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HPLC法测定银翘解毒液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翘解毒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C18色谱柱,乙腈-0.4%磷酸(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5~1.25μg(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1.15%,RSD=0.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银翘解毒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翘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aC18(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体积比为25∶75),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27nm,柱温25℃。结果在RP-HPLC法,绿原酸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绿原酸线性方程Y=5165741.1x-61229.4,γ=0.9999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平均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5%;RSD分别为0.95%。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测定银翘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双通道法测定精制银翘解毒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水-冰醋酸(15∶85∶0.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257nm、327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和绿原酸进样量分别在0.4490~2.2450μg、0.1156~0.57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0.9997(n=7),其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2%,99.9%。结论此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测定肝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20:8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绿原酸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8.0~126.8μg·mL-1(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0.66%(n=9).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8.
HPLC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VP-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结果回归方程Y=-1.440×102 1.245×106X(r=0.999 9,n=5),绿原酸在0.88~13.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99.39%,RSD=0.53%。结论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银翘解毒颗粒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KR100-5C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1∶89),柱温25℃,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的检测进样量在0.064 5~0.516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7%,RSD=1.98%(n=7)。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作为银翘解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翘解毒丸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依利特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9∶91);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929~1.021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0.99%(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用于银解毒丸中金银花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建立视力宝颗粒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WatersSymmetry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2.7)(20:8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28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5~1.25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2.73%(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测定视力宝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双花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双花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10:90),检测波长为326nm,流速为1.0m L.min-1,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的进样浓度在5.4~54.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5%,RSD=4.22%(n=9)。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可用于双花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银连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rom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0∶90),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3035~1.51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1.84%(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可用于复方银连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热毒清颗粒中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流动相A)-0.1%磷酸(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nm,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562~0.562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4%,RSD=0.51%;连翘酯苷A进样量在0.0411~0.411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81%,RSD=0.7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热毒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v/v=52:48:0.1),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23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浓度在1.50~40.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1.45%(n=5)。黄芩苷浓度在0.50~100.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0.84%(n=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