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药配合HAART对HIV/AIDS患者CD4+T细胞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将180例HIV/AID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以芩花解毒胶囊,艾可清颗粒以及HAART治疗,对照组予以HAAR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CD4+T细胞、病毒载量变化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前后CD4+T细胞绝对计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能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CD4+T细胞计数与CD4+T细胞上升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治疗组并未出现血常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相反,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方面有改善的趋势。结论:艾可清颗粒与芩花解毒胶囊没有影响HAART的免疫学疗效,同时可以改善HIV/AIDS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方面的问题以及尿黄、盗汗和便秘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HIV(+)与肺结核病人CD4~+、CD8~+变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HIV(+)患者与肺结核病人的CD4+、CD8+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均<0.01),HIV/AIDS患者的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0.01或0.05)。结论HIV/AIDS患者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CD4+T细胞是HIV/AIDS重要指标;CD4+T细胞对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 rapy,HAART)早期AIDS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的变化规律,探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Treg细胞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21例接受HAART规律治疗的AIDS患者,收集患者服药前及服药第2、4、8、12周时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分析Treg细胞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Treg细胞的变化与免疫活化间的相关性。结果 HAART治疗开始,Treg细胞计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前4周呈现快速上升,而后上升速度减慢,Treg百分比变化也有相似的规律;CD8+CD38+表达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未治疗时Treg细胞计数与免疫活化水平呈负相关,治疗后Treg细胞计数4周内的变化与12周CD8+CD38+水平呈负相关,即治疗开始后,前4周内Treg细胞增加越明显,治疗3个月时免疫活化水平下降越明显。结论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活化CD8+淋巴细胞比例的下降与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的增加相关。Treg细胞数量恢复越早,活化CD8+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为全省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2013—2015年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7名HIV/AID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7例HIV/AIDS患者的平均开始治疗年龄为(37.6±10.8)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水平为(321.2±108.4)个/μL;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与进入治疗时点相比,其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增加了52.2个/μL、75.8个/μL、75.3个/μL和76.5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500个/μL的患者从0例增至37例,占患者总数的29.1%;CD4~+T淋巴细胞数分为≤200个/μL、201~350个/μL和350个/μL三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分别增加了80.7个/μL、84.7个/μL和65.8个/μL,不同组患者HAART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海省目前的HAART治疗效果明显,同时提高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并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缓疾病进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46例HIV/AIDS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AIDS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并统计分析其特征。结果 146例HIV/AIDS中,初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平均数为(346.40±182.14)个/μL;其中,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有40人,占27.4%;200~350个/μL的有43人,占29.5%;不同性别、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在不同免疫状态的各组之间,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在不同范围内的下降数有统计学差异(F=20.505,P0.05);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普遍可以回升,表明抗病毒治疗是有效的。结论 146例HIV/AIDS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初次检测中有27.4%新发现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期,对HIV感染者进行定期检测T淋巴细胞,对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监测病情的进展和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与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计数,计算CD4+/CD8+比值。将患者分为AIDS组(54例)和HIV感染组(26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30例)。取静脉血,测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NADPH与NADP+,以GSH/GSSG、NADPH/NADP+比值表示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分析氧化还原态与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HIV/AIDS患者血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随机体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而减少。结论:AIDS/HIV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越向氧化方向偏移,标志着AIDS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用流式细胞仪研究HIV/AIDS患者HAART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情况对其重要性进行了评价。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0例HIV/AIDS患者开始HAART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治疗观察时间6个月,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果60例CD4计数平均增加133个/μl;CD4/CD8比值平均增加0.06。提示绝大多数HIV/AIDS患者对HAART治疗效果是敏感的,HAART能够有效促进免疫重建,减轻症状,延长生命,数据显示治疗时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在100或以上者,抗病毒治疗的成功率高些。结论:治疗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早治疗,促进和加快免疫重建,尤其对老年人更应选择有利时机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苏省首次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治疗1年后CD4+T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基线和治疗随访1年时均有CD4+T细胞检测结果记录的HIV/AIDS患者资料,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31日。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基线和随访1年时均有CD4+T检测结果记录的HIV/AIDS共3 290例。81.4%为江苏省籍,男女比例为4.36∶1,平均年龄(39.7±12.1)岁。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入组时基线CD4+T细胞计数均数为185.81个/μl。治疗1年后的CD4+T细胞均数为312.20个/μ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基线CD4+T高、在疾控中心治疗和临床Ⅰ期的HIV/AIDS患者,其CD4+T较基线增长值≥100个/μl的比例低。结论:江苏省HIV/AIDS抗病毒治疗对免疫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应继续规范、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浆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为观察组,入院后进行相关降糖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入院时、入院治疗8周后血浆CD4+、CD4+CD25+T细胞水平,并探讨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浆CD4+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25+及CD4+CD25+/CD4+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CD4+细胞水平升高(P<0.05),CD4+CD25+及CD4+CD25+/CD4+比值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CD4+水平随疗效的增加而增加,CD4+CD25+水平及CD4+CD25+/CD4+比值随疗效的增加而降低,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与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22,P<0.05)。结论:检测CD4+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可客观评价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HIV/AIDS与肺结核病人的CD4+、CD8+细胞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用双侧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 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的CD4+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HⅣ/AIDS的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结论 HIV/AIDS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CD4+T细胞是HⅣ/AIDS重要指标;CD4+T细胞时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肺结核病的类型及病情的变化、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血红蛋白与肝功能、CD4+T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运用观察血红蛋白判断HIV/AIDS合并HCV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抗病毒治疗前的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分别分为A、B、C组,进行肝功能、血红蛋白、CD4+T细胞计数的观察,予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A、B、C组各组间贫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增高,HIV/AIDS合并HCV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有不同程度升高.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各组间肝功能与CD4+T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V/AIDS合并HCV发生贫血亦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脉象仪采集数据分析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前后脉象特点及与脉象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使用ZM-Ⅲ型智能脉象仪对8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300cell/ul的HIV/AIDS患者,分别于HAART治疗前和接受HAART治疗52周时进行脉象测定。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对HAART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分段的患者的脉象进行比较分析,再对80例患者HAART治疗前后的脉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未经HAART治疗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脉无力、脉位沉、脉势低平虚、脉型异常的患者有多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患者的趋势。②80例HIV/AIDS患者的脉象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结论:①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根据脉象采集辨证为正虚邪实较多。②HIV/AIDS患者脉象特点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存在一定的联系,但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的患者仍有脉象异常的情况存在。③脉象仪在中医临床客观化研究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 6 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CD8+ 、CD8+ CD2 8+ 、CD8+ CD2 8- 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6 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 ,并与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 :实验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CD4 + 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化疗前后CD4 + CD8+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D8+ 、CD8+ CD2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后 ,化疗有效者CD4 + 、CD4 + CD8+ 、CD8+ CD2 8+ 升高 (P <0 0 5、P <0 0 1) ,而CD8+ CD2 8- 降低 (P <0 0 5 ) ;化疗无效者CD4 + CD8+ 、CD8+ CD2 8+ 降低 (P <0 0 5、P <0 0 1) ,CD8+ CD2 8- 升高 (P <0 0 1)。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有效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上检测CD8+ 、CD8+ CD2 8+ 、CD8+ CD2 8- 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IDS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与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 53例AIDS合并表浅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给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并进行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根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早期组24例和晚期组29例,检测两组ART前、ART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CD4+T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患者CD4+T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50个/μl早期组3例,晚期组24例;CD4+T细胞计数50~100个/μl早期组7例,晚期组5例;CD4+T100个/μl均是早期组。早期组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高于晚期组(P0.01)。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CD4+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患者CD4+T细胞水平可能与其淋巴结结构改变有关,但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可能并不影响其ART后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作为CD4+T淋巴细胞(CD4+T)计数替代标志物对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66例6~18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前后TLC和CD4+T计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350mm-3计数的预测价值和最佳分界值。结果:HAART前、6个月和12个月时,TLC和CD4+T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791、0.625和0.680,P<0.001)。HAART前用TLC<2600mm-3预测CD4+T<350mm-3具有较高的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6%和79.31%;HAART6个月及12个月时,用TLC预测CD4+T<350mm-3的最佳预测阈值均为2400mm-3,灵敏度分别为76.40%和71.03%,特异度分别为72.38%和82.39%。结论:TLC是CD4+T计数较好的替代标志物,可用于监测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HAART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市110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10例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婚姻状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4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患者、 漏服药物与未漏服药物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效控制HIV复制,加快免疫功能重建,延缓病情发展,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HIV/AIDS与肺结核病人的CD4 、CD8 细胞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 、CD8 T淋巴细胞,用双侧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 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的CD4 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HⅣ/AIDS的CD8 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结论 HIV/AIDS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 T淋巴细胞异常,CD4 T细胞是HⅣ/AIDS重要指标;CD4 T细胞时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与肺结核病的类型及病情的变化、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64例HIV感染的孕产妇进行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监测,掌握HIV感染者病程进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及CD4+/CD8+比值的计算。结果检测64份样本中,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00个/μl的有15例,占23.44%,≤400个/μl的有21例,占32.81%,≤500个/μl的有13例,占20.31%,>500个/μl的15例,占23.44%。CD4+/CD8+≤0.5的有31例,占48.44%,<1的有22例,占总检测人数的34.38%,>1的有11例,占17.18%。结论 HIV感染的孕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损害,大部分人已进入艾滋病的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AIDS合并结核病(AIDS/TB)患者HIV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101例AIDS患者(对照组)接受HAART,实验组126例AIDS/TB患者(实验组)抗结核治疗2~8周后开始HAART。监测两组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及CD4+T细胞计数,对HIV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比较两组耐药情况及HAART疗效。结果治疗24周时,实验组有7例患者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其中1例检测出耐药突变基因,为蛋白酶(PR)基因检测次要耐药位点;对照组有1例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但未检出HIV耐药突变基因。两组患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上升,但两组组间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病毒载量均低于检测下限。结论 AIDS/TB双重感染者同时接受抗结核及HAART,未导致HIV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Mammary cancer)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与CD8+CD122+调节性T细胞(Tregs )的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与CD8+CD122+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18例正常健康人对比。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与CD8+CD122+调节性T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与乳腺癌的分期呈正相关。 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负调控功能的CD4+CD25+与CD8+CD122+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高, 可能与乳腺癌的病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