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支架植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AMI静脉溶栓后 1周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TIMI血流 0级或 1级者 ,予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加支架术。结果  48例入选者植入支架 66个 ,梗死相关血管残余狭窄 <10 % ,远端血流TIMI3级 ,无围术期死亡率及再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MI静脉溶栓失败后 ,用PTCA加支架植入有效、安全 ,特别适合在地市级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绞痛、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其中病变血管6支,回旋支远端狭窄1例,左前降支完全闭塞1例,左前降支近端狭窄3例(其中1例合并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分别行PTCA或PTCA加支架术。结果:PTCA成功4例,失败1例。PTCA后有3例发现内膜撕裂和血管壁塌陷,随即行支架植入。术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0-1级,术后均恢复TIMI血流3级。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均无心绞痛发作。结论:PTCA和支架植入,是冠状血管再通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邝日禹  覃远文 《广西医学》2003,25(4):520-522
目的 :观察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2 0例 AMI患者在发病 12小时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Stent) ,其中有 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动脉 (IRA)共 2 2支 :左主干 1例 (4 .5 5 % ) ,前降支 14例 (6 3.6 4 % ) ,回旋支 3例 (13.6 4 % ) ,右冠脉 4例 (18.18% ) ;TIMI血流分级 (2 2支 ) :0级 17支 (77.2 7% ) ,1级 3支 (13.6 4 % ) ,2级 2支 (9.0 9% )。全组病例共处理病变血管 2 6条 ,植入支架 2 9枚。结果 :2 0例患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达 10 0 % (2 0例 ) ,其中 IRA支架植入成功率 90 .9% (2 0 / 2 2 ) ,IRA植入支架后残余狭窄均 <2 0 % ,IRA血流全部达到 TIMI3级。有 4例患者行 IRA支架植入后同时行其它非 IRA的支架植入成功。住院期间有 1例死于脑出血 ;1例术后第 8天送上级医院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 ,2天后死于上级医院。其余 18例术后至出院均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 ,平均住院 (16± 4 .5 )天。结论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998年4月至2002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塞(AMI)在本院行急诊PTCA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54例,其中5例行单纯PTCA,46例行PTCA 支架治疗。51例中12例因PTCA后靶血管内有大量血栓形成,植入支架前行冠脉内尿激酶溶栓。3例行冠脉内溶栓。结果:54例患者,手术成功51例,成功率94.4%,共置入支架52枚,47例术中IRA血流达TIMI3级,4例术中IRA血流TIMI2级,24h后血流达TIMI3级。3例手术失败,原因为指引导丝不能通过靶病变、指引导管支撑不佳、无相应手术器械;手术成功患者2例术后死亡,其中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术后急性冠脉闭塞,泵衰竭。结论:急诊PTCA和支架植入,能尽快、及时有效地开通IRA,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尤对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不仅能量显著降低死亡率,挽救生命,而且成功率高,疗效显著,恢复快,可作为AMI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使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达3级后,比较延期支架植入与即刻支架植入两种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58例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TCA使TIMI血流达3级后,随机分为延期支架组和即时支架组,每组29例.延期支架组先结束介入治疗,强化抗血小板治疗,1周后再接受支架植入术.即时支架组于PTCA后植入支架.观察随访至30 d时的心血管事件(包括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各种因为的死亡、支架植入时无复流或慢血流及支架血栓).结果 延期支架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9 %(2/29),显著低于即时支架组的27.6%(8/29,P=0.079).延期支架组无1例发生无复流现象,而即时支架组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为24.1%(7/29,P=0.01).结论 治疗冠状动脉急性血栓病变,在行PTCA使TIMI血流达3级后,先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支持,再延期植入支架,可取得与即刻支架植入等同的效果,更有利于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内初期支架植入和静脉rt PA溶栓加补救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首次AMI患者随机给以冠状动脉内初期支架植入 (初期支架组 :4 8例 )和静脉rt PA溶栓加补救支架植入 (溶栓加支架组 :5 0例 )。所有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以TIMI血流分级法判断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IRA)开通情况。记录住院期心脏事件 ;出院前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量并推算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支架组 4 7例 (97 91%)溶栓加支架组 5 0例 (10 0 %)IRA血流TIMI2 3级 ,但前者IRA前向血流TIMI3级者明显增多 (分别为 93 8%和 6 0 0 %,P =0 0 0 0 1)。两组患者住院期死亡率和心脏事件相似 ,但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显示支架组LVEF(6 2 0 1%± 14.0 3%)高于溶栓加支架组 (5 0 0 1%± 132 %) ,P =0 0 0 0 1。结论 与静脉rt PA溶栓加补支架治疗相比 ,AMI初期支架植入可更好改善急性期心肌再灌注 ,并减少患者住院期心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老年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 2 0 0 0 - 0 1~ 2 0 0 3- 0 6间在我院行PTCA及支架术的老年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 6 7例 ,(其中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1例 ,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 16例 ,)观察术后即刻及远期疗效。结果 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 38例 ,双支病变 2 4例 ,3支病变 5例 ,其中 2例为糖尿病合并 3支病变 ,行搭桥手术 ,其余患者均实行支架置入术 ,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均达到TIMI 2~ 3级。夹层 1例 ,支架置入后夹层消失 ,其中 2例因髂动脉严重迂曲 ,导管无法通过而改经桡动脉经路 ,1例术中行冠脉内溶栓血管再通后置入支架。结论 老年AMI介入治疗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与加速性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168例STEMI患者中,10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68例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30天病死率,靶病变血管重建治疗等指标。结果 ①直接支架组:在99例病人植入135个支架,成功率为99%,93例IRA达TIMI血流3级,7例(7%)IRA达到TIMI血流2级,30天病死率2%;②rt—PA溶栓组:68例IRA再通59例,成功率86.8%,30天病死率5.9%,溶栓后2~4周,52例做冠状动脉造影,均有IRA高度狭窄。结论 与rt—PA溶栓比较,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扩大了STEMI病人的治疗适应症,能建立可靠的。IRA前向血流,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低。  相似文献   

9.
PTCA+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直接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2例AMI患者在发病12h内行PTCA术+直接支架置入术,其中5例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血管共33支,前降支(LAD)12支,在回旋(LCX)7支,右冠状动脉(RCA)14支。术前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呈完全闭塞(TIMI0级或Ⅰ级)19例,不全堵塞(TIMIⅡ级Ⅲ级)3例;有明确新血栓者2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进行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住院期间死亡1例(2.6%),为术后再狭窄行溶栓治疗时发生脑出血患者,1例发生术后再狭窄,再次PTCA+支架置入术,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直接:PTCA+支架置入手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术后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溶栓治疗和单PTCA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Q波、非Q波心肌梗塞共40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型术(PTCA)后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或不经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冠脉造影评价支架置入术后即刻疗效,随访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冠脉内支架置入全部成功,病变血管术后均达到TIMI 3级血流,平均随访16.4±10.2月(2-30月),不稳定心绞痛组3例心绞痛复发,2例行冠脉搭桥术,1例因拒绝接受进一步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术于随访18个月时发生猝死,余全部正常工作、生活.结论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