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内灌注瑞芬太尼聚己内酯(REM-PCL)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中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REM-PCL组(RP组,0.1mg/kg),每组10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45min、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测定脊髓神经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线粒体肿胀度(MSD),并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缺血前比较,C组阻断腹主动脉后脊髓神经细胞线粒体SOD、GSH-PX及T-AOC均降低(P0.01),ROS、MDA和MSD含量均升高;开放腹主动脉后C组脊髓神经细胞线粒体SOD、GSH-PX及T-AOC均降低(P0.01),ROS、MSD和MDA含量均升高(P0.01),脊髓灰质病理损害严重(P0.01);RP组在阻断腹主动脉45min时和开放腹主动脉后脊髓神经细胞线粒体SOD、GSH-PX及T-AOC均显著高于C组(P0.01),ROS、MSD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RP组脊髓灰质的病理损害程度明显轻于C(P0.01)。结论 SCIRI中腹主动脉内灌注REM-PCL可提高神经细胞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减轻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Sham组置入球囊导管但不阻断胸主动脉;I/R组球囊导管阻断胸主动脉12min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先短暂阻断胸主动脉3min,恢复灌注10 min实施缺血预处理,之后阻断胸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PC+2ME2组缺血预处理前30min腹腔注射HIF-1α抑制剂2ME2(15 mg/kg),缺血预处理后阻断胸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于再灌注损伤后为4 h、12 h、24 h、3 d和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脊髓L4-6缺血节段,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脊髓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Real time-PCR法检测HIF-1α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HIF-1α表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C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增高,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增多,HIF-1α表达更多(P<0.05)。IPC+2ME2组HIF-1α表达上调受到抑制,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HIF-1α表达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Cx43)在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对血-脊髓屏障(BSCB)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按照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远端缺血预处理组(I/R+R组)。分别于恢复灌注后48h行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及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TUNEL凋亡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脊髓组织Cx43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Cx4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脊髓结构损伤严重,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明显增加,Cx43 mRNA及Cx43、TNF-α、IL-1β和MMP-2/9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R+R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增高(P0.05),脊髓损伤较轻,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凋亡神经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明显降低,Cx43mRNA及Cx43、TNF-α、IL-1β和MMP-2/9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RIPC可以保护SCIRI时BSCB的完整性,减轻脊髓损伤,改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其保护机制可能与RIPC抑制Cx43的表达,从而下调TNF-α、IL-1β及MMP-2/9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细胞凋亡、caspase-9表达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移植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行手术操作;缺血再灌注组阻断肾下腹主动脉120 min后开放,恢复脊髓再灌注5 min后经动脉留置管推注1 mL培养基;移植组恢复再灌注5 min后推注100万BMSCs悬液1 mL.术后1、3和7d对大鼠进行BBB评分;用RT-PCR、Western blot 检测术后7d大鼠缺血节段脊髓内caspase-9基因和蛋白表达,TUNEL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和移植组大鼠BBB评分于术后1、3和7d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移植组术后3、7 d BBB评分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移植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损伤脊髓caspase-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组增加更为显著(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移植组损伤脊髓内出现大量凋亡细胞,而移植组凋亡细胞数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肾下腹主动脉移植BMSCs可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caspase-9表达,减轻脊髓局部细胞凋亡,改善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RI)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eNSCs)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XAV939组(IR+XAV939)、缺血再灌注+电针刺激组(IR+EA)、缺血再灌注+电针刺激+XAV939组(IR+EA+XAV939).造模成功后,IR+XAV939组和IR+EA+XAV939组在损伤后30min立即腹腔注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20mg/kg),其余组注射等容量2%DMSO.IR+EA组和IR+EA+XAV939在损伤后第二天给予电针刺激(30min/次),连续5天.术后第7天,Tarlov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免疫荧光检测eNSCs标记蛋白巢蛋白(nesti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nestin蛋白表达.结果 SCIRI后,脊髓eNSCs增加,nes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加;EA刺激后,eNSCs增生更明显,nes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多,EA对缺血后的脊髓具有保护作用;XAV939抑制了 β-catenin蛋白表达,同时抑制了eNSCs增殖,逆转了EA的保护作用.结论 EA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大鼠SCIRI后eN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背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继发性脊髓损伤,其损伤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治疗上也有多种措施,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目的:探讨氢盐水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ZIVIN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并采用氢盐水治疗(设为氢盐水组),同时设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氢盐水组兔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于再灌注后6,12,24,72 h明显优于模型组(P < 0.01)。再灌注后72 h,与模型组相比,氢盐水组丙二醛浓度降低(P < 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P < 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脊髓前角大量运动神经元细胞坏死,胞浆内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氢盐水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完整,仅有少量运动神经元细胞空泡变性。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未见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模型组见大量凋亡的运动神经元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氢盐水组见脊髓前角少量凋亡的运动神经元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果证实,氢盐水可抑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其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处理快速效应对兔急性缺血脊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快速相对兔腹主动脉短暂阻断致缺血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n=12):即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IR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IR组阻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复制兔脊髓缺血损伤模型;IPC+IR组预先阻闭腹主动脉肾下段6min,再灌注30min后再次阻闭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Sham组除不夹闭腹主动脉外,其余处理同IR组。再灌注后8h、12h、24h和48h分别对动物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L5-7),分别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测定脊髓组织中Na+,K+-ATP酶的活性。结果:Sham组及IPC+IR组神经功能评分各时点均明显高于IR组(P<0.01);Sham组及IPC+IR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明显多于IR组(P<0.01);Sham组及IPC+IR组脊髓组织中Na+,K+-A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快速相对兔急性缺血脊髓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稳定Na+,K+-ATP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诱导金属硫蛋白(MT)在未成熟心肌中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大白兔分为4组:对照组(C,n=9),腹腔注射蒸馏水0.3ml,按注射后时间12、24、和48 h取离体心脏,灌注KH液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全心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 min改为工作心30 min;E12h组(n=6)、E24h组(n=6)、E48h组(n=6)各组分别按腹腔注射3.6%ZnSO4(1.5 ml/kg)后12、24和48 h取离体心脏,常规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方法同C组.以心肌细胞中MT含量、CK和LDH漏出率、ATP含量、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Ca2 -ATPase活性及其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ATP能力[ATP]m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腹腔注射ZnSO4后12 h MT开始表达,24h达高峰,48 h仍在高表达水平.MT含量在E24h、E48h组与C、E12h组比较明显增高;E24h、E485h组ATP含量优于C组和E12h组(P<0.05),CK、LDH漏出率均低于C组和E12h组(P<0.05),心肌线粒体Ca2 -ATPase活性、[ATP]m均优于C组和E12h组(P<0.01),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Ca2 含量低于C组和E12h组(P<0.01).结论腹腔注射ZnSO4可诱导心肌MT长时间表达,MT可减轻未成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Spragur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I/R模型组和MB治疗组(I/R+MB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n=6)。手术前2 h,MB组大鼠按2 mg/kg腹腔注射MB。对照组持续灌注K-H液110 min,I/R组与I/R+MB组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再灌注60 min。实时记录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最大压力变化速率(±dp/dt_(max))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测定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中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心肌组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肿胀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的心功能恶化,冠脉流出液中的CK-MB和LDH活性升高,心肌组织中的ROS和MDA增加,SOD活性降低,ATP减少,线粒体肿胀程度升高,MMP下降(P0.05);与I/R组相比,I/R+MB组的心功能改善,CK-MB和LDH的释放减少,组织中的ROS和MDA减少,SOD活性和ATP含量升高,线粒体肿胀程度降低,MMP升高(P0.05)。结论:MB通过减轻线粒体损伤对大鼠离体I/R心脏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亚低温及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Ⅰ组)、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组(Ⅱ组)、亚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组(Ⅲ组)、亚低温+尼萸地平组(Ⅳ组),每组6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低血压脑缺血模型,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均行脑缺血30 min,再灌注3 h;Ⅲ组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同时行局部脑组织亚低温处理,Ⅳ组在夹闭的同时行局部脑组织亚低温+尼萸地平10μg·kg-1·h-1静脉输注并维持至再灌注后3 h.常规监测鼓膜温度、创伤性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 min、再灌注30、60、120、180 min采血标本,血气分析仪检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再灌注3 h后处死动物,取脑称干湿重比计算脑含水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脑含水量Ⅱ组>Ⅲ组>Ⅳ组.Ⅱ组全脑缺血冉灌注后60 min,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至(14.07±0.67)μg/L,120 min达高峰(18.53±0.85)μg/L,而SjvO2降低至(66±7.6)%.Ⅲ组冉灌注60min时血清NSE含量下降至(7.27±0.25)μg/L;180 min时至(9.17±0.57)μg/L,SjvO2升高至(91±4.5)%,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Ⅳ组的血清NSE含量显著低于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30 min,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升高,Ⅲ组与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脑组织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静脉输注能显著减少兔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NSE表达,升高SjvO2,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休克-再灌注大鼠肠上皮、骨骼肌、心肌细胞线粒体UCP-2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线粒体膜电位(MP)的影响,探讨休克再灌注后不同组织线粒体功能发生差异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取150-220gWistar大鼠,复制休克再灌注模型,差速离心法游离肠上皮、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用Westernblot法测量UCP-2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线粒体膜电位.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假手术)、单纯休克组(40mmHg90min)、再灌注(单纯休克+回输全部失血量及2倍失血量的晶体液)2h组、再灌注6h组、再灌注12h组、再灌注24h组.结果(1)失血性休克90min后,3种组织线粒体UCP-2均有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肠上皮线粒体UCP-2在再灌注后24h内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线粒体UCP-2于再灌注后2h高于对照组,但再灌注后6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骨骼肌线粒体UCP-2于再灌注后6h高于对照组,但再灌注后12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在测量MP的各组实验中,加入UCP-2抑制剂GDP后MP均高于无GDP处理组(P<0.01);(3)休克及再灌注后24h内,肠上皮细胞线粒体MP均比对照组降低,心肌线粒体MP于休克及再灌注后2h低于对照组,于再灌注后6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骨骼肌线粒体MP于休克及再灌注后2h低于对照组,于再灌注后6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再灌注后12-24h骨骼肌线粒体MP又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近来认为,UCP-2使质子泄漏引起MP降低,其结果导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TP合成效率降低,同时能够降低4态呼吸时线粒体内ROS的产生.本实验也证实,加入GDP抑制UCP-2的质子转运活性,线粒体MP增高.休克导致线粒体UCP-2表达上调,再灌注后UCP-2水平逐渐恢复,但不同组织中UCP-2的变化规律不同,心肌细胞线粒体UCP-2水平恢复较快,骨骼肌及肠上皮恢复较慢,这可能与休克时不同组织的缺血程度不同有关,其结果与MP及线粒体功能的恢复可能有关,这可能是导致休克再灌注后不同组织线粒体功能发生差异性损伤的机制之一.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UCP-2可能介导休克-再灌注后MP的调节,休克再灌注后,不同组织中线粒体UCP-2的变化规律不同,可能与休克再灌注后不同组织线粒体功能发生差异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SMAC和XIAP的表达变化为着眼点,探讨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抗心缺血再灌注(MI/R)后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缺血5 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分析胞质SMAC及XIA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的活性及SMAC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XIAP的表达明显下降(P <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的活性及SMAC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1),XIAP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升高(P <0.01)。结论 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与其阻碍SMAC自线粒体释放,从而保护XIAP对caspase家族的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信号分子p38MAPK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即:N组(伪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再灌注+黄芪干预组),C组(缺血再灌注+硝酸甘油干预组)。其中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各组又分为2亚组:A1、B1、C1组为缺血30 min再灌注;A2、B2、C2组为缺血60 min再灌注。术前/中监测心电图变化,模型成功72 h后观察左室压变化,随后取血检测心肌酶谱变化,取心肌组织检测p38MAPK的表达。A1组、A2组的血清心肌酶含量值(CK、CKMB、LDH、AST)均高于对照组(N组),左室压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相同缺血时间段比较,B、C组的各心肌酶含量值低于A组,B、C组左室压变化值低于对照组,而高于A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A1组、A2组的p38MAPK含量高于对照组,B1、C1组高于A1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B2、C2组高于A2组,差异显著(P0.05)。心肌缺血再灌注可激活p38MAPK信号途径,从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肝缺血前给予1个IPC处理(缺血5min,灌注5min);B组:肝缺血前给予1个IPC处理(缺血10min,灌注10min);C组:对照组,单纯肝门血流阻断。肝缺血时间为30min,再灌注6h。测定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结果:经IPC处理后,大鼠7d生存率为100%,而无IPC处理组即为62.5%。再灌注6h,A、B2组的ALT明显低于C组,P<0.01,A组的ALT亦明显低于B组,P<0.01。检测A、C2组的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发现,A组的上述指标均比C组低,P<0.01。结论:IPC对肝硬化大鼠肝I/R损伤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其中以缺血5min和灌注5min的IPC的作用较强。IPC的保护机理是通过下调Fas-mRNA的表达、抑制caspase-3活性,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kg-1.d-1)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h,再灌注1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测定并对比AMI前、后3h和再灌注后1h血清及再灌注后正常、再灌注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冠脉结扎3h,血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更显著(均P0.01)。(2)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区心肌组织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区心肌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无再流区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比再灌注区更显著(均P0.01)。(3)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血T-AOC、T-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均P0.05),并显著提高再灌注1h血T-SOD含量(P0.05);大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和再灌注1h血T-AOC、T-SOD含量,抑制MDA生成(均P0.05)。(4)中剂量通心络仅能显著提高再灌注区T-AOC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P0.05);而大剂量则显著增加再灌注区T-AOC、T-SOD和GSH含量(均P0.05),抑制MDA的合成(P0.01),并显著增加无再流区T-AOC和T-SOD含量(均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和心肌局部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通心络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心肌局部的氧化损伤,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酸后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和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糖缺氧(OGD)再灌后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及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态有关。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缺血组和酸后处理组。给予小鼠60 min大脑中动脉栓塞,酸后处理组小鼠于再灌5 min后吸入20%CO25 min,利用DCFH-DA探针测定脑内ROS含量,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将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OGD组、酸后处理组、atractyloside+酸后处理组及cyclosporin A组,各实验组均给予OGD 2 h。经不同处理后,分别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等指标。结果:酸后处理可减少再灌30 min时缺血中心区及周边区ROS含量(P<0.01),并减少再灌24 h的脑梗死体积(P<0.01)。在细胞模型上,再灌5 min后给予15 min酸后处理可抑制再灌20 min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及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3,TLR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72只实验SD大鼠随机分3组(n=24):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放置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压迫结扎LAD 30 min后再灌注2 h。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为压迫结扎LAD 5 min松开5 min,共3个循环,再停灌30 min,最后再灌注120 min。模型成功后进行心肌梗死面积(TTC)、RT-PCR、Western blots、ELISA、免疫组化学检测。结果假手术组TLR3 mRNA及蛋白呈微弱表达;缺血再灌注组中缺血区心肌细胞肿胀,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LDH(lactate dehyhrogenase)、CK(creatine kinase)活性及TNF-α水平升高(P0.01,vs假手术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呈强烈高表达(P0.01,vs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1,vs缺血再灌注组),血清LDH、CK活性及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vs缺血再灌注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TLR3呈微弱表达于胞浆,而缺血区TLR3主要强烈表达分布于细胞核与细胞浆。同时免疫荧光结果提示,TNF-α与TLR3部分细胞有共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TLR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LR3表达水平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3,TLR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72只实验SD大鼠随机分3组(n=24):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放置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压迫结扎LAD 30 min后再灌注2 h。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为压迫结扎LAD 5 min松开5 min,共3个循环,再停灌30 min,最后再灌注120 min。模型成功后进行心肌梗死面积(TTC)、RT-PCR、Western blots、ELISA、免疫组化学检测。结果假手术组TLR3 mRNA及蛋白呈微弱表达;缺血再灌注组中缺血区心肌细胞肿胀,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LDH(lactate dehyhrogenase)、CK(creatine kinase)活性及TNF-α水平升高(P0.01,vs假手术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呈强烈高表达(P0.01,vs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1,vs缺血再灌注组),血清LDH、CK活性及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vs缺血再灌注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TLR3呈微弱表达于胞浆,而缺血区TLR3主要强烈表达分布于细胞核与细胞浆。同时免疫荧光结果提示,TNF-α与TLR3部分细胞有共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TLR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LR3表达水平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家兔须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18只,随机分为Ⅰ组(假手术组)、Ⅱ组(缺血预处理组)和Ⅲ组(缺血再灌组),每组6只,Ⅰ组开腹后,在左肾动脉起点以下0.5cm处暴露并分离腹主动脉即关腹;Ⅲ组一次性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0min,松夹后关腹;Ⅱ组阻断腹主动脉血流5min,松夹后再灌注10min(如此反复2次),最后再持续夹闭腹主动脉30min,松夹后关腹。结果:Ⅰ组术后后肢运动功能全部正常,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组织结构变化甚微。Ⅲ组术后后肢运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脊髓组织严重损伤,与Ⅲ组比较,Ⅱ组术后后肢运动功能障碍较轻微,须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神经功能评价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12h=0.006和P36h=0.001)。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脊髓组织损伤,提示预处理对脊因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重要呼吸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30 min后再灌2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中SDH、CCO、SOD和GSH·PX活力及MDA和细胞色素含量。结果:缺血再灌组(IR)SDH和CCO活力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加川芎嗪组(IR+L)的SDH和CCO活力显著高于缺血再灌组(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及GSH·PX活力也明显升高。结论: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SDH和CCO活力降低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及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