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置管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4-1875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方法:选择妇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上的常规方法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针见同血后即停止进针,左手握持固定针芯,并继续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右手顺血管方向推进外套管大部分后,左手松开针芯,右手继续将外套管完全送人血管,然后撤出针芯.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0%,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芯和静脉血管,先推进外套管再退针芯的进针置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约10°再进针l~2mm后,退针芯3~4mm再持外套管连同针芯一同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沿血管前行约10mm后将针芯退至外套管根部并固定,再单送外套管入血管。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验组方法明显提高一次性穿刺送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贲国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89-1089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小,血管细,易哭闹躁动,不能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尤其在单人值班时,增加了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的难度.为改善常规穿刺送管方法成功率低的现状,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们对200例患儿采用右手拇指食指配合送外套管方法,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使用静脉留置针把药物输入静脉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它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急救 ,减少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以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 穿刺方法 :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皮肤 ,穿刺时针头必须稳、直、准。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 30°角 ,进针应直接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壁推进少许 ,同时逐渐把针芯退至外套管压迫穿刺血管近端 ,拔出针芯再连接输液管并用胶布妥善固定。如 1— 2次穿刺未成功 ,应将针头退出以免刺破血管。2 留置时间及封管 :根据临床应用 ,留置时…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或脱出血管、及其能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维持血管通道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常因操作和维护不当,发生并发症,导致留置失败。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对保证留置针的成功留置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回顾新化县人民医院静脉留置针手术患者360例资料,总结其临床操作方法及护理。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6%,5例二次穿刺成功。输入液体滴注通畅,无液体外渗、套管针头滑落和因术中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5例发生静脉炎,3例发生局部红肿,经处理后好转。结论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浅谈静脉留置套管针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及经验.方法 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 mm,右手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套管送入血管后,松开止血带,退出針心.结果 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刺破血管.结论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经验,对患儿进行观察、分析,从中得出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保留的失败原因、常见的并发症,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不断完善了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封闭性套管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穿刺时不会有血液渗出不会污染护士和患者,而且导管柔软减轻了对血管和内膜的损伤。针头锋利减轻穿刺时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不仅安全而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造成穿刺失败,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患者的负担或科室的支出,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套管针的穿刺失败要比头皮针对血管的损害要大得多,如果不尽快提高穿刺成功率,那么套管针的应用不但不能体现其优点反而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所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是使套管针发挥其优势的前提,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对失败原因的讨论分析总结心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在儿科输液患者采用BD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时,按双手法送管和单手法送管两种不同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成功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进1~2mm,对照组采用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送导管的双手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拇指指腹Y管分叉处,食指指腹置于针翼前端后退针芯,确定套管前端超过针芯斜面时,右手拇指与食指夹紧套管与针芯,将套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再退出针芯松的单手送管法。结果显示两组成功率分别为84%、98%,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更高,即单手送管法明显高于双手送管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效果。静脉输液是治疗、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应用,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的身心痛苦,保证了静脉输液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及时性。但由于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需双手操作送软管,若患儿哭闹,不配合,双手操作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常因无法固定穿刺部位,导致穿刺失败,降低穿刺成功率。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与工作效率,临床中,我们采用单手送管法,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ICU科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进行输液,观察组则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0.0%,血液污染率为10%,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1.7%,血液污染率为26.7%。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和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ICU护理应用中安全可靠、便捷可行、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科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90例患者的留置针置入长度,穿刺部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液及封管方式与常见问题的关系。结果静脉留置针血管外留12 mm较留置针完全置入血管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概率明显减少。静脉留置针留置3 d以上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高于3 d以内;穿刺部位为关节部位的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机会高于非关节活动部位;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管液进行封管,留置针堵塞的现象明显减少;通过正压封管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的现象明显低于负压封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置管长度、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及封管方式再加熟练穿刺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过静脉留置针接采血器为急危重患者抽血,以及建立静脉通道,对穿刺成功率、完成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5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危重病人2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同时接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输液,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静脉输液及真空采血器抽血化验.观察2组在完成...  相似文献   

14.
罗艳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87-189,192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发展的护理操作,因其能减少体液外渗,保护血管,并减轻由于反复穿刺而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还能保证合理用药时间,并能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介绍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通过做穿刺前准备、穿刺方法的选择、穿刺后的固定等总结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减少静脉炎、导管堵塞、体液渗漏、皮下血肿、静血脉栓和静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传统组,一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家长满意率高(P<0.05),而传统组家长满意率低(P<0.05)。结论治疗组无论从主要不良反应还是反复扎针比例都明显优于传统组;在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中显示,治疗组由于减少穿刺的次数,血管受损次数少,不良反应小,使患儿和家长能够接受和配合治疗,家长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置针穿刺失败以护士不良心理因素、患儿血管情况较差、护士技术水平等为主要原因.结论 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应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及合理选择血管是预防穿刺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质控小组(简称静脉治疗QC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根据相关标准和文献制定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标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并进行专项督查与管理,将实施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10例与实施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32例,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后,科室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工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00例小儿使用安全型留置针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0例小儿患者使用安全型留置针情况包括穿刺部位的评估、穿刺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置管期间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安全型留置针的正确应用操作简单,可减少患者痛苦,在加强护理的同时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满意度。结论: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血流量不足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血液透析中血流量<200ml/min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血流量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采取对策。结果 110例老年患者血流量不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穿刺方法不当、血压、留置静脉导管、高凝状态等。通过采取制定正确的穿刺计划、注意低血压的处理和防护、血管保护、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对策的实施,该组患者满意率为97.2%高于改善前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5%(105/110),透析后肌酐水平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加强对血流量影响因素的护理,可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使患者恢复满意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达到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4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根据血管情况进行浅静脉血管分级,观察组实行晨间专人穿刺,并对2,3级血管给予留置针穿刺及留置针管道维护,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技术。通过对比观察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进行穿刺操作,可显著提高留置针的使用及留置率,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穿刺质量,操作时间的满意度,进而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