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济南市2011~201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4 34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01/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为春夏季和冬季;不同地区发病率分布不同,城市高于乡镇;高发年龄为3~1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66∶1);发病例数最多的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6.19%。结论 近年来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在加强腮腺炎监测和防控工作的同时,采用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建议对15岁以下儿童实施强化免疫,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永安市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永安市共累计报告流腮1 853例,年均发病率75.94/10万;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以5~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高发;市区发病高于农村;病例主要集中在3~14岁,占总病例数88.29%(1 636/1 853);男多于女,性别比1.70∶1;以学生和幼托儿童居多,分别占56.0%和29.6%,暴发疫情分布在小学和托幼机构.结论 加强儿童流腮疫苗的接种和补种,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是防止流腮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脑炎、脑膜炎、睾丸炎等并发症是其主要危害。宜宾市从2008年7月开始,已将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海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东海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427例,发病率为36.18/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春末夏初(4—7月),冬季(11—2月)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占总病例数81.97%,地区以城区所在镇发病最多。结论学校和幼托机构是防控的重点场所,学生、幼托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做好常规疫苗的接种工作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多发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是并发脑炎、男性不育和后天获得性耳聋常见的原因。为探索沭阳县腮腺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总结防治经验,现将沭阳县2007年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汤卫军 《中国校医》2013,27(11):833-834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分布特征,为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金湖县流行性腮腺炎全部病例及个案调查表,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4例。年龄特征以10~13岁儿童为主,职业以中小学生为主,男比女多,时间分布以11)12月为多,地区以城区所在镇为主。结论 2012年金湖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强度比往年明显提高,并呈聚集性发病特点,主要集中在城区学校,应针对流行特征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艳 《职业与健康》2013,29(3):351-353
目的 分析2007-2011年沭阳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沭阳县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沭阳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772例,男女性别比为1.87:1;年平均发病率为19.96/10万.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占报告发病数的55.98%;年龄分布以5~15岁段为多,占76.36%.职业构成以学生居多,占76.98%.结论 沭阳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以5~15岁的学生为主,应当重点对这部分人群采取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5—2011年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1年镇海区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1年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29.79/10万,每年4~7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以城乡结合部蛟川街道发病率最高,为49.40/10万,九龙湖镇最低,为12.11/10万。20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3.27%,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1.70%,流动人口占总病例数的59.32%。结论:为进一步做好镇海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应探索和完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症状监测工作,提高高危人群腮腺炎或麻腮风疫苗的常规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彭柳明  胡运清  孔卫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668-3669,3681
目的分析溧阳市2011-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方法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信息,对溧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溧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77例,年均发病率11.84/10万,2013年发病率较2011、2012年明显升高;发病高峰位于6-7月和11月份;发病存在较强的地区聚集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周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职业构成以在校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87.72%。结论 2013年溧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呈流行状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差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适时开展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加强免疫是阻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8-2017年礼泉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7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礼泉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近六年来本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呈下降趋势;流行时间为每年4~7月及11月至次年1月,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的平均发病率高于女性(χ2=67.11,P<0.001);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以5岁最高。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是我县儿童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加强疾病监测工作,特别是学校疫情监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江苏省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 V)的基因特征。方法针对2013年分离到的139株Mu V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 protein,SH)基因31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并对该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将139株Mu V与世界卫生组织(WHO)Mu V基因型参考株一起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江苏省136株Mu V分离株属于F基因型,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4%~100%和84.3%~100%。3株Mu V分离株属于G基因型,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6%~100%和93%~100%。Mu V分离株在S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保守位点也发生了变化。结论江苏省2013年主要流行的Mu V基因型为F基因型,同时也出现G基因型的流行,Mu V毒株与疫苗株S79遗传距离差异较大。F基因型参考株与江苏省2013年的F基因型Mu V毒株间序列差异较大,说明江苏省流行的Mu V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另外,还发现所有F基因型和G基因型Mu V在SH基因上分别存在5个特异性突变,而其他基因型Mu V在这些位点上均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了解乌鲁木齐市2012年中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史,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25所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学校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1-5月发病最多,以6~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不同学段、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学生流腮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地区腮腺炎发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255例流腮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40.88%.结论 及时接种疫苗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有效而经济的措施.应落实学校查验证工作,将腮腺炎类疫苗免疫覆盖率纳入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农安县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笔者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本县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调查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25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5—2009年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报告发病情况,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广东省报告的腮腺炎病例及腮腺炎公共卫生事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广东省共报告腮腺炎病例92 968例,死亡1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19.9/10万。5—7月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38.7%(35 949/92 968);广东省5年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5市。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9∶1,〈15岁病例数占病例报告总数的83.2%(77 378/92 968)。疫情直报系统共报告54起腮腺炎公共卫生事件,53起发生在学校(其中乡小学33起),暴发规模以〈50例病例为主(占81.5%)。结论广东省腮腺炎发病高峰主要在5—7月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人群以〈15岁青少年为主,乡村小学是腮腺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福建省2015年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病原学特征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通过Vero/Sl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小疏水蛋白基因片段进行病毒鉴定;应用序列分析软件对病毒基因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9株腮腺炎病毒,均属于G基因型。9株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0%-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0%-100%;与国内其他省流行的F基因型代表株核苷酸与氨基酸差异均〉13.0%;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平均差异分别为15.3%和34.5%;同2003年流行于英国的G2亚型病毒代表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96.8-97.2%)。腮腺炎病毒分离株SH基因的核苷酸存在8个特异性突变位点,其中CNT68、ANT199、TNT271是新发现的突变位点;部分氨基酸保守位点也发生了变化。结论此起暴发是由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王兴才 《中国校医》2013,27(10):776
目的了解睢宁县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40例,发病率为49.2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份,占68.69%(542/640);全县25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发病主要为学生,占76.25%(488/640);发病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5岁,以5~14岁为主,占74.06%(474/640)。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加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工作,预防接种是控制腮腺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南通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法对2013年南通市的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年共报告腮腺炎1 596例;发病率为21.92/10万;所辖的10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1~5月为发病高峰;<15岁病例占58.52%,病例主要集中在10~ 19岁年龄组,70.68%病例为学生.91.39%的<14岁病例有腮腺炎类疫苗免疫史.结论 落实好学校的防控措施是控制腮腺炎的重点.建议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调整当前的1剂次MMR免疫策略,采取2剂次接种方案,并建议在学龄前完成.适时开展腮腺炎流行株与疫苗株之间的差异研究,以客观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菏泽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菏泽市2011年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1年合计报告腮腺炎341例,年发病率为4.51/10万。年发病率(/10万),男性为5.46、女性为2.75(P〈0.01);定陶县最高为11.84,除鄄城无病例外,其余各县发病率为2.00~8.99,全部病例中,≤15岁者占发病总数的83.87%;学生占54.25%,散居儿童占21.99%,幼托儿童占14.08%;4~7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41.94%和33.43%。并发症最多的是发热和单侧腮腺肿大,分别占98.83%和78.89%。[结论]菏泽市各县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不同,男性高于女性,15岁以下儿童少年是腮腺炎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往年有所下降,但该病在小学和幼儿园时有暴发。本文对长丰县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期望寻找规律,为今后预防类似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东海县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26例,发病率为19.26/10万,在学校发生腮腺炎爆发疫情1起。病例主要集中在1~7月份,占总发病人数的86.28%(195/226);全县23个乡镇中有21个乡镇有病例发生;发病主要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84.08%(190/226);发病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41岁,以(11~15)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54.42%(123/226)。结论加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工作,大力开展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