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诊断丝虫病的主要方法仍为血检微丝蚴,但夜间采血,诸多不便,微丝蚴密度低时易漏检。尤其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县、市基本消灭了丝虫病(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微丝蚴阳性率在1%以下),这些地区的监测方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因此作者等于1980~1981年进行了此项实验研究,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伤寒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培养分离伤寒杆菌,但需几天时间。由于一些患者在采取标本前就已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因此血培养可能是阴性。此时伤寒的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外,还要取决于伤寒抗体是否阳性。尽管有许多检测伤寒抗体的免疫学试验,但最常用的仍是肥达氏反应。由于肥达氏反应常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所以其实用价值受到一定的限制。鉴于上述情况,作者设计了一种能检测伤寒杆菌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3.
自从应用免疫电镜法(IEM)检测甲型肝炎抗原以来,其他灵敏检测技术如免疫粘附血凝试验(IAHA)、固相放射免疫试验(SP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也相继建立,其中以 ELISA 检测甲型和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较为简便、特异、灵敏。本文介绍ELISA 检测甲型肝炎抗原,并与 IEM 和 SPRIA 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低温保存微丝蚴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早期大多采用一步直接冷冻法,且不使用任何冷冻保护剂。1969年Ogunba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并采用二步慢冷法成功地对彭亨丝虫(Brugia pa-hangi)微丝蚴进行了低温保存。近10余年来由于广泛采用冷冻保护剂和控制冷冻速度以及深低温(-196℃)保存等技术,微丝蚴的保存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内对微丝蚴的低温保存,尚未见报道。国外目前亦无标准化的方法。为寻找微丝蚴的最佳保存条件,本文对影响微丝蚴低温保存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一、虫源:为周期型马来丝虫(Brugia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于包虫病诊断,为国内第一篇报道。以粗制人棘球蚴液抗原,对37例手术证实、4例临床诊断的包虫病人,36例其它疾病,20例血吸虫病,7例囊虫病和绦虫病,以及34例正常人血清进行ELISA。正常人的消光值范围为0.15~0.49;包虫病者0.33~4.44,其它疾病者0.10~0.77,血吸虫病者  相似文献   

6.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e抗原、e抗体,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的方法。较ID法大大提高了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较新的标记抗原或抗体方法。我们于1980年5月运用这一免疫学检验技术,测定人肝吸虫抗体。兹将尝试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可溶性抗原和硷性磷酸酶抗人IgG结合物进行了疟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发现此种抗原与健康成人血样产生较高的假阳性反应。因此改用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作抗原进行试验。 材料与方法 1、抗原的制备:虫种由本所病原室从海南岛恶性疟病人分离获得。培养液由RPMI-1640(SERVA Feinbiochemica厂)、HEPES缓冲液、谷氨酰胺和碳酸氢钠配成。用前以含12%AB型血清的上述培养液配制2%的“O”型红细胞悬液,用蜡烛缸法培养至原虫达8~10%,当以裂殖体为主时收集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200例确诊的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果两种方法进行血清检测,TPPA法检出率为97.0%,TP-ELISA法检出率为96.0%,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方法简便,适宜于大样本筛查。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105例肺结核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与痰直接涂片检测患者痰中的结核杆菌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3.8%,直接涂片阳性率为26.3%,ELISA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痰直接涂片(P〈0.001)。结论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抗结核抗体简便、快速、特异性好,是目前最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温保存丝虫微丝蚴的研究,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低温保存技术各异,一些研究结果不无矛盾。近年来我们在低温保存马来丝虫微丝蚴中,对于低温保护剂的选择和加强,以及冷平衡时间(cold banlance)等冻存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伤寒特异性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 -ELISA)检测伤寒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Dot -ELISA测定伤寒沙门菌包膜抗原V、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d 的特异性抗体 ,并与肥达氏反应相比较。结果 肥达氏反应均为阴性 ,而经Dot -ELISA试验 ,疑似伤寒患者血清中检出 3种抗体阳性 1例 ,非伤寒发热病人血清中检出单项Hd 抗体阳性1例。Dot -ELISA法比肥达氏反应敏感 10倍以上 ,且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且操作简单、快速、无需特殊设备 ,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Engvall等首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广泛用于医学研究的许多方面。1977年Svenson等用ELISA检测免疫动物的白喉毒素抗体。我们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321份人血清白喉毒素抗体,并与锡克氏试验作了比较,提出ELISA代替锡克氏试验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100×45毫米40孔(上海塑料制品三厂出品)。 2.抗原:精制白喉类毒素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供给,蛋白含量9毫克/毫升。 3.包被缓冲液:0.05MPH9.6碳酸盐缓冲液。  相似文献   

15.
自1971年Engvall等创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来,由于该法灵敏、特异、微量、快速,因此发展很快,目前已广泛用于传染病、寄生虫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在ELISA中,最为繁琐的部分就是洗涤。由于洗涤液用量大、有效期短、配制费时费事,因此许多学者努力在洗涤液方面进行改进。本研究用自来水和蒸馏水代替洗涤液进行正LISA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特异性IgG,以探讨其在ELI-SA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IQC)的方法。方法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即刻法和控制变异系数(CV)的方法(改良即刻法)同时统计规范操作前和规范后的两批各30个质控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规范前检测采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考核显示在控,改良即刻法显示失控;规范后检测3种方法考核均为在控。结论采用即刻法考核,前3次结果对后续质控结果影响较大,前3个质控数据的CV值较大时,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在控。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如果不对CV值进行考核,前3个质控数据的CV值较大时,随后的结果也会出现假在控。采用改良即刻法统计,只要设定好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地区的允许CV值,就没有假失控和假在控的结果,因此改良即刻法较为适用于HIV抗体ELISA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ELISA检测手工操作步骤较多,操作细节都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规范实验操作,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相似文献   

17.
<正> 甲状腺机能失常与机体某些免疫机制的改变密切相关。分析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对于探讨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明确诊断、疗效的考核以及分析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方法已见有琼脂双相扩散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染色法、放射免疫法以及间接血凝试验等,尤以后者应用的更为普遍。从方法特异、灵敏、微量、快速、简便和可重复性来要求,各有其不足之处。近年来,酶联免疫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讨论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MV IgM抗体各种影响因素,并引入正交试验方法。我们评价抗原和酶标板的预处理、封板液、包被时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顺序和程度。结果表明:预处理和封板步骤在酶标试验中非常重要。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确定抗晾最佳包被浓度较常规方法更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流行的两种丝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其微丝蚴在人体末稍血液中,均有昼伏夜出的周期性现象,因此对微丝蚴的检出,需在夜晚进行,这对病人和工作人员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尤其是大规模的普遍调查,往往受时间限制,每天不能检查更多的居民,为此我们这次在丝虫病研究试点区内,在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选择部分病例,进行马来微丝蚴周期性出现的一些观察,企图从中找出规律,改变检查时间,有利于今后大规模开展丝虫防治调查工作。今将这次观察的项目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