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桂棠  韩雅玲  佟铭  邓捷 《心脏杂志》2007,19(4):454-456
目的评价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6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心功能均为Killip ⅢⅣ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米力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μg/(kg.min)静脉滴注5 h,每日1次,应用7 d。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变化、心功能级别及不良反应。结果米力农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米力农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芳芳 《内科》2008,3(6):1002-1002
急性左心衰竭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终末期尿毒症患者70例,75例次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现将其临床情况分析如下。旨在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心脏血管的自然老化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且由于病情危重 ,变化快 ,症状不典型 ,常被延误诊治。现将我科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监护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 (按“NYHA”标准诊断 )中男 73例 ,女 5例 ,年龄 6 5~84岁 ,平均 74 5岁1 2 病因  78例患者中 ,冠心病 2 5例( 32 15 % )、高血压性心脏病 2 3例( 2 9 5 % )、急性心肌梗死 9例 ( 11 5 % )、其他无明确心脏病史或伴体胖超重者 2 1例 ( 2 6 9% )。1 3 诱…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67岁。患糖尿病13年。因病情加重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平稳。后因患者情绪波动出现胸闷、气喘、憋气、咳白色泡沫样痰。无心前区疼痛,无晕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以及左心衰竭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20例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NYHA)变化,分析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原因。结果 20例中16例(80%)为无痛性AMI,17例为非ST段抬高型,2例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LVEF<40%7例,LVEF≥40%13例。随诊8例患者,半年死亡2例,均合并糖尿病。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非ST段抬高型AMI,多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冠心病致病因素,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多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月-2005年9月。我院收治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孔佐松 《内科》2014,(3):323-324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后,显效41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9%。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院前急救是重要的救治环节,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衰45例在建立体外循环后,利用血液滤过机,采用等张性脱水。结果:上机后40分钟到1小时,症状缓解,肺部水泡音消失,99例抢救成功。结论:血液滤过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静滴硝酸甘油致急性左心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7岁。因活动后胸闷、心悸,近半月加重来我院就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任何病史。查体T 36℃,P 85次/min,R 20次/min,BP108/76 mmHg。听诊心肺(-)。心电图示:正常范围心电图(图略)。入院后给5%葡萄糖加硝酸甘油10mg静滴,约10min后,患者感胸闷加重、憋气,随之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出冷汗。脉搏126次/min,血压60/40mmHg,双肺闻及湿罗音,  相似文献   

10.
56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防治对策。方法:对56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患给予吸氧,降低心脏负荷,加强心肌收缩力治疗;并对精神紧张的予以小剂量安定类制剂治疗。结果:52例ALHF患经抢救心衰得到近期治愈16例,显效29例,有效7例,1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总有效率92.86%。结论: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阻止ALHF恶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M)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0例 AMI患者在发病后第 2 4小时及 15例正常人血浆 AM和心房利钠肽 (ANP)浓度 ,AMI患者还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 (L VEF)。结果 :AMI患者血浆 AM浓度无论在心力衰竭组 [(15 .6± 2 .1) pmol/L]或无心力衰竭组 [(7.4± 1.1) pm ol/ 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2 .3± 0 .3) pmol/ L,P <0 .0 1,P <0 .0 5 ],而且心力衰竭组显著高于无心力衰竭组 (P <0 .0 5 )。 AMI患者血浆 AM浓度与 ANP浓度 (r =0 .47,P <0 .0 5 )及L VEF(r =- 0 .5 3,P <0 .0 5 )呈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 AM参与了 AMI后心功能的调节 ,是对 AMI后心功能下降的一种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确诊AMI后一周内并发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左西孟旦组(30例,予以左西孟坦治疗)和多巴胺对照组(28例,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及多巴胺组治疗后比较,左西孟坦组治疗后心率[(120.91±11.78)次/min、(122.67±9.01)次/min比(114.93±10.76)次/min]、呼吸频率[(26.00±3.13)次/min、(23.18±2.38)次/min比(21.47±2.67)次/min]、呼吸困难程度评分[(2.50±0.90)分、(2.07±0.77)分比(1.70±0.59)分]、肺毛细血管楔压[(22.50±2.57)mmHg、(19.57±2.87)mmHg比(16.80±2.39)mmHg]、NT-proBNP水平[(1207.5±95.6)pg/ml、(1097.85±87.6)pg/ml比(729.60±62.9)pg/ml]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LVEF[(38.40±3.09)%、(41.57±3.10)%比(44.10±3.94)%]、心脏指数[(2.09±0.27)L·min^-1·m^-2、(2.24±0.27)L·min^-1·m^-2比(2.40±0.29)L·min^-1·m^-2]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左西孟坦可以短期内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相隔5年我科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病人的预后情况。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和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相隔5年于我科住院的AMI病人的死亡率和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相隔5年我科住院的AMI病人死亡率分别为15.53%和13.58%,无统计学差异.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40.78%和30.86%,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我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右心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右心衰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6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行IABP辅助循环治疗患者中急性右心衰竭12例(17.4%),回顾性分析此12例患者临床资料,病人年龄(64.1±9.7)岁,IABP辅助循环治疗时间15~288h,(95±76)h,9例(75%)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结果:12例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3例(25%),肢体缺血1例(8.3%),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16.7%),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8.3%)。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1例(91.7%)成功撤除IABP辅助循环,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严重右心衰竭死亡率高,在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二尖瓣返流(MR)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9例AMI患者,住院期间行超声心动检查观察二尖瓣返流情况,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并观察心力衰竭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心源性病死率。结果MR的发生率为46.8%,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均显著高于非MR组(P<0.01),LVEF显著低于非MR组(P<0.01)。心功能不全(Killip分级Ⅱ~Ⅲ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R组显著高于非MR组(P<0.01)。全部心源性病死率MR组高于非MR组(P<0.05)。结论AMI后合并MR者,心功能差,心力衰竭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住院心源性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将45例AMI并CHF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用SwanGanz导管测其血流动力学,治疗组分别测定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前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4.81±1.89)∶(3.62±1.45)kPa,P<0.05],心排血量(CO)[(3.12±0.77)∶(3.75±1.1)L/min,P<0.05],肺毛细血管压力(PCWP)[(3.45±1.17)∶(3.01±1.12)kPa,P<0.05)及心脏指数(CI)[(2.17±0.62)∶(2.48±0.55),P<0.05]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患者的MPAP[(3.62±1.45)∶(4.77±1.56)kPa,P<0.05]、CO[(3.75±1.1)∶(3.24±0.97)L/min,P<0.05]、PCWP[(3.01±1.12)∶(3.40±1.21)kPa,P<0.05]及CI[(2.48±0.55)∶(2.23±0.74),P<0.05]亦有明显好转。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对AMI并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瞻性对比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IT)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AMI-CD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42例发病在12~24h的前壁AMI-CDF的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rhBNP组(给予冲击量1·5μg/kg弹丸式静脉注射,随后以0·0075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3h,调整剂量0·015~0·030μ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21h,然后停药观察6h)和静脉滴注射NIT组(10~100μg/min静脉注射24h,然后停药观察6h),每组21例。比较两组治疗30h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尿量、相应血清生化指标和治疗1周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和NIT组间及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和收缩压(SBP)无明显变化。rhBNP组治疗30min后心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95·3±7·4)比(118·0±8·2)次/min,P<0·05]并维持至停药后6h;NIT组治疗2h后心率才较基础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8±6·8)比(109·2±7·6)次/min,P<0·05],而停药3~6h后心率又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rhBNP组治疗30min后肺小动脉契压(PCWP)较基础值下降48·9%[(13·6±6·4)比(26·9±7·5)mmHg(1mmHg=0·133kPa),P<0·05],治疗1h后心脏指数(CI)较基础值升高27·1%[(2·8±0·4)比(2·2±0·3)L·min-1·m-2,P<0·05];治疗后2h、3h、6h、12h、18h和24h的PCWP、CI仍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可保持至停药后6h(P均<0·05)。NIT组治疗后2h的PCWP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18·1±6·8)比(25·4±7·5)mmHg,P<0·05],但CI在治疗后3h才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停药6h后,以上两参数即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rhBNP组治疗后30min至2h的PCWP的降低和CI的增加均较NIT组更为显著(P均<0·05);此后至治疗24h,两组以上参数渐趋一致;停药6h后rhBNP组的PCWP和CI仍显著优于NIT组(P均<0·05)。rhBNP组治疗30h内总尿量较NIT组有增多趋势,且rhBNP组血清钾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4±0·5)比(4·0±0·4)mmol/L,P<0·05]。本研究未发现与rhBNP相关的症状性低血压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1周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相似。结论对AMI-CDF的患者静脉注射rhBNP较之NIT有着更好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临床效果,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AMI患者16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84例,实施早期康复方案)和常规治疗组(84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康复程序结束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踏车试验及步行试验完成情况。结果:两组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住院期间死亡例数、左室射血分数等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早期康复组程序结束时踏车试验(77.6%比95.0%),步行试验(65.4%比95.8%)完成率显著提高(P均0.01)。早期康复组因长期卧床后易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结论在严密监护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35%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方案是安全、有益的,可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卡维地洛对心梗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梗后心衰的作用。方法将103例心梗后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对照组:ACEI、利尿剂、洋地黄等基础治疗;卡维地洛组:基础治疗+卡维地洛(达利全)。半年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变情况。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因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临床心功能改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经x^2检验,x^2=4.33(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因心衰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资料 患者,72 岁,男性,因"突发胸痛8 小时余,晕厥1 次"入院.患者于晨4 时睡眠中突发胸骨中下段后压迫样疼痛,伴后颈部胀痛,持续不缓解.伴大汗、头晕、黑蒙,伴一过性晕厥.既往史:有"高血压"史8 年,最高血压达20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服药不详,未监测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