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郑屹  邓永志 《光明中医》2022,(13):2329-2332
近年来中国阳虚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总体人群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为了解近十年针灸疗法应用于阳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现状,笔者查阅了近十年针灸治疗阳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结果,对针灸治疗阳虚型糖尿病所选择的不同方案进行总结。结果发现针灸对阳虚型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及多种并发症的改善显示出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针刺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不的治疗手段,已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多年,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本文总结10余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概述中医对于2型糖尿病的认识,细化2型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同时对针灸辨病,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状况作相应总结,希望能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做一定补充。  相似文献   

3.
庄灿  闫京涛 《四川中医》2010,(10):41-43
本文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针灸治疗的近10年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针灸治疗的特色,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述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确切疗效,并为临床制定更加合理和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笔者通过查阅近15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资料,从机理及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阐述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结果发现针灸可通过调整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调节中枢系统作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并被临床验证有确切疗效.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规律。方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软件建立2型糖尿病针灸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用腧穴频次最高为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选用最多,常用穴位分布在背部,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占优势;关联规则分析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气海-胃脘下俞-足三里;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总结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穴位的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归纳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干预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也指出了针灸治疗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DM)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占90%以上。针灸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古已有之,早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消渴病的取穴治疗。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采用针灸疗法,对35例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方法多样,电针、艾灸、针药结合等各种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制及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针灸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中的取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和Embase中从1991—2017年以针灸为主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取穴规律特点。结果:共纳入相关临床文献29篇,涉及腧穴74个。分析发现所取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涉及到的经脉以膀胱经、胃经和任脉为主,占总频次的62.4%。背俞穴、五输穴的运用频次最高,占特定穴总频次的52.1%。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出针灸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腧穴和经脉的内在规律,为针灸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选穴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毫针疗法、耳针疗法、灸法、穴位注射疗法及其他疗法等方面综述了近40余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概况,指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针灸在该病的研究中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近10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发现无论在临床还是对治疗机理的研究方面,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优势,且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现状进行评述且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胃轻瘫作为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日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显示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治疗机制尚需深究。为找寻一个合适的糖尿病胃轻瘫动物模型,我们对现有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及其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在针灸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探究近5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从单纯针灸以及针灸结合其他中医疗法两部分,对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淑惠 《北京中医药》2002,21(5):314-3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趋势在逐年增长。治疗缺乏有效手段。本文将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进行总结,旨在从中医角度阐述其发病机理并寻找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结论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势明显,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58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两组均采取注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作为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淑惠 《北京中医》2002,21(5):314-3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趋势在逐年增长,治疗缺乏有效手段。本文将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进行总结,旨在从中医角度阐述其发病机理并寻找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结论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势明显,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20年来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等糖尿病胃肠疾病的临床文献,运用Excel建立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在分别总结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用穴特点及规律的同时,比较它们之间差异。结果:纳入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文献有24篇,针灸治疗糖尿病腹泻的文献有16篇,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疾病的文献有12篇;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选穴均以足三里、天枢为主,所选腧穴的经脉均分布于任脉、胃经、膀胱经、脾经上;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在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中,可分为支沟、中脘-气海-神阙-关元、上巨虚-足三里-天枢3个公因子,而在针灸治疗糖尿病腹泻中,则分为足三里、脾俞-肾俞-胰俞、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天枢3个公因子;在腧穴配伍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腧穴配伍均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使用频次最多。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在经脉和腧穴的选择规律上存在一致性,该研究为针灸治疗此两种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胰岛”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瘦素与胰岛素的关系并观察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脂肪-胰岛"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予针灸治疗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瘦素(FLP)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和Homa-IR指数.结果 治疗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显著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FLP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胰岛"轴功能紊乱,针灸可以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机体紊乱的"脂肪-胰岛"轴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益阴活络汤联合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阴虚血瘀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西药)和治疗组B(西药+中药)、治疗组C(西药+针灸)、治疗组D(西药+中药+针灸),每组45例。治疗一个疗程后,将各组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D组在中医症候疗效、TCSS评分、血液流变学等方面改善程度优于A组、B组及C组。结论自拟益阴活络汤联合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好,不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分为4型,临床针灸治疗针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在我国人群中已达到3%以上[1],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80年代后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明显增多,兹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有关资料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