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压氧加速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以片移植修复创面已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存在供皮愈合时间长或难以愈合的问题。为了提高中厚供皮区愈合速度和质量,本文根据高压氧可增加组织氧含量的原理,设计了用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照实验研究,发现高压氧可显著加快中厚供皮区创面的愈合速度和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本文还对高压氧治疗的时机,作用原理进行了讨论,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削取中厚皮的供皮区术后创面处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斌  张锡元  吴涛  饶忠  沈木成  李永文 《广西医学》2005,27(7):1024-1026
目的为探讨烧伤早期整形和瘢痕增生整形病人削取中厚皮术后的供皮区创面处理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分两组:A组(30例):削取中厚皮 刃厚头皮或刃厚体皮回植供皮区疗法;B组(31例):削取中厚皮术后采用半暴露疗法,观察两组术后的Hb、WBC计数,肝功能ALT、伤口愈合的时间。结果A组术后无痛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9.0±1.5)d,B组术后创面渗血、渗出多,疼痛明显,平时愈合时间(21.5±2.5)d,11例发生创面感染,6例再次植皮修复。结论削取中厚皮 刃厚头皮或体皮回植疗法,手术简便,促创面提早愈合。  相似文献   

3.
用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已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存在供皮区愈合时间长或难以愈合的问题.为了提高中厚供定区愈合速度和质量,本文根据高压氧可增加组织氧含量的原理,设计了用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照实验研究,发现高压氧可显著加快中厚供皮区创面的愈合速度和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本文还对高压氧治疗的时机,作用原理进行了讨论,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厚皮供区应用刃厚皮回植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的作用。方法对2002—2010年收治的192例患者行背部或大腿外侧取中厚皮,将供皮区创面分为3组,治疗组(A组)即大张及邮票刃厚皮回植覆盖,对照组功能性敷料覆盖(B组)和凡士林纱布覆盖(C组),刃厚皮供区又分为头部、大腿和后背3个部位。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局部疼痛、瘢痕生长情况。结果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A组为6.2±1.1 d,B组为11.1±2.1 d,C组为13.5±2.5 d;术后第2天和第5天疼痛评分,A组平均疼痛评分为2.3±0.86和1.9±0.8,B组为2.5±1.1和3.9±1.3,C组为3.8±1.4和5.9±2.1;术后6~12个月瘢痕评分,A组评分为2.8±1.5,B组为6.6±2.1,C组为8.2±3.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刃厚皮供区头部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和瘢痕生长优于后背和大腿(P<0.01)。结论刃厚皮回植能显著缩短中厚皮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治疗期间中厚皮供区疼痛,预防中厚皮供区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轻度-中度烧伤患者以及瘢痕整形患者的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使用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并选用同一患者相同条件的中厚皮片供皮区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供皮区愈合天数为(10±3)天,对照组为(13±2)天,P<0.05。实验组供皮区愈合半年后增生性瘢痕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8%,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加速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并可减轻供皮区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厚中厚皮片原位回植新技术修复供皮区,并与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法比较。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接受厚中厚皮片移植术来修复功能及关节部位皮肤缺损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供皮区切取超过受区面积的厚中厚皮片,对多切取的厚中厚皮片经打孔、扩张、拉拢缝合后原位回植的方法修复供皮区;B组在供皮区切取受区所需尺寸的厚中厚皮片,采用背部再次切取薄中厚皮片移植的方法修复供皮区。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供皮区的愈合时间,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供皮区的瘢痕评分、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共纳入100例患者,A组50例,B组50例。A组患者供皮区愈合时间为(12.20±1.64) d,显著低于B组(17.24±2.14)d,t检验P值<0.001。A组中位愈合时间为12 d[95%CI(11.53,12.47)],B组中位愈合时间为17 d[95%CI(15.94,18.06)],Log-rank检验P值<0.001。与B组相比,A组患者供皮区瘢痕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均显著降低,均数差分别为-4.74[95%CI(-5.09,-4.39)]、-1.8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头皮移植修复烧伤患者中厚皮片供皮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按随机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头皮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烧伤创面经清创后,自大腿前外侧以电动取皮机切取厚0.3 mm中厚皮片修复烧伤创面。对照组供皮区创面应用单层凡士林油纱贴敷并适度加压包扎;头皮组用电动取皮机自头皮切取厚0.12~0.15 mm、大小10 cm×5 cm~20 cm×5 cm条状刃厚皮片,移植于中厚皮片供皮区。观察两组患者供皮区愈合时间,并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瘙痒评分和瘢痕增生率评价瘢痕供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头皮组术后第7天移植头皮全部成活,中厚皮片供皮区愈合时间(7 d)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21 d)(P<0.01)。术后1年随访,头皮组供皮区瘢痕量表评分、瘙痒评分和瘢痕增生率分别为1.4±0.6分、1.3±0.3分和15.6%±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1.2分、2.1±0.6分和54.8%±13.2%(均P<0.01)。结论采用自体头皮移植修复烧伤患者中厚皮片供皮区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可减轻瘢痕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8.
取中厚皮继发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饶忠  张锡元 《广西医学》2003,25(3):369-370
目的;观察植皮修复取中厚皮继发创面的疗效。方法:取头部或下肢刃厚皮移植于取中厚皮区,观察其愈合时间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取中厚皮区5-7天愈合97.0%。愈后瘢痕增生较少。结论:用刃厚皮修复取中厚皮区,明显缩短愈合时间,疗效好,头皮为首选刃厚皮供皮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轻度-中度烧伤患者以及瘢痕整形患者的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使用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并选用同一患者相同条件的中厚皮片供皮区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供皮区愈合天数为(10±3)天,对照组为(13±2)天,P<0.05。实验组供皮区愈合半年后增生性瘢痕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8%,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加速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并可减轻供皮区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R脱细胞异种皮对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烧伤需要中厚皮片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供皮区外用DR脱细胞异种皮,对照组供皮区外用凡士林纱布,均用大量无菌纱布覆盖包扎,1周后予以半暴露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相同时间内愈合例数明显增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厚皮片供皮区外用DR脱细胞异种皮可缩短愈合时间,一定程度上改善愈合后瘢痕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厚供皮区回植自体刃厚皮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厚供皮区创面回植自体刃厚皮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4月43例各种原因致功能部位全层皮肤缺损行中厚皮移植的患者,按中厚供区处理方法分为A组(回植刃厚皮片组,20例)和B组(常规处理组,23例),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及愈合后瘢痕形成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平均愈合时间(11.2±3.2)d,创面感染1例,愈后瘢痕少;B组平均愈合时间(21.5±6.4)d,创面感染5例,愈后瘢痕明显。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厚供皮区回植自体刃厚皮片,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后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对33例四肢大感染创面彻底扩创,有肌腱或骨外露的用肌瓣或筋膜瓣局部转移覆盖,采用大张中厚皮片加压打包植皮修复。结果皮片成活率90%以上28例,占84.8%,皮片成活率60%~89%5例,占15.2%,所有病例皮片移植后经1~2周换药创面均愈合。结论创面修复后外观良好,感觉恢复,耐磨,大张中厚皮片植皮是修复四肢大感染创面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爱肤敷料在中厚皮片供皮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多爱肤(DuoDerm)敷料作封闭疗法对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对52例封闭疗法病人和50例传统疗法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可能性及其疼痛程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封闭疗法较传统疗法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6.5d,创面疼痛程度低,未引起创面感染及其它不良反应。结论用多爱肤敷料做封闭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自体刃厚皮回植中厚皮供皮区的治疗效果,探寻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嘉兴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就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老年深度烧伤、瘢痕挛缩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均选取大腿前外侧为供皮区,切取中厚皮片0.3~0.4 mm,修复烧伤、功能部位及瘢痕整形等创面。治疗组从中厚皮片供皮区旁切取刃厚皮片0.12~0.15 mm,皮片打孔移植于中厚皮片供皮区;对照组供皮区外敷凡士林纱布后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中厚皮片供皮区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瘙痒评分情况。  结果  术后第7天治疗组中厚皮片供皮区移植皮片全部成活, 中厚皮片供皮区愈合时间为9.0(8.0, 12.0) 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0(20.5, 24.5)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3.0(2.0, 3.5)分]低于对照组[10.0(9.0, 11.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瘙痒评分[1.0(1.0, 2.0) 分]低于对照组[6.0(5.0, 7.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半年治疗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1.0(0.5, 1.5)分]低于对照组[6.0(4.0, 8.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瘙痒评分[1.0(1.0, 1.0)分]低于对照组[2.0(1.0, 2.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自体刃厚皮移植老年中厚皮片供皮区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50-53
目的 观察纳米银敷料治疗供皮区创面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刃厚纳米银组30例,刃厚凡士林组30例,中厚纳米银组30例,中厚纳米银组30例,分别采用纳米银敷料及凡士林纱布覆盖供皮区创面。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刃厚纳米银组及中厚纳米银组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未发生创面感染现象;刃厚凡士林组(5例)及中厚凡士林组(6例)术后均出现部分感染病例,与纳米银组(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刃厚、中厚纳米银组供皮区分别与刃厚、中厚凡士林组愈合时间比较[(9.5±1.5)、(13.4±0.8)及(14.6±2.4)、(18.3±2.5)]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皮区创面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创面感染,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杨新蕾  许建允  孟红阳 《当代医学》2021,27(12):121-122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对供皮区形成难愈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收治的植皮患者56例,使用ZIMMER气动取皮机取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术后1个月未愈合或者再破溃形成的创面56例,在进行创面清洗同时,创面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无菌敷料包扎,每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维持营养平衡,治疗1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随访3个月供皮区愈合色素沉着较其他早期愈合部位轻.结论 湿润烧伤膏能有效促进供皮区破溃形成的难愈创面的愈合,同时对愈合后瘢痕及色素沉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创伤外科及烧伤外科的发展 ,大量的患者需要通过植皮的手段来使创面愈合 ,供皮区创面愈合的问题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 ,临床上也需要一种能够促使供皮区创面早期愈合的药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各种细胞因子表达调控的研究 ,使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rhEGF)能够成为一种药物广泛用于多种创面的治疗。笔者将 2 1例供皮区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 9例 ,使用rhEGF治疗 ,另外一组 12例 ,采用传统方法治疗 ,将两组进行疗效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 1998年元月到 1999年 2月共收治需通过植皮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头皮回植对大腿中厚皮片供区创面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弋矶山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0例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例,对照组17例。实验组采用头皮刃厚皮片回植大腿中厚皮片供区,凡士林及棉垫包扎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包扎法,即凡士林覆盖,棉垫包扎固定。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术后第1天局部渗出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瘙痒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渗出物更少,伤口愈合时间更短[(8.54±1.61)d vs.(17.65±3.12)d],VSS评分更低[(2.77±1.24)vs.(7.41±1.80)],术后6个月瘙痒更少(P<0.001)。结论:头皮刃厚皮回植治疗大腿中厚皮供区创面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愈后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及瘙痒程度,改善创面外观及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儿童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修复困难,文中探讨应用背部供皮区修复儿童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的优点。方法:选择15例儿童大面积烧伤病例,其中年龄最小18个月,最大11岁,平均年龄7.6岁。平均Ⅲ度烧伤面积12.6%总体表面积(TBSA)。均采用背部作为主要供皮区。如背部供皮区不足于修复全部创面,则优先修复关节等功能部位。结果:移植皮片绝大部分成活,供皮区一期愈合。经6个月到3年随访,移植皮片柔软,外观满意,局部功能恢复好。供皮区瘢痕增生轻微,外观影响不大。结论:背部供皮区面积大,真皮层厚,皮片质量好,取皮后愈合快,愈合后能平卧加压,疤痕增生轻,且部位隐蔽,不影响外观,是修复儿童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手部深度烧伤采用超大面积中厚皮片植皮修复手部外形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早期切、削痂,潜行分离创缘皮肤,超大面积中厚皮片植皮的手术方式与康复治疗有机结合,对205例(296只手)手背皮肤深度烧伤患者系统化治疗。结果 早期植皮优良率达97%;随访1—6个月,27例指蹼变浅和虎口小,需做修整即可恢复,其余均在治疗后获得较理想的功能和外形。结论 早期切、削痂结合超大面积中厚皮植皮和功能训练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