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孤独症儿童的高危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国力 《广西医学》2008,30(2):173-175
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父母家庭因素、围生期高危因素与孤独症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儿童35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35例,采用孤独症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父母家庭因素、围生期高危因素等资料。对两组间上述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分层比较,并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母孕期患病服药史、出生窒息史、新生儿期黄疸史等因素与儿童孤独症发生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发病与围生期高危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独症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儿童40名与年龄、性别均衡的正常儿童40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孤独症相关因素调查表中的8个相关因素,经过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即父亲大专及以上学历(P<0.01),母亲大专及以上学历(P<0.01),先兆流产(P<0.05),母亲孕早期感冒(P=0.01),孕周异常(P<0.01),缺氧窒息(P<0.01),高热惊厥(P<0.01),父亲性格内向(P<0.01)与孤独症相关。结论:相关因素父亲大专及以上学历,母亲大专及以上学历,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孕周异常,缺氧窒息,高热惊厥,父亲性格内向与孤独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独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孤独症者213人与年龄、性别均衡的132名正常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母孕期宫内窘迫(OR=2.792,95%CI:1.002,7.782)、出生窒息(OR=5.488,95%CI:1.232,24.449)、抽搐病史(OR=3.481,95%CI:1.785,6.789)、父亲内向(OR=6.699,95%CI:3.820,11.747)高于对照组;孤独症病例父系家族史比例高于母系家族史.结论母孕期至婴幼儿期的并发症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使该病发病风险提高.孤独症病例父系家族史多见.  相似文献   

4.
刘建湘 《海南医学》2008,19(5):135-137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通常于3岁前发生的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遗传因素和(或)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其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目前就胎儿酒精综合症与儿童孤独症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方向并不明确。本文就胎儿酒精综合症和儿童孤独症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孤独症儿童138名,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38名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χ2检验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母亲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是否正常孕周、缺氧窒息、高热惊厥、遗传史和母亲性格内向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孤独症发病的贡献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遗传史、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父亲的文化程度、产期异常、母亲的性格内向。结论:母亲孕产期并发症、患者长期重病、家庭情况、遗传史等均可能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遗传史及母亲的先兆流产与孤独症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孤独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早期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孤独症儿童51例,并与正常健康儿童50例进行临床对比,总结相应危险因素和早期特征。结果孤独症患儿在早期表现较为明显,母孕期和围产期内的高危因素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主要表现在高热、窒息、说话迟、感染史及母亲情绪等方面。结论在母孕期和围产期对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孤独症,使孤独症得到尽早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独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孤独症者2 13人与年龄、性别均衡的 13 2名正常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母孕期宫内窘迫 (OR =2 .792 ,95 %CI :1.0 0 2 ,7.782 )、出生窒息 (OR =5 .488,95 %CI :1.2 3 2 ,2 4.44 9)、抽搐病史 (OR =3 .481,95 %CI :1.785 ,6.789)、父亲内向 (OR =6.699,95 %CI:3 .82 0 ,11.747)高于对照组 ;孤独症病例父系家族史比例高于母系家族史。结论母孕期至婴幼儿期的并发症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 ,使该病发病风险提高。孤独症病例父系家族史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孕期高危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儿童设为观察组,40例未患有孤独症儿童设为对照组,对孕期高危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脐带绕颈和脐带扭转史与先兆流产史等孕期高危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孕期上呼吸道感染和服药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史、糖耐量异常史、阴道炎史、胎盘老化和前置胎盘史、羊水过少史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与孕期高危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孤独症 (autisticdisorder ;infantile ,childhoodautism )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期的严重神经精神发育障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 ,有关儿童孤独症的报道逐渐增多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儿童孤独症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一、儿童孤独症的现况研究孤独症患病率研究不多。二十世纪 80年代 ,北美、欧、亚学者的研究估计孤独症患病率为 0 .0 2 % 0 .13 %。从 80年代中期始儿童孤独症患病率逐渐上升 ,90年代始呈加速上升趋势[1] 。英国有学者对 1979~ 1998年出生的儿童孤独症发病率进行研究 ,以年活产数为基数 ,逐年上升直至 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母亲怀孕前后相关因素与儿童孤独症患病的关系,探讨儿童孤独症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父母孕期影响因素问卷,对42例孤独症儿童父母和84例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家庭月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73,P=0.000);两组父母年龄、父母关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1,P=0.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怀孕之前6个月内接触(电离辐射、接触有毒化学品、感觉工作紧张、情绪特点,母亲孕期年龄(≤20岁或≥35岁、出生胎龄(≤28周或≥42周)、孩子出生体重(≤2500g或≥4000g,父亲在母孕期之前6个月内接触电离辐射、工作中体力劳动强度大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均P<0.05)。结论母亲怀孕之前6个月内父母均有接触电离辐射史、母亲工作紧张和情绪多数时间不愉快、母亲孕期年龄及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与儿童孤独症患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9):801-805
孤独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已发现很多易感基因,但其病因仍未完全清楚。动物模型是研究孤独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由于当前动物模型多样化且仅能模拟孤独症的部分表型,因此,近年来细胞模型技术在孤独症的基础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孤独症体外细胞模型种类多样,比较常用的细胞系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原代神经元、淋巴细胞系及诱导的多能干细胞。本文就孤独症细胞模型的应用及其相关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及其与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关系.方法 选取3~5岁孤独症患儿25例与健康儿童20例分别接受血清催产素水平测量,采用社交反应量表评定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孤独症患儿血清催产素水平低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症儿童患者血清催产素水平与其社交能力呈负相关(r=-0.735,P<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孤独症儿童患者中,催产素水平是影响社交能力的因素(F=11.931,P<0.01).结论 与健康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患者存在血清催产素水平异常,血清催产素水平可能是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过去称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在1943年首次报道.在分类学上目前归于心理发育障碍范畴,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孤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率为4-5:1.儿童孤独症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给儿童、家长乃至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现将有关儿童孤独症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围孕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多家医疗保健机构确诊的181例1~5岁孤独症患儿及与其地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1例健康儿童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妊娠期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儿童孤独症与早产(OR=6.92,95%CI=1.80~26.67)、经产妇(OR=2.29,95%CI=1.14~4.58)、孕前/孕早期补充叶酸(OR=0.07,95%CI=0.01~0.41)、孕早期精神刺激(OR=16.16,95%CI=3.37~77.45)、孕早期患病(OR=9.74,95%CI=1.77~53.52)、孕中期产检异常(OR=6.00,95%CI=1.03~34.80)和孕晚期住院安胎(OR=3.15,95%CI=1.36~7.29)等存在相关性。结论母亲围孕期叶酸补充、精神刺激、患病、住院安胎等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孤独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断。方法:对93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生物学因素(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抽搐史)、家庭因素(父母性格、家庭教育情况)和临床表现的研究分析。采用CARS,ABC孤独症量表以及ADQ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孤独症患儿在生物学因素上的异常情况十分普遍;临床特征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障碍、智力迟滞以及主动回避与他人对视为主;ABC量表评定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论: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抽搐史的异常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以言语发育迟缓为主诉的儿童病例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孤独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是一组具有病因和临床异质性的神经发育性疾病,通常发病于3岁以前。孤独症具有3个典型的核心症状:语言交流缺陷,社交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和重复的行为。孤独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双生子和家族聚集性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度>90%)。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孤独症的一些易感基因和位点,但仍然有70%~80%的孤独症患者遗传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17.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社交障碍及重复刻板行为是其核心症状, 随着诊断手段的提高, 其检出率逐年上升。多数孤独症患者认知灵活性受损非常明显, 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灵活性受损与其核心症状发生发展有关, 然而孤独症认知灵活性损伤机制尚不明确。额叶在高级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完全发育与认知功能有关。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孤独症患者额叶功能异常与其认知灵活性缺陷密切相关, 额叶的异常改变及相关的默认模式网络功能异常、额叶纹状体环路缺陷可能是孤独症患者认知灵活性损伤的重要机制。文章结合近年来对孤独症认知灵活性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对额叶及相关环路参与其损伤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是一组具有病因和临床异质性的神经发育性疾病,通常发病于3岁以前.孤独症具有3个典型的核心症状:语言交流缺陷,社交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和重复的行为.孤独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双生子和家族聚集性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度>90%).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孤独症的一些易感基因和位点,但仍然有...  相似文献   

19.
郝晓楠  张岱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68-1470
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PDD),是儿童精神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精神障碍。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国外有文献估计目前患病率约为1.1‰~2.5‰。我国目前尚无全国或地区协作性的孤独症儿童患病率的调查报告。尽管如此,我国福建、天津、香港和台湾的资料提示该病患病率与国外相近。估计目前我国典型的孤独症患儿约有60万。  相似文献   

20.
杨惠芳 《中原医刊》2005,32(8):22-22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变化。方法对103例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母孕产期不利因素影响胎儿早期发育是导致儿童孤独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遗传因素不可忽视。脑电图异常率38.5%,无规律性。结论儿童孤独症的脑功能障碍与脑器质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