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汉华 《中国临床护理》2009,1(4):313-313,314
目的探讨中药薰洗在四肢骨折愈合期的家庭应用。方法指导74例四肢骨折愈合期的患者在家进行中药薰洗和功能锻炼。结果74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且四肢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骨折愈合期的患者在家庭应用中药薰洗配合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负担,促进患肢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对43例应用三维外固定支架结合皮神经岛状皮瓣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均临床愈合。其中3例轻度畸形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患者经二次植骨后全部愈合。4例创缘部分感染,7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换药全部愈合。13例患者针孔感染,经换药和抗生素治疗后全部愈合。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皮瓣血循环,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保证皮瓣成活,做好外固定针孔护理及时指导功能锻炼是加快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汤文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91-8292
目的探讨延期有限手术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护理经验。方法 30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延期有限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30例骨折3~7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9个月,其中3例延迟愈合,经石膏固定、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1~3个月后骨折愈合,无一例骨不连发生。结论护理人员要针对Pilon骨折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做好各阶段的护理,早期进行正确有效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总结应用MIPPO技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合断端PRP注入治疗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16例Rueedi-Allgoewer Ⅲ型胫骨Pilon骨折使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PPO),骨折断端PRP注入治疗的患者,通过术前护理,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随访指导8~30月,结果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5.2%。RueediAllgoewer Ⅲ型胫骨Pilon骨折采用Mippo技术置入LCP集合骨折断端PRP注入,确实具有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点,但术前术后的护理及积极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下肢骨折,如股骨、髌骨、胫腓骨骨折等,常规的康复程序是遵循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三大治疗原则,其中复位和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前提,而功能锻炼则是下肢功能恢复的保证。过去,下肢骨折患者经复位、手术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后,因担心过早运动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或未经正确的训练指导,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锻炼,制动时间往往达数月之久,从而导致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尤以屈曲障碍为明显,给患者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和痛苦。我科采用综合康复手段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随访,其中3例患者针道感染、固定针松动,后采用内固定处理,2例患者因外固定针松动出现骨折端移位,及时予以调整,2例患者随访1年后骨折端仍未愈合,行二期植骨内固定处理,其余患者于随访过程中影像学资料显示骨折端基本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支架。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完善的护理及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并采用MIPPO技术治疗的27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及护理,包括: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切口情况、患肢运动、感觉、血运情况,从而判断有无神经、血管、肌腱损伤;指导患者早期适度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结果:本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发生术后大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经6~21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患肢均活动良好,未发生关节僵硬;X线显示胫腓骨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密切及时的护理观察及正确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MIPPO技术在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发生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术后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李利  周艳妮  杨林  许梅 《护理学报》2014,(14):49-51
总结25例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术前注意营养支持、功能锻炼;术后做好外固定架护理、骨搬运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院外护理的重点是出院指导和功能锻炼。本组25例患者中3例术后骨髓炎复发,其中2例术后在搬运过程中骨髓炎复发,再次行清创局部放置抗生素骨粉后感染控制;1例在搬运结束骨折愈合2年后骨髓炎复发,再次行局部清创和放置带抗菌药物骨粉后感染控制。1例患者在骨搬运到骨折端后,骨折无愈合,再次手术自体髂骨移植同时行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其余21例患者骨髓炎均控制及骨折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颈内交叉穿针外固定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股骨头颈内交叉穿针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对27例行股骨头颈内交叉穿针外固定术患者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指导、术后加强外固定及并发症的护理,给予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无脱针、严重针道感染,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配合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封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四肢骨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肢体恢复功能优142例,良7例,差1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32周,无骨不连或再骨折发生。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满意,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可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骨折病人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功能锻炼,不但有助于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恢复,也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现将我们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体会报告如下。1熟悉掌握有关知识,提高指导水平骨科护士应有扎实的解剖、生理等基础医学知识,特别是应熟练掌握神经、肌肉、骨骼和生物力学等相关知识。了解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不同年令对损伤的反应,正确使用康复装置,以便正确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2动静结合进行功能锻炼骨折病人复位固定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骨折愈合和修复。但在骨折的修复过程中了解肢体关节进行…  相似文献   

12.
周霞  周改焕 《当代护士》2006,(11):15-16
总结32例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的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方法。经过随访1~22月,伤口及骨折均正常愈合,无畸形及延迟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认为术前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除密切观察病情外,正确地指导功能锻练,即:早期、有效、循序渐进地功能锻炼,能使关节早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0 例四肢骨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肢体恢复功能优142例,良7例,差1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32周,无骨不连或再骨折发生.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满意,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可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患肢肿胀处理、术后病情观察、患肢舒适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结果:56例患者均为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随访时间6~24个月,末次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复位丢失现象,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提供有效内固定、稳定骨折面、允许腕关节早期活动、腕关节功能恢复好;有效的护理措施、科学的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胫腓骨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科白2002年8月-2006年8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骨折中16例达到解剖复位,且在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中未发生移位,骨折全部愈合。出院随访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率96%。结论:得当的护理措施会避免发生外固定架滑脱、针孔感染、骨折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细致的观察、正确的处理、科学的功能锻炼、情志护理、及时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对骨折愈合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下肢骨折行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62例患者均能顺利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并达到了应有的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针孔感染、松动、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克服了内固定的不足,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其早日恢复健康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围术期中西医护理,包括术前的患者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的麻醉护理、疼痛护理、肢体护理、外固定支架护理、功能锻炼、中医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认为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正确的围术期中西医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和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方案对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共选取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71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术前康复指导、术后主动功能锻炼、被动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等.康复锻炼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6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较好,无1例出现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废用性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损伤患者如早期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促进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石膏固定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折后石膏固定病人的家庭护理疗效。方法对127例骨折后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无并发症的病人实施家庭护理,重点指导病人及家属对患肢的安置、血运的观察、石膏的护理方法及如何预防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结果27例病人石膏拆除时有轻度水肿,3例因骨缺损未能如期愈合,1例糖尿病病人合并肺部感染经治疗好转,其余病人均如期愈合,无1例压疮、骨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经正确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骨折石膏固定后的家庭护理方法,可得到与住院治疗病人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理疗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愈合的效果。方法:对90例闭合性挠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随机分为超声理疗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综合护理干预组采用低强度超声仪进行理疗,并在超声理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石膏固定护理、患肢血供和肿胀观察、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两组骨折复位后愈合、疼痛反应、功能恢复等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骨折愈合时间(P〈0.01)、疼痛反应VAS评分(P〈0.05)、sarmiento法腕功能评分(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理疗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