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2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霞 《中国保健》2006,14(18):64-6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降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70岁以上患者有71.4%发病时无典型的心绞痛.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症状隐匿多样、多种心脏病并存等特点,易误诊,临床医生对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并发症或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经常呈非典型胸痛症状,表现为无胸痛或异位疼痛等不典型症状,且合并症多,临床上易被忽视。早期诊断及识别并发症,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现对浙江省人民医院近5年收治的48例,年龄>60周岁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因素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为AMI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  相似文献   

3.
浅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急重症,病死率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上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患者,而老年AMI首发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多和病死率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护理质量对病情的转归、病人的预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对我科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老年AMI56例,通过对病人实行全面、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齐焕然 《现代保健》2010,(12):40-4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降低误诊率,改善预后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治愈好转75例(73.5%),死亡27例(26.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对老年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止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可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或疼痛部位不典型,亦可出现脑循环障碍、类似急腹症、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性心动过缓等表现,且再发性心肌梗死及多器官衰竭的较多见。在重视其诊断治疗的同时,亦应做好二级预防工作。本文结合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介绍诊断、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孙秀娟 《工企医刊》2014,27(6):1143-114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病死率很高的危重症之一,诊断多无困难,但是在临床上有部分病人并没有典型的心肌梗死临床表现,而是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漏诊、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选择我院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21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5例,年龄47-82岁,平均68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老年人急性心急梗死症状不典型,且死亡率高,本文对95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刘霞 《现代保健》2011,(10):157-159
目的 探讨老年心肌梗死的特点及院前急救.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5年所接诊的60岁以上心肌梗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结论 掌握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结合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人发生心肌梗死,胸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然而,有的病人在整个病程中都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个别病人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偶然作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异常Q波,才得知曾发生过心肌梗死。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心肌梗死而无胸痛者并不少见,这类人多是年龄较大的老人和糖尿病患者。原因何在呢?老年人由于痛觉反应迟钝,对疼痛的感觉阈较高;也与侧支循环较好和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是逐渐发生的有关。据北京医院报告,507例心肌梗死患者中,≥65岁者40.9%毫无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明显增加。由于老年人AMI的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低。但并发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如不及时抢救和治疗,病死率很高。本文对我院1994年3月到2005年12月住院中的184例老年人AMI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1.
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其中30%的病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又称腹型心肌梗死,多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往往因认识不足造成误诊。笔者总结我院2001年~2005年住院治疗的18例腹型心肌梗死的病例资料,分析其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6-03-2009-03 75岁以上AMI患者60例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 75岁以上AMI患者时无典型临床表现,常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胃肠道症状等.结论 75岁以上老年人的AMI起病常不典型,因此,对75岁以上老年人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无胸痛或疼痛部位变异或以其他症状为突出表现或无典型心电图改变的急性心梗。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误治或漏诊。为使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分诊救治和护理,现将4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方法:分析55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全部平稳渡过手术期。结论: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黄健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224-2224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学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大约有20%~30%心肌梗死的患者表现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推算大约近1/3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误诊的隐患。因此,提高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警惕性,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人发生心肌梗死,胸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然而,有的病人在整个病程中都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个别病人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偶然作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异常Q波,才得知曾发生过心肌梗死。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5岁以上AMI患者31例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65岁以上AMI患者起病时多无典型的心绞痛。结论65岁以上老年人的AMI起病常不典型,因此,对老年人AMI要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漏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老年人急性心急梗死症状不典型,且死亡率高,本文对95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66例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17例非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做对比。结果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应尽早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骤、凶险、病死率高的疾病 ,在发病24小时内病死率最高。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处理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老年人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 ,且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常见 ,易误诊漏诊而贻误治疗。现将我们在2001年遇到的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 ,72岁 ,因颈部及双上肢疼痛2天于2001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史3年。在家长期口服复方罗布麻片、复方降压片及复方丹参片等治疗 ,病情较稳定。于2天前突然无明显诱因的出现颈部及双上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