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高素质的检验医师是保证现代实验室诊断医学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开启十余年,但目前在许多机构中,检验医师的培养与检验技师培养仍相混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检验报告解释签发程序还没有在我国建立有关。随着检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临床科室对检验报告解释签发的要求将会凸显,所以建立检验报告解释签发程序将对提升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最和促进临床对检验医师的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检验医师是我国医学检验教育的当务之急。由于国内检验医师培训发展起步较慢,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匹配,院内外培养制度不完善,社会认同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检验医师队伍的发展。通过提出高校课程设置必须顺应临床医学细分及精细化的发展趋势,设立具有医学学位的检验医师专业;不断完善检验医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针对检验医师的继续教育体制;医院内部进行检验医师的岗位设置并赋予检验医师明确的职责,同时不断提高院内外对检验医师的认知度和认同度;给予检验医师更多的教育资源等措施,以提高检验学科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川省32个检验医师培训基地的40名师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检验医师培养的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指出检验医师的培养是检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和广大检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浅谈检验医师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检验医师培养的国内外现状、存在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方式。通过剖析国家教育部对检验本科培养的目标要求,分析国内对检验医师岗位设立的要求和现实困难,探索培养真正意义上检验医师的具体措施和努力方向,为改进现有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现有培养措施存在固有缺陷,培养条件面临现实困难,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对现有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检验医师是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对现有培养条件和培养措施加以改进,以满足培养检验医师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医师是检验与临床交流的使者,检验医师培养不仅是我国检验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同时也已经被纳入卫生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南方医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较早,采取了包括参加临床轮转、检验咨询门诊、临床教学查房、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学术讲座、下临床科室调研、承担检验质量控制员和检验与临床研究等多种形式以培养高素质检验医师。  相似文献   

6.
采取临床科室轮转学习、临床教学查房、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检验项目和质量控制宣传教育、定期学术汇报、规范考核制度以及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积极探索检验医师临床工作模式,并对我国检验医师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规范化检验医师培养在中国已开启10余年,但检验医师在执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尴尬。从中国检验医师的数量、培养方式和岗位职责等方面分析检验医师的执业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检验医师工作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医师准入与工作定位的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检验医学发展,并对检验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情。2003年10月8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检验医师队伍的管理向国际化、规范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实际临床工作中,检验医师的价值仍未充分体现,各种问题依然存在。现就一些看到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检验医师的培养是实现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转变的关键.而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提高检验质量,又是检验医师的首要职责.随着医院信息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拓展LIS功能,实现LIS和HIS的无缝连接成为医院信息化的目标.笔者在LIS中增加"检验医师咨询"和"电子病历"功能,为检验医师指导和协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参与临床查房与会诊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培养出新时代检验医师,建立一个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检验医师的培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检验医师除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临床诊治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检验医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检验医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涉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综合水平提高、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临床检验萌芽于 19世纪 80年代 ,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多年发展和进步。而我国的检验医学是 2 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后发展起来的 ,解放后还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发展停滞不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 ,我国的检验医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并迅速的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文革刚结束时 ,很多医院招一些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员 ,以带徒方式培养检验人员。到如今许多医院大专以上学历的检验师越来越多 ,有的院校还有硕士或博士点。但是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检验医师队伍尚未形成。在建国初期 ,大部分医院仅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对检验医学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使得检验工作的目标和职责发生了相应转变。医学检验项目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使医学实验室需要一批能与临床医师交流与沟通、联系检验与临床的检验医师^[1]。2003年10月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师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制定了检验医师的准人、培训标准,标志着我国检验医师的培训向规范化迈出了重要步伐^[2]。  相似文献   

13.
谈医学院校检验医师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丁  郑俊松 《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40-1041
通过分析教育部对检验本科培养的目标要求和目前检验专业培齐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培养措施和方法,同时也对检验医师培养及岗位中将面临的现实困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传统医学检验正在向现代化检验医学的转变,急需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医师型检验人才应运而生。目前,由于相关的管理体制,人文教育,工作职责不清晰等原因,检验医师队伍发展缓慢,仍存在很多值得改善和探索的地方。因此,我们应督促检验医师队伍,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参与完善的培训体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检验医师学习临床知识,掌握和运用医学检验知识,同时加强对临床与检验医学综合运用的能力,向临床医师提供医学检验知识,更好的与临床医生沟通解决临床问题,加强对检验医师的宣传与认识,共同促进检验医师队伍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专业教师素质的优劣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视,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医学检验专业教师的培养模式,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具备师范院校的师资教学素质和能力、具有扎实的医学检验专业知识、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开拓精神。这种培养模式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师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培养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医学检验医师有益。  相似文献   

16.
从检验医师的定位谈检验本科生实习教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姚磊 《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29-430
本文以检验医师的定位作为切入点,从培养实习学员把检验数据变为有效信息的能力;加强循证医学教育,提供合理、必要的指标;参与临床病理讨论与会诊,提出合理建议;结合临床搞科研,拓展与临床的合作四个方面探讨检验医师实习教学过程中加强与临床联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检验医学     
Ya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4):1718-1719
回顾我国医学在 2 0世纪的发展 ,不难发现在医疗管理和改革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们往往将精力更多放在技术上。这在检验医学领域反映尤为突出。长期以来这个学科的命名是医学检验 (medicaltechnology) ,认为检测结果的解释只是医师的责任 ,与检验人员无关。我国直到 2 0世纪末期 ,才按国际惯例 ,将学科名称改为检验医学 (laboratorymedicine)。 2 0 0 0年《中华医学检验杂志》改名为《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引起热烈讨论 ,从而引起人们对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 basedlaboratory…  相似文献   

18.
检验与临床有效沟通是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检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成为合格检验医师的新要求。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右江民族医学院检验实习生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针对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检验医学在现代化医院的地位显著提高,对检验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培养适合新形势的临床检验人才,必需加大医师型检验人才的培养力变.……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不仅要求检验医师动手操作,而且要求其能根据具体的检验对象及具体条件设计相应的检验方案,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法,并能正确分析结果。所以,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规范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此,我们将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分为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大部分。课程实验侧重于对学生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综合实验侧重于训练学生对学过的微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