(2):129-131,163
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244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面部、躯干、四肢,大多为单发,亦可多发,病理表现以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为主. 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结合病史、年龄在临床上诊断并不是很难,但应与某些疾病相鉴别,其病理学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日光性角化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70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结果 (1)在70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老年男性占据较大比例;(2)70例患者发病部位多在面部、颈部等经常暴露在日光下的部位;(3)临床诊断符合组织病理诊断的有34例,占48.67%,临床上的误诊疾病主要是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结论 总体来说,日光性角化病老年人好发,患病部位主要在一些长时间暴露在外的位置,疾病易误诊,要和脂溢性角化病相互鉴别.  相似文献   

14.
背景:作者通过观察伴有许多基底透明细胞的脂溢性角化病,构建了原位黑色素瘤所致脂溢性角化症的显微模拟模式。目的:报道一系列这种脂溢性角化病,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明确诊断。方法:作者回顾了9例有独特基底透明细胞模式的脂溢性角化病。所有病例均经常规显微镜检查及M elan-A、S  相似文献   

15.
脂溢性角化病通常从临床上即可诊断,但色素沉着性脂溢性角化病有时和恶性黑素瘤难以区分。表皮发光显微镜可提高外阴黑素瘤的早期诊断率,从而在此类色素沉着性疾病外科手术前分级中占一定地位,作者报道了1例外阴部色素沉着性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似恶性黑素瘤,对其表皮发光显微镜特征及病理学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皮发光显微镜显示患者没有黑头粉刺样开口而呈现假网状结构。因此,表皮发光显微镜在区分色素性疾病中是有用的,即便皮损在外阴部。外阴部色素沉着性脂溢性角化病临床表现似恶性黑素瘤:对1例患者进行临床、表皮发光显微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早期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的皮肤镜图像特征,为皮肤镜鉴别早期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提供依据,减少扁平疣误诊率。方法对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经皮肤镜检查,且临床确诊为早期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的皮损皮肤镜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共分析早期脂溢性角化病患者50例,89个皮损,最主要的皮肤镜特征(灵敏度50%)为裂缝和脊(75.2%)、匀质假网结构(57.3%)、虫蚀状边缘(51.7%),其它特征为粉刺样开口(37.1%)、发夹样血管(32.6%)、粟粒样囊肿(27.0%)、乳头增生样结构(12.4%)、胡椒粉样结构(10.1%)。扁平疣患者50例,84个皮损,最主要的皮肤镜特征(灵敏度50%)为粉红色背景(79.8%)、点状出血结构(73.8%),其它特征为环状色沉结构(27.4%)、洋葱皮状脱屑结构(33.3%)、皮色背景(20.2%)。结论根据早期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各自皮肤镜图像特征,应用皮肤镜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罗模桂  王勇 《四川医学》2001,22(4):383-383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1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 ,我院经病理确诊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皮肤科、外科、眼科及耳鼻喉科门诊病人共 81例。男 4 8例 ,女 33例。年龄 2 6~ 79岁 ,平均55.6岁。39岁以下 6例 ,4 0~ 59岁 4 5例 ,6 0~ 79岁 30例。职业 :教师 12例 ,农民 15例 ,工人 36例 (其中从事化工、建筑、盐业及煤矿工作者 2 4例 ) ,干部 18例。皮损部位 :头面部 57例 ,颈部 8例 ,躯干 2 9例 ,四肢 11例。痒感 14例 ,轻度疼痛 10例。皮损直径 0 .2~ 1.8cm,为淡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扁平丘疹。表面结痂 18例 ,溃烂 3例。81例患者门诊…  相似文献   

18.
殷筱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52-1252,1246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波治疗仪治疗脂溢性角化病。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31例脂溢性角化病,有效率92.2%,复发18例,复发率为7.8%。结论微波治疗有效、安全,提示复发可能与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治疗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脂溢性角化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因好发颜面,影响美观。自1998年起我们应用Nd:YAG激光治疗100例病人,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100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性20例,女性80例。年龄32-73岁,平均50.5岁。病程1-15年,平均4.5年。皮损面积1-12mm2;皮损高度0-1mm;数量1到数十个不等。颜色淡褐色至黑褐色。发病部位:颜面92例,颜面伴手背4例,颜面、手背伴前臂4例。 治疗方法:患处常规消毒,用眼罩保护患者双眼,应用美国康奥公司生产Q开关Nd:YAG激光机,依皮损颜色深浅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面部脂溢性角化病表皮层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手术刀将皮损部分的表皮层切除,保留真皮组织,观察其疗效.结果 患者86例,共124个皮损,痊愈82例(95.34%),好转4例(4.65%),总有效率100%,无1例出现瘢痕,局部组织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无异.结论 面部脂溢性角化病表皮层切除术具有安全、特效、美容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