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医养院,对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引发医疗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旨在提高老年医养院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使护理人员与住院患者所承担的护理风险降至最低。方法对本市三家老年医养院(老年护理病房)进行调查,对其在2007年5月~2012年5月,5年间发生的医疗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2007年5月~2012年5月,5年间这三家医养院共发生意外伤害事件28例,其中25%的患者因意外伤害事件直接或间接死亡;在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后53.6%的患者家属向医院提出投诉,其中21.43%提出了经济补偿。结论医护人员法律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操作规程等所造成的医疗纠纷及意外伤害事件已成为影响老年医养院住院患者生命与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认识。工作中应加强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素丽 《医院管理论坛》2013,30(5):25-26,53
目的探讨血液科工作中存在的纠纷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针对血液病患者的特殊性和我科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实施流程环节管理,制定并全面落实各项防范对策。结果有效地防范了意外跌倒、自杀、输血问题、自带药品和不遵医嘱等行为引发的护理纠纷。结论加强血液科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消除护理纠纷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住院患者检查转动中意外伤害防范与干预。方法对神经外科260例(对照组)危重患者在陪检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强化安全与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在274例(试验组)危重患者陪检中进行探索和实践,比较2组患者意外伤害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陪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及工作能力增加,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陪检实施强化安全与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能减少危重患者检查转动中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心理问题、坠床、烫伤、跌倒、误服药物以及发生压疮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对老年患者开展科学可靠的安全评估、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针对各类风险因素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开展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患者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风险因素大幅减少,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同时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是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的保障,在老年病科护理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各种安全因素的防范力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针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评估其发生的高危性,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无患者伤害事件发生。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和护理人员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中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在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所产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和效果对比。结果:对进行护理安全特别管理的观察组,在患者意外性伤害、服药安全和并发症的出现比例上均比对照组有更优效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展开特殊的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安全效果,减少不良负面影响,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周晓春 《中国校医》2012,26(10):796+798-796,798
目的 为老年住院病人提供安全的、最佳的护理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方法 针对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找出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护理安全教育,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 做好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落实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减少或避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跌倒的事件。方法对87例跌倒风险评估≥4分的老年住院患者分析每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责任护士实施针对性、个体化的安全宣教。结果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跌倒防范意识有所增强,责任护士对患者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强化了责任护士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识,掌握了风险因素的关键环节。结论落实老年住院患者风险评估制度,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安全管理,可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预防的认识度,提高防范意识,做好自我安全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眼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影响眼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结果进行分析,采取各项前馈质量控制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有效地防范了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前馈控制是确保眼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的有效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无陪护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护理服务的发展思路,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有序的全程优质服务。方法:取消医院各老年病区患者自带的陪护为前提,以护士和护工密切合作服务为工作特点,实施老年患者住院无陪护的全程优质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高效有序,病房管理整洁温馨,护理缺陷和意外伤害明显下降,护理人员职业荣誉感明显增强。结论:无陪护模式可以提高护士、护工的整体服务意识,直接促进老年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真正实现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寻求减少职业暴露的对策。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家医院21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暴露类型、次数,医院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其防护效果等。结果 职业暴露类型以锐器伤和意外直接接触血液为主,暴露频繁,大部分医院采取防护措施但效果不显著等。结论 应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提倡普及性预防、改进医疗器械、完善和健全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损伤、促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级监控体系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建立三级监控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监控程序,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实施预前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结果:院内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由0.2‰下降至0.03‰。结论:分级监控体系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监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危机管理的方法讨论骨科患者发生意外风险事件的相关因素。全面评估,确定高危对象和重点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知晓率的测评。降低骨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在骨科病人护理风险管理中使用危机管理后,全科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识别风险因素的能力较前明显增加,住院病人对跌倒、坠床、褥疮等预防的知晓率由46%上升到91%,病区使用护栏率由58.7%上升到92.6%,护理满意度由95.2%上升到99.3%。结论危机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将其运用于护理风险防范中,通过相关因素分析、评估,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防止或减少护理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锐器伤预防管理方法,减少护理人员锐器伤.方法 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在我院锐器伤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005-2008年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从82.10%下降至40.89%;2008年护士锐器伤防护行为依从性较2005年有明显改善.结论 将OHSMS应用于临床锐器伤管理,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锐器伤管理水平,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林瑞春  江捍平  陈实 《中国校医》2005,19(5):475-477
目的 研究学龄期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中4~14岁学龄期儿童病例的损伤类别、发生地点及时间、年份趋势及年龄、性别特点.结果 803例4~14岁学龄期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全部儿童意外损伤住院人数的59.52%.意外损伤的前四位原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烧烫伤和意外中毒.男女之比为1.95:1.全部统计的损伤中在学校发生的9.33%.交通事故损伤发生的地点以放学及上学路上最多,占全部交通事故损伤的33.30%,其他前三位发生地点以家内及家周围为多.意外损伤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女孩随年龄增长减少更为明显.交通事故及意外跌落伤在近5年有明显增多趋势.结论 学龄期儿童是意外损伤的高危人数,在年龄、性别及发生地点上有其特点.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密切配合,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大学在校学生住院疾病构成情况,为大学生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9),对山东大学2002年3月-2005年12月大学生住院疾病构成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住院疾病主要为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伤和五官科疾病,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全部住院疾病的22.08%,17.06%和12.84%;因伤害住院的学生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在预防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同时,加强对伤害的防范。  相似文献   

17.
2002~2005年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苡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06-3308
[目的]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的死亡资料根据ICD-10编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居民伤害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0.5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趋势。前4位意外伤害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意外跌落和自杀。[结论]应根据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口服药物按次包装结合iPod Touch在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妇科住院患者共1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600例患者,以传统的药盒摆药,统计口服药物11258份;实验组600例,运用自动摆药机摆药,采用一次性透明薄膜袋按次包装摆药,并结合iPod Touch的使用,统计口服药物11310份。对两组在药物安全管理、护理满意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药物安全管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药物按次包装联合iPod Touch的使用能提高药物安全管理,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跌倒管理是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重点,也是国际、国内患者安全目标的重要内容。跌倒防范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适合通过品管圈手法改善。组建品管圈圈组,回顾性分析跌倒病例,对高风险住院患者跌倒中重度伤害的高危因素进行解析,借助智慧医疗、多科协作、文化建设等进行改进。这使得高风险住院患者跌倒中重度伤害率由33.33%降低至9.09%,建立了良好的跌倒安全文化,更好地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