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气流征象检测气管内插管成功与否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较为标准的国人,剔除特别高大、矮小、肥胖、肢端肥大症、困难插管患者,100例ASAⅠ~Ⅱ级气管内麻醉患者,选择合适的导管,静脉快速诱导,普通弯喉镜片明视气管内插管。插管时看到导管插入声门,导管气囊后缘进入声门再进约1~2 cm停止进管,导管气囊充气,快速按压胸骨,耳听导管内是否有气流声及强弱,接麻醉机,检测潮气量大小,手控呼吸,观察呼末二氧化碳,听诊器听诊双肺和剑突下,确定导管在气管内。结果:100例插管成功病例,男女气流征阳性者91例,阳性率91%。其中73%为强阳性,潮气量在61~64 mL左右;弱阳性为18%,潮气量在19~22 mL左右,部分病例只能听到气流声音,而测不到潮气量;阴性者只占9%。结论:气流征可以作为确定气管内插管成功的标准之一,且最为快捷,简便易行,没有口咽腔、呼吸道组织损伤,可反复操作,操作性、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在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48例全身麻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味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澳铵0.1mg/k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司洛尔1mg/kg静脉注射,比较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后MAP、HR,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够减轻气管内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经喉逆行导引气管插管成功用于小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喉逆行导引气管插管成功用于小儿张野吴蓉蓉戴秀萍方能新任海鸣经喉逆行行导气管插管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困难气管插管新技术。最近,我们成功用于小儿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8岁,体重16kg,以张口、语言困难5年入院。口外检查可见患呈“鸟嘴”畸形,... 相似文献
4.
艾司洛尔对全麻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预防由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8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应用艾司洛尔组2.0mg/Kg,B组为对照组。静注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诱导,气管内插管。监测给药前、插管前及插管后1、3、5及10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B组在插管过程中HR明显增快,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SP、DP插管过程中有短时间轻度增高,B组增高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艾司洛尔在诱导前应用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的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近年来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麻醉科医师(对照组)和急诊科医师(治疗组)实施心肺复苏时气管插管患者两组进行插管完成时间、平均插管时间、成功或失败比较。结果:两组在气管插管完成时间、平均插管时间、复苏成功率、存活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异差(0.01〈P〈0.05)。结论:每一个急诊科医护人员能在心肺复苏中准确、熟练地掌握气管内插管技术,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腔支气管导管塑形插管法的对位准确性。方法38例胸科手术患者,分组作导管塑形插管法(Ⅰ组,19例)与传统插管法(Ⅱ组,19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采用胸部听诊法和吸痰管通畅法分别确定各自的对位正确率。结果塑形插管法19例均一次插管对位成功;传统插管法12例一次插管对位成功,7例(36.8%)发生对位错位,其中5例二次试插对位成功,2例三次试插才对位成功。结论塑形插管法快捷、简便、实用,对位错位率明显低于传统插管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喉上神经阻滞或气管内表面麻醉,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旨在提高插管的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和分组 选择ASAⅠ-Ⅱ级无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择期手术患者45例(口腔手术12例,胃肠道手术13例,食管癌手术5例,乳腺癌手术4例,妇产科手术11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n=15)对照组,无喉上神经阻滞及气管内表面麻醉;B组(n=15)喉上神经阻滞组;C组(n=15)气管内表面麻醉组。各组年龄、性别、术前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1.2 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8.
经鼻腔气管内插管 (NTI)在临床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方法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总结 ,成功率明显提高 ,并发症逐渐减少。现将我院 1990年 3月~ 1999年 4月 133例 NTI的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6 8例 ,女性 6 5例 ,平均年龄2 4.0 3± 15 .94岁 (4~ 72岁 ) ,平均体重 47.2 4± 17.39kg(14~ 82 kg)。手术患者 NTI者 117例 ,手术种类 :口腔科手术 (腭裂修补术 ,下颌前突畸形矫正术 ,上颌骨或下颌骨切除术 ,颞颌关节成型术、舌肿瘤切除、舌癌根治术等 ) 96例 ;烧伤整形科手术 (面部、颈部、上下… 相似文献
9.
10.
人工心肺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单腔单囊气管插管术和双腔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插管术(以下简称双腔管),而后者是一项新技术。国内对单腔单囊气管插管术多有报道,而对双腔管插管报道较少。我院自1999年10月开始应用双腔管,首先在急诊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Cormack-LehaneⅢ~Ⅳ类、年龄25~65岁,拟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20)和气管导管组(E组,n=20)。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气管内插管的次数及时间,喉罩置入或气管内插管时MAP、HR及SpO2的变化,以及操作时及术后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L组1次成功置入喉罩的例数明显多于E组1次成功完成气管内插管的例数(P〈0.05);L组建立有效气道的时间明显较E组短(P〈0.05);E组气管内插管时和气管内插管后5min的MAP及HR较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E组气管内插管时SpO2较诱导后显著降低(P〈0.05);L组操作时发生口腔粘膜出血及术后发生咽喉疼痛的患者明显少于E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是解决困难气管内插管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方便及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全身麻醉时为了在不同体位下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有效地管理病人的呼吸道和呼吸,保证手术中病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正常,常需将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置入病人气管内.完成气管内插管,还可使麻醉科医师远离病人的头部,而不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气管内插管后可以减少呼吸道无效腔,有利于肺泡通气,便于吸入麻醉药的应用,亦能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也便于及时清除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因此,气管内插管也是抢救病人时不可缺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气管内插管可引起心动过速和血压增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等,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作者在麻醉诱导前应用美托洛尔小剂量给药,观察其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等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80例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光棒引导组(A组)和喉镜组(B组),观察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循环监测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咽喉疼痛病例明显少于B组(P<0.05),B组患者插管后1 min MAP、HR与诱导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A、B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 MAP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是一样的。结论:光棒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R—SGB组。记录入室(t0)、SGB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各时点的SBP、MAP、DBP、HR,并计算RPP。结果 Ⅰ组SBP、HR、RPP、MAP于插管后1、3、5min均显著升高,与插管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1);而Ⅱ组插管后各参数与插管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插管后1、3、5min各时点的参数变化明显低于Ⅰ组(P〈0.01)。结论 R—SGB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气管内插管能便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易于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便于吸氧和施行扶助或控制通气;也能经导管吸入麻醉药及便于全麻下呼吸管理,但是,气管插管有一定的危险性。正确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气管插管病人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本文着重介绍气管内插管的配合与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60例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诱导过程中静脉注射(静 注)艾司洛尔1.5mg/kg;B组静注生理盐水。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A组气管插管后5minSBP较术前低(P<0.05),其余各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B组插管前后1min和2min变化显著(P<0.01),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静脉协同诱导降低了全麻诱导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我院1997年共行318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全组病人318例,其中男性210例,女性108例,年龄24~74岁,体重47~82kg,分别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肺癌切除、食管癌根治、脑... 相似文献
19.
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面麻醉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I组无表面麻醉组,Ⅱ级2%利多卡因4m l气管内表面麻醉组。监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2m in,气管插管后1 m in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2m in,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Ⅱ组比Ⅰ组插管后SBP、DBP、HR均有显著差异。结论:2%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