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 (HD)的必备条件 ,它是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 ,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 ,再返回体内的通道 ,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 194 3年kolff发明了血液透析疗法后 ,血管通路一直为专家所关注 ,而血管通路的护理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就血管通路护理进展阐述如下。1 血管通路1 1 临时性血液通路1 1 1 直接动、静脉穿刺[14 ] :直接穿刺足背动脉、桡动脉。因桡动脉、足背动脉位置表浅 ,体表可触及搏动 ,穿刺成功后就能立即使用。血流量一般可达 15 0~ 30 0ml/min ,另直接穿刺 1条浅表粗静脉作回血通路。此方法快速、方便 …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关于自体静脉移植建立内瘘的文章较少,尤其针对不同部位自体静脉移植效果的总结尚未见报道。目的:总结自体静脉移植内瘘的建立经验,探索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自体静脉移植内瘘患者资料,对比上下肢静脉移植内瘘成功率、血流量和使用时间;分析合并糖尿病对自体静脉移植内瘘成功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自体静脉移植建立内瘘成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静脉、大隐静脉、贵要静脉和小隐静脉;上肢移植静脉内瘘的血流量明显高于下肢移植静脉(P〈0.05);比较使用时间,上肢移植血管内瘘长于下肢移植血管内瘘(P 〈0.01);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自体血管移植的成功率明显低于不合并糖尿病者(P 〈0.01)。结果提示对于上肢浅静脉条件不佳的血液透析患者,自体静脉移植内瘘是其建立血管通路的较好方式;选择上肢静脉移植较下肢静脉移植内瘘的成功率高,使用时间长;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适宜行自体静脉移植内瘘。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股静脉穿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急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急救患建立安全有效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方法:采用动静脉内瘘针行股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同时选择直接动脉穿刺法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动静脉内瘘针股静脉穿刺法明显优于直接动脉穿刺法。结论:该技术操作简便、快速、易掌握、成功率高,为急救患赢得了时间,且费用低,局部组织创伤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月娥  吴燕梅 《护理研究》2006,20(10):849-850
介绍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现状,提出目前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直接动、静脉穿刺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法,动、静脉内瘘,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月娥  吴燕梅 《护理研究》2006,20(4):849-850
介绍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现状。提出目前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直接动、静脉穿刺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法,动、静脉内痿,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合理建立和使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充分透析的基本条件。使用和护理好已有的血管通路 ,可以明显降低其相应的并发症 ,延长使用期限 ,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降低了花费。Bresciah和Cimino在 196 6年首先将桡动脉与头静脉行皮下吻合 ,建立了动静脉内瘘 ,这种内瘘被称为标准内瘘[1] 。标准内瘘的创立为血液透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准内瘘采取动脉与静脉侧侧吻合 ,吻合口大小可以选择 ,血流量丰富 ,不易形成血栓 ,也保持了血管的连续性 ,但容易导致窃血综合征引起手背静脉怒张 ,手指瘀血、肿胀 ,严重者可致溃烂、坏死 ;现在一般较…  相似文献   

7.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正常进行和透析充分的保证。目前国内各个血透中心所选择的血管通路各不相同,为更好地,简便的科学的经济地选择血管通路,现将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液透析前必需先建立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如何减少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保护好血管通路一直是血液净化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血管通路的保护作如下概述。l血管通路的类型1.1暂时性血管通路:用于急诊透析或内疾成熟前透析所建立的血管通路。暂时性血管通路有穿刺不易固定、脱出时形成血肿、易感染及患者活动受限等缺点.故不作为长期透析用的血管通路。1.2长期性血管通路:是慢性肾功衰患者长期透析或肾移植前透析所必需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直接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共14例,成功8例,失败6例。现将6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便于今后采取适时防范对策,提高成功率。 临床资料 失败的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70岁。原发病为肾小球动脉硬化2例,慢性肾炎4例。吻合血管均采用左头静脉、桡动脉;侧侧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比较分析了7种临时血管通路建立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将我院自1998年开展血液透析工作以来180例患者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采用股静脉直接穿刺的为113例,占62.7%;采用股静脉插管的为23例,占12.7%;其它方法44例,占24.6%。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正确的选择临时血管通路对保证抢救患者的成功和更好的开展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及血管条件、治疗目的等选择最有利于病人的血管通路建立方法。笔者认为股静脉直接穿刺和股静脉插管是应用最多、最易于操作、并发症最少的两种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进一步强化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管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文虎 《中国血液净化》2004,3(7):353-354,404
近年的统计学资料显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新发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约在10/10万人口以上,而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随着血液透析技术与方法的日臻成熟,终末期肾病患者依靠血液透析的生命可延缓数十年之久,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80%以上.而且随着透析技术与方法的不断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好[1].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进展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 ,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 ,有人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近年来 ,随着老年患者的不断增加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 ,血管通路的建立越来越困难 ,与之相关的并发症也愈来愈多。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 ,目前因血管通路问题而住院的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 2 5 % ,总治疗费用已超过 10亿美元。据作者观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因血管通路问题导致的住院日占总住院日的 36 % ,其医疗费用达到总住院费用的 2 0 %。因此 ,如何建立和维持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的策略和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何强 《中国血液净化》2009,8(6):294-296
在现代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1943年Kolff首次将血液透析疗法应用于临床,为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提供了可能,但无法解决长期血管通路问题,直到1960年Quinton—Scribner通过建立动静脉外瘘血液透析,才使血管通路初步符合了长期透析需要,而外瘘存在血栓形成、感染、致命性出血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临床。1966年Rerscia和Cimino开始为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使血液透析通路变得安全,  相似文献   

15.
侯翠英 《当代护士》2014,(5):100-101
总结了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静脉穿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方法及护理,包括患者体位摆放、血管定位、进针角度、穿刺前患者的护理、操作中护理要点及拔针后的护理等。认为股静脉穿刺操作简便、迅速、成功率高,对常规无法建立透析通路的患者,股静脉穿刺是快速建立血管通路、顺利实施血液透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体会。方法:为10例自身血管条件差和(或)自身血管耗竭的患行血管移植术建立动脉内瘘。结果:行上肢前臂腕部桡动脉与肘静脉直形血管移植6例,行肘部桡动脉起始部与肘部静脉“U”形移植2例,下肢股动脉脉“U”形移植2例。吻合成功开放血流后移植血管均可触及震颤,说明移植血管条件差和(或)自身血管耗竭的慢性透析患实施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瘘是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蓉  文艳秋 《华西医学》2004,19(1):158-159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HD)的必备条件,它是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再返回体内的通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1943年Kolff发明了血液透析疗法后,血管通路一直为专家所关注,而血管通路的护理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就血管通路护理进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中毒患者由于自身肾功能减退或血液中有毒物质量短时间内大量积聚超过肾脏的代谢能力,肾脏不能将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代谢产物或有毒物质全部排出体外,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20.
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各种术式的临床应用和选择。方法采用各种术式为32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术前根据血管条件进行术式选择,观察手术用时、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血液透析时平均血流量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22例患者共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380例次。鼻烟窝内瘘39例次,通畅率92.3%;前臂标准内瘘280例次,通畅率92.9%;PTFE人造血管襻式和直形内瘘分别45和7例次,通畅率98.1%;4例患者最终无法建立内瘘。结论各种术式应用中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具体条件选择手术方式。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可延长的血管通路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