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枢和少阳主骨。文章简析少阳病理论及内涵,以及少阳主枢和少阳主骨理论。概述少阳为枢与少阳主骨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少阳生骨方、针刺少阳经穴治疗膝骨关节炎、颈腰痛、软组织疾患及骨质疏松症等方面的确切临床效果和实验证据。以期挖掘和推广少阳主骨理论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少阳主骨"出自<灵枢·经脉>.手足少阳经的循行涉及全身绝大部分骨、关节,少阳胆、三焦在脏腑功能上与骨也有着密切联系系;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偏于骨之体,少阳为枢,流通畅迭,不郁不结,主骨之用.通过阐释少阳胆与三焦及其所属经脉与骨的联系,以及现代医家对此的认识,探讨"少阳主骨"理论在治疗骨疾病方面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医“少阳主骨”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藏象理论提出了“肾藏精”“肾生骨髓”“胆主决断”“精血同源”等著名理论,后世医家基于这些理论进一步研究,用之阐释中医病因病机指导临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少阳主骨”理论,历代医家研究较少,“少阳主骨”理论从经脉功能角度出发,对于阐述疾病病机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于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此文对中医经典中有关“少阳主骨”的条文进行梳理,对“少阳主骨”理论内涵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少阳主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对治疗筋骨疾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足少阳主骨所生病为少阳主筋,软组织损伤为筋伤,筋伤为少阳枢机不利,从少阳论治筋伤,以期在临床为某些软组织损伤疾病从足少阳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少阳主骨"理论近年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性总结和回顾。对"少阳主骨"古义进行考析,整理分析"少阳主骨"相关文献,发现当今学者对少阳主骨所主病的阐释主要分为筋痹与骨痿两方面,并试述"少阳主骨"与胆源性骨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沈波  杨鸫祥 《国医论坛》2022,37(3):14-16
“少阳主骨”出自《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完善,已形成一套防治骨病的中医理论体系。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代谢性骨病,以全身骨量减少、骨内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属“骨痿”“骨痹”“骨繇”等中医骨病范畴,但现代医家罕有从少阳论治者。文章整理总结“少阳主骨”的涵义及少阳与OP的联系,探究从少阳论治OP的机理,是“少阳主骨”理论的传承应用,对指导OP的中医药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少阳主骨”“肾主骨”是中医骨伤科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论点。“少阳主骨”的观点和临床探讨多集中在痹证、筋伤、痿证上,较少有脊柱退行性疾病方面的论述。该文基于“从督脉论治”“肾虚督滞”观点,探讨“少阳主骨”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周震 《天津中医药》2014,31(1):20-22
通过分析"肾主骨"与"少阳主骨"的本质及其生理与病理,探讨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两者与肝之间的关系,以明确"肾主骨"与"少阳主骨"各自在骨之体用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芳芳  薛栋栋  杨霞 《光明中医》2020,(11):1626-1628
"少阳主骨"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近年来在骨病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认识也不一而足,笔者认为,"少阳主骨"重在相火,其主要机制在于相火对肾气的维系、培护,从而对骨起到生发、温煦和固护作用,相火亢盛或不足,都会引发骨病。而小柴胡汤全方可疏通气机,补相火之虚而清妄行之炎,是"少阳主骨"理论临床应用中的主要方剂。  相似文献   

10.
"少阳主骨"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对进一步探索其现代物质基础提出了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少阳主骨"理论的核心物质基础应具备4种属性:根源性,主要来源于中医学"少阳"概念的核心脏腑;沟通性,同时存在于"少阳"与"骨"(骨关节)中,起到联系两者的媒介作用;多元性,除了能从"少阳"调控骨关节,起到重要的生理、病理作用以外,同时还能调控其他"少阳"相关脏腑组织;效应性,能反映"少阳主骨"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对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肝X受体α(LXRα)来源于肝脏,也大量存在于骨中,同时对"少阳"相关脏腑的治疗产生影响。但是目前仍欠缺"少阳主骨"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经LXRα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尚无法得出结论。因此,本课题组拟按照此思路展开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伤寒论》病症特点和用药规律的研究,遵循仲景方义以及综合后世医家观点,朱章志教授拓展运用小柴胡汤方,提出从"少阳通道"理论治疗糖尿病及其他病症。  相似文献   

12.
少阳主骨理论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掘和探讨湮没已久的<内经>"少阳主骨"之说.引证<内经>和历史上知名注家的论述和注释,对其内容和含义进行系统的考辨反思.结果表明"少阳主骨"学说有可能在世界上最早认识到关于骨质疏松的全身性骨骼病症,并发现体表足少阳可以自身调控骨强度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对以骨痛和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以社交与交流障碍、兴趣狭隘及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目前本病发病机制未明,治疗困难,多跟随患者一生,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均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少阳为阴阳交会之枢轴,儿童体质属“少阳”,少阳枢机与儿童精神、消化、睡眠等活动关系密切,通过对“少阳为枢”理论进行阐述,结合孤独症相关临床表现,从少阳经脉及少阳肝胆、三焦等相关脏腑论述孤独症发病机制,进一步说明少阳枢机不利是孤独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从而为后续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少阳主枢”理论,针对恶性淋巴瘤正气不足、脏腑阴阳失调的发病基础,以及痰、滞、瘀、毒等为主的病理因素,探讨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法。少阳枢机不利是恶性淋巴瘤的基本病机,是更为全面的概括,其中相火离位为发病的根本原因,经气不通为基本病理变化,而三焦决渎失司所致的各种病理因素决定着本病的证候诊断。从少阳主枢理论出发,临证以和解枢机为治疗大法,调畅气机为治疗先导,疏利三焦为治疗重点,培土固本为治疗根本从而辨治恶性淋巴瘤,以期提高恶性淋巴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舟 《光明中医》2004,19(6):1-2
本文从<伤寒论>中的"支节烦疼"一词切入,进而以<内经>中的"少阳主骨"立论,分析了"少阳主骨"的具体内涵,将内涵合理延伸,并临床证明从少阳论治现代骨病、骨髓造血系统疾病,甚至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少阳生骨方(SYSGF)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以及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少阳生骨方对膝关节软骨保护方面的作用。方法:①去分化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及鉴定;②用CCK-8法观察少阳生骨方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影响;③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少阳生骨方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去分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影响。结果:①通过酶消化法建立1周龄SD大鼠去分化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通过镜下观察、甲苯胺蓝染色以及Ⅱ型胶原表达染色鉴定,确认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符合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②CCK-8法观察去分化细胞结果显示:0.6%、1.2%、2.4%含少阳生骨方药物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的药物血清与空白组相比,其均能促进去分化软骨细胞的增殖(P〈0.05),但少阳生骨方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相比其结果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去分化软骨细胞结果显示:不同药物以及不同药物浓度干预去分化软骨细胞后其Ⅱ型胶原均有表达,表达部位在胞浆,为红棕色颗粒或成片状,但与空白组相比,少阳生骨方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同浓度含药血清少阳生骨方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Ⅱ型胶原表达结果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阳生骨方能促进去分化软骨细胞的增殖以及Ⅱ型胶原的表达,提示少阳生骨方能有效保护关节软骨,这或许是其防治骨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4):852-854
目的:验证阳陵泉穴对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增效作用,探讨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方法:佐剂性关节炎大鼠40只,按治疗用穴不同,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俞、足三里组;阳陵泉、肾俞、足三里组;太溪、肾俞、足三里组。各组造模后第7天,每日行小艾条温和灸,每组各穴单侧灸治5 min,每日1次,左右交替进行,6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1)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6、NO水平;(2)RT-PCR法检测各组滑膜组织TNF-α mRNA表达。结果:艾灸阳陵泉、肾俞、足三里组血清TNF-α、IL-6、NO水平及滑膜组织TNF-α mRNA表达分别较肾俞、足三里组和太溪、肾俞、足三里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对艾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具有明确抗炎增效作用,提示少阳与骨存在密切生理联系。  相似文献   

18.
探讨"少阳主骨"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骨"观,究其机理,少阳胆经循行骨、少阳胆腑强韧骨、少阳春生之气促生骨。  相似文献   

19.
少阳主枢包括足少阳胆经的宣通、升发、调畅气机和手少阳三焦经的通调水道、布散津液的功能。枢机不利是脑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脑病的临床治疗中,从“少阳主枢”入手,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清利三焦,以柴胡类方加减,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