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同期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面部凹陷畸形及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3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腮腺浅叶或全叶或部分浅叶加肿瘤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经8~24个月随访,腮腺区外形良好,颈部外形及功能正常,仅4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13.3%。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畸形,有效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35例腮腺肿瘤患者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其中观察组17例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另外对照组18例按常规方法.患者术后按期随访.结果 观察组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术区凹陷畸形0例,对照组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12例,术区凹陷畸形15例,微量碘-淀粉试验,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区凹陷畸形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闻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在防治腮腺肿瘤手术术后的味觉出汗综合征、术区凹陷畸形等并发症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缺损区预防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腮腺肿瘤及部分腮腺或全叶切除术,其中18例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术后6-18个月观察面部凹陷畸形程度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结果常规手术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4.2%,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组面部凹陷畸形均不明显,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面部畸形,有效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腮腺手术中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修复面部凹陷畸形的效果及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作用。②方法 对21例腮腺肿瘤病人行肿瘤加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观察治疗结果。③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经6~18个月随访,腮腺区外形良好,颈部外形及功能正常,仅2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④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畸形,有效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瓣即刻修复腮腺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减少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腮腺肿瘤住院手术患者97例,分为试验组67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按常规"S"切口施行腮腺肿瘤加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修复术;对照组则不行同期肌瓣修复,经随访对比观察1~5年。结果对照组局部凹陷畸形发生率为86.7%(26/30),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66.7%(20/30);试验组局部凹陷畸形发生率为17.9%(12/67),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9.0%(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修复术是一种即刻修复腮腺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降低Frey综合征发生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腮腺切除术后畸形的整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善腮腺切除术后畸形的整复方法。方法:20例腮腺切除术后同期行耳后瓣及胸锁乳突肌瓣修复缺损,观察患者术区外形以及通过随访观察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20例患者术后外形恢复良好,有4例患者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20%。结论:耳后瓣及胸锁乳突肌瓣能有效改善术区凹陷畸形,并可降低耳颞神经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对于腮腺深叶的良性肿瘤,常规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叶切除术,但术后常出现术区的凹陷性畸形及味觉性出汗综合征。作者采用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在术中立即转移于腮腺肿瘤切除后的凹陷区,与常规手术比较,取得了一定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1991年1月至1994年6月,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本院治疗的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共60例。其中施行保留面神经腮腺全叶切除并植入胸锁乳突肌肌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43.1±4.8岁;术中未植入肌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3~65岁,平均42.2±5.…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及解剖面神经腮腺浅叶切除术,三种不同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进行比较。方法选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8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及解剖面神经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对患者进行2~5年的随访,记录肿瘤复发、面瘫、Frey综合征和涎瘘以及面部凹陷畸形的程度,将三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组病例复发率及涎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面部凹陷畸形及Frey综合症的发生率是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组最低,解剖面神经腮腺浅叶切除术组最高。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是区域性切除术组和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组明显优于解剖面神经腮腺浅叶切除术组。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Frey综合症及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低,美观效果好,可作为腮腺后下极肿瘤及界限清楚、直径小于1.5 cm的耳前区腮腺浅叶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28例非恶性肿瘤患者行腮腺全叶切除术,并取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插入手术后的凹陷区,并与32例未作肌瓣插入者对照。结果证明:肌瓣插入组与对照组在预防术区的凹陷畸形和味觉性出汗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腮腺良性病变手术中Ⅰ期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旋转修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5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35例腮腺良性病变手术病例作为改良手术组,对照组为本院2000年~2005年接受常规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36例.改良手术组接受腮腺切除术,同期胸锁乳突肌瓣旋转修复术中缺损,对照组只接受腮腺切除术.结果 住院期间发生涎漏者改良手术组0例,对照组9例,随访3个月~4年,改良手术组出现术区凹陷畸形0例,Frey's综合征1例,对照组出现术区凹陷畸形34例,Frey's综合征11例.结论 应用胸锁乳突肌瓣旋转Ⅰ期修复腮腺良性病变术中的缺损,能明显改善术后凹陷畸形,同时有效减少涎瘘和Frey's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染色体着丝粒融合的罗伯逊易位导致胎儿畸形临床常见,但由串联易位致畸的病例罕见,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73岁.因口干、多饮3年伴食欲不振10 d于2006年8月27日入院.平素应用消渴丸10粒,3次/d或优降糖2.5 mg,3次/d降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癫痫小发作病史20年,应用丙戊酸钠0.2 g,3次/d,冠心病史1年,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4岁,主因尿检异常3年,血压升高2年,血肌酐1365.6μmol/L、尿素氮65.6 mmol/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于2011年3月30日住院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即腹透管植入术。2012年8月25日患者门诊复诊发现,腹透管外涤纶套体表处有3 cm×2 cm疖肿,皮下波动明显,体温正常,腹透液引流通畅透明,无浑浊。询问病史,2周前患者腹透导管出口处分泌物较多,自行外敷莫匹罗星软膏1次/d,后已自愈。给予疖肿基底处4~5 mm切开引流并挤压排除脓液,腹透导管出口亦有脓液流出,表明疖肿与腹透导管走行的皮下隧道相通。做腹透导管出口及疖肿切口处分泌物培养、腹透引流液常规及腹透引流液培养等,经验给予莫匹罗星软膏在疖肿处外敷1次/d。应用7d后,感染无明显控制。随后到中医外科门诊,应用去腐生肌、消肿止痛的中药外敷治疗。检测腹透引流液常规正常,腹透引流液培养阴性;疖肿处与导管出口处分泌物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菌球菌,鼻腔拭子金黄色葡萄球菌筛查阴性。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头孢米诺环素片10 mg 2次/d口服,继续辅以中药外敷。治疗3周后疖肿处感染略有好转。为了解腹透导管隧道情况,行隧道 B超,结果显示:右侧腹腹透管周围红肿处皮下可探及范围约2.7 cm×2.0 cm×1.1 cm低回声,近似无回声,该置管向腹腔走行区周围未见明确类似回声。考虑疗程已超过3周,但疗效不佳,为避免隧道炎导致腹透相关腹膜炎发生,故与患者协商,选择再次住院拔出腹透导管同时给予对侧重置。  相似文献   

14.
鲍曼不动杆菌是人类呼吸道、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成为常见的院内感染病菌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如何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密切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笔者对我科2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采用集束干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妊娠晚期合并胰腺炎是怀孕妇女的常见疾病,其中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妊娠晚期合并胰腺炎的主要病因[1-2]。妊娠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并存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点有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显著升高、乳状血清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3]。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复杂,进展变化快,并发症多,易反复,临床治疗及护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其预后恢复[4-5]。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可因颈动脉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粥样溃疡,破溃后纤维素、血小板、胆固醇结晶等附在其上,粥样物质进入血流形成栓子。栓子随血液流入脑中,形成微栓塞,导致小血管管腔闭塞,引起脑局部循环障碍,产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30%脑卒中是颈动脉狭窄性病变进行性发展所致。本研究探讨颈动脉斑块、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旨在为颈动脉斑块、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A 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是最常见的也是致病性最强的革兰阳性菌之一,其可以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喉炎、风湿热、猩红热及严重的毒性休克综合征。值得关注的是 GAS感染后还可以导致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国内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 GAS疫苗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免疫原性强的 M蛋白,现就以M蛋白为基础的疫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最突出的特征是细胞的异常增殖,细胞增殖的调控与肿瘤发生的密切关系已经为人们所认识。肿瘤的增殖与多条信号通路相关。近几年研究发现,一些因素引起的肿瘤细胞的增殖与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 K)/丝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Ak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1-2]。现就 PI3 K、Akt的结构、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关系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5岁.主因排尿不畅3年,前列腺电切术后6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出现尿频、尿急,症状进行性加重,后出现排尿困难.当地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考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低度恶性.应用AVC(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化疗方案6个疗程.我院会诊病理切片,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低度恶性.遂在我院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好,排尿畅.继续给予AVC化疗方案3个疗程.随访7年健在.  相似文献   

20.
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VKH)是累及双眼、脑膜和耳部的肉芽肿性炎性疾病。眼部表现为双眼全葡萄膜炎同时伴有脑部的刺激症状[1]。1999年制定了 VKH 诊断标准[2]。近些年来,随着一些新的辅助诊断设备和药物的出现,对VK H的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观点。现就有关VK H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