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伟彬  冯莉  宫凤玲  张惠英 《天津医药》2015,43(9):1056-1059
目的 应用 256 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术评价自体胸廓内动脉与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关系。方法 分析 200 例因胸痛行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 测量两侧胸廓内动脉及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长度、 内径, 以及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长度等解剖学参数数值。结果 胸廓内动脉内径为 (2.52±0.38) mm, 胸廓内动脉自起点至终端长度为 (190.12±1.90) mm。两侧胸廓内动脉管腔内径及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前降支、 左旋支、 对角支、 右冠状动脉及后室间支内径分别为 (2.82±0.25)、(2.60±0.12)、(2.22±0.25)、(3.02±0.27) 和(2.35±0.35) mm, 除右冠状动脉内径高于胸廓内动脉内径外, 其余与胸廓内动脉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游离移植于升主动脉起始部上方 2 cm 搭桥至前室间支中点、 沿左旋支途径搭桥至房室交点、 沿右冠状动脉途径搭桥至房室交点弧形长度和自房室交点至后室间支中点长度均低于胸廓内动脉长度 (P<0.05); 原位移植除自胸廓内动脉起始部至前降支中点弧形长度与胸廓内动脉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至左旋支房室交点、 至右冠状动脉房室交点弧形长度均高于胸廓内动脉长度 (P<0.05)。结论 胸廓内动脉与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内径接近, 原位移植适用于心前壁血管, 用游离胸廓内动脉移植, 其长度可满足桥接升主动脉与任何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2例疑诊为腹部血管性疾病的患者,采用东芝Aquilion 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同机工作站上对三维腹部血管进行重建,获取腹部的血管图像,重建方法为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然后使用不同的螺旋轴对腹部血管的解剖学细节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病例的三维腹部血管图像均取得满意效果,能够为腹部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明确诊断.40例腹部动脉系统中,正常腹部血管5例,主动脉夹层6例,腹腔干分支变异5例,腹主动脉瘤7例,脾动脉瘤3例,肝动脉瘤3例,肾动脉狭窄5例,肝总动脉狭窄2例,髂动脉狭窄或闭塞4例.12例门静脉系统中,门静脉高压6例,门静脉癌栓4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为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为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探讨颈动脉血管成像(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脑缺血发作(TIA)和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图像结合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及性质、准确测量狭窄程度,观察相应脑内动脉形态学变化及侧枝循环形成情况。结果 100例TIA患者中,存在颈动脉斑块72例(72%),其中非钙化斑块比率23%(30/128),检出血管轻中度狭窄占85%(68/80)、重度狭窄和闭塞占15%(12/80均为单侧);100例脑梗死患者中,存在颈动脉斑块94例(94%),其中非钙化斑块比率40%(70/174),检出血管轻中度狭窄占72%(98/136)、重度狭窄及闭塞占28%(38/136、双侧3例);两组比较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非钙化斑块比率及颈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TIA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血管狭窄程度及非钙化斑块与其密切相关;256层CTA能准确判断斑块性质、狭窄程度及侧枝循环情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21 例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兴趣区域的螺旋CT增强扫描,用表面覆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投影法(MPR)、容积再现(VR)对轴位图像进行重建.结果:SSD、MPR可清楚显示病变全貌,动脉瘤的大小、范围、内膜片及其与邻近动脉分支的关系,并显示破口位置.MIP可显示血管管壁钙化和动脉瘤的范围、形态,对病变可进行任意角度重建和观察,清楚地显示瘤内血栓、破口.MPR能显示附壁血栓、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和内膜片.结论:MSCTA技术为主动脉瘤病变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拟诊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工作站上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子分布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不但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而且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23例患者中检出肺动脉栓塞16例,共发现肺动脉栓子264处,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149处,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115处.血栓栓塞血管直径最小者1 mm.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变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使用CE Lightspeed CT机获得原始数据图像传送到工作站上行VR、MPR、MIP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 32例中脑血管无异常10例,17例显示动脉瘤体大小,3例动静脉畸形,2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 多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脑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颅内血管病变的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杰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73-7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4例经多层螺旋CT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共累及123支肺动脉或分支,CT直接征象为完全阻塞型4例,中心型3例,附壁型12例,环壁型5例;间接征象为心包或胸膜腔积液5例,双肺斑片状渗出和实变影7例,肺动脉高压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及栓子的形态,且诊断快捷,安全无创,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祺  马荣希  孔建军  李晓辉  李林萌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91-1692,I0004
目的 探讨256层极速螺旋CT检查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98例患者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畸形特征.结果 1298例患者中检出冠状动脉畸形101例,检出率0.78%,其中副冠状动脉检出率所占比例最高,达52.4%(53/101),且均起源于右冠状窦.结论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在成人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的标准体位。方法对100例临床可疑脑血管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将所有患者增强图像行MIP、VRT重建,其中30例与同期DSA对照。总结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不同体位的显示情况,得出脑动脉CTA的统一体位。结果分别定义了4个MIP体位,5个VRT体位,一个局部MIP体位。结论多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优良的脑动脉检查方法,建立标准体位有利于对脑动脉病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对5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颅内动脉鲻MSCTA检查,其中35例患者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进行对照,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50例患者MSCTA检查发现动脉瘤40例42个,动静脉畸形1例;其中35例患者行DSA检查,发现动脉瘤28例30个,动静脉崎形1例,1例MSCTA发现动脉瘤,而DSA检查阴性;另有1例手术证实有动脉瘤,而MSCTA和DSA检查均为阴性.结论 MSCTA检查对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早期诊断不失为一种安全、无创、快捷、可靠的检查方法,可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后胡桃夹综合征进行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20例(病变组)已确诊的PNCS患者的肾血管MSCTA与60例(正常组)正常人进行D1、D2、D2/D1、S1、S2、S1/S2比较分析。结果病变组与正常组MSCATC比对显示,病变组LRV受压狭窄,回流受阻,近肾端管腔明显扩张。测量结果指标显示,两组在D1、D2/D1、S1、S2、S1/S2指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SCTA对PNCS进行诊断,能明显观测LRV的形态及其立体走向,测量截面积准确,能准确评估LRV受压程度,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的PNCS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在胰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4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评估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在胰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指导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技术评估手术切除可行性与手术结果可行性的符合率为95.83%.结论 多层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在胰腺癌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观察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的情况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MSCTA、TTE诊断AD的准确率分别为100%、62.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8.314,P<0.01)。结论 MSCTA为AD提供详尽、可靠的信息,在显示病灶的空间关系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异同。方法入选112名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重建237枚支架,评估再狭窄情况。结果 237枚支架中发现33例再狭窄;256层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为93.94%,特异性为91.18%,阳性预测值为63.27%,阴性预测值为98.94%,其中植入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内支架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植入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内支架。结论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尤其可作为植入于左主干、前降支近中段内的单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脑膜瘤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蕾莉  崔世民  刘梅力  刘力  靳松  阎世鑫  戴伟英  高满 《天津医药》2002,30(4):218-219,F002
目的:拓宽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范围,探索颅内脑膜瘤新的影像检查方式。方法:应用改进后CTA检查56例颅内脑膜瘤,将CTA注药方式由原来的单向单流程1次延迟,改为单向双流程2次延迟,然后,应用表面遮蔽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多平面重组(MPR),3种软件对原始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的工作站后处理。结果:所有血供丰富的脑膜瘤均获得颅骨,血管,肿瘤同时显示的三维立体图像,血管重建显示脑膜瘤染色,及脑膜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颅骨重建可示脑膜瘤对邻近颅骨的影响。结论: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CTA在肿瘤的定性,定位、大外观血供等方面均能为临床提供有实用价值的诊断依据。并可为神经外科提供全面术前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6.
64排螺旋CT造影诊断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例经DSA或手术证实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受检者,全部行CTA检查,对CTA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及DSA进行对比,综合评价CT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优势和不足。使用CT机为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层,三维后处理为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Siemens Inspace及NeuroDSA软件,CTA的诊断结果由两名以上放射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确定。结果 CTA发现阳性病例20例,共21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个,大脑前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5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颈内动脉瘤2例。结论 64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32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Pro32多层螺旋CT机对172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中发现42例45处存在MB-MCA(发现率为24.4%),平均长度为(12.7±5.4)mm;浅表型34处(占75.6%),深厚型11处(占24.4%);近心端发现粥样斑块18处,远心端发现粥样斑块4处。结论 32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准确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为临床诊疗及手术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烟雾病的诊断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行脑CTA检查,后处理技术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CTA能清晰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脑基底动脉环等部位血管狭窄、闭塞的形态,管壁状况及狭窄程度,且能清晰显示增多迂曲的脑基底部的异常血管网。结论CTA检查可作为烟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临床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80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CTA显示正常表现者12例,脑血管病变68例;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等技术后处理。结果 12例CTA表现正常者均能显示Will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4级以上分支的血管,68例脑血管病变中能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诊断明确。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首选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