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常丽 《广西医学》2005,27(12):2049-2050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主要指标,临床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由于影响检测结果因素很多以及部分医务人员对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转、储存及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认识不足,而且目前对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器缺乏全行业统一的标准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操作尚无统一的标准,难以制备质控品或标准品,无统一的质控品和方法就难以进行考评。如何对全血黏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已引起同行们的关注。现将血液黏度检测规范化及质量控制的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液流变学的理论与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及并发症预测的参考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检测方法及仪器也不断改进,功能更齐全,精确度更高。由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缺乏标准规范的质量控制,室间控制较难评价,影响了参考价值。因此,  相似文献   

3.
血液流变学质控物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能对血液流变学检测进行质量控制控物。方法将醛化红细胞按比例和加入聚乙二醇-6000溶液中,配制成高,中、低值粘度的血液流变学质控物。结果配制的高、中低粘度质控物,能够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质量控制,且在8个月内该控物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其临床检测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高血压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6例高血压患者组和1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分析,并对其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行检测.结果 Ⅰ型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异常;而Ⅱ、Ⅲ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出现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且高血压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结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高血压相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液黏度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程宗佑 《中外医疗》2008,27(31):22-22
目的 了解不同空腹血糖状态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方法 入选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测定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按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分成两组,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 空腹血糖较高的一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空腹血糖较好的一组.结论 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影响,控制好血糖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血栓性疾病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358例4种常见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136例体检正常者同类指标作对照.结果 4种临床常见病患者血液流变学都有不同的指标改变.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临床常见病的诊断和预防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动态变化. 方法 采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西兰白兔的血液样品,分别检测其、WBV(高、中、低切变率)、HCT、ESR等1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检测获得了新西兰白兔15项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值和动态变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西兰白兔血液学流变学特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血液流变学特性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常妊娠、妊高征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明春 《广西医学》2007,29(4):505-506
目的 研究正常妊娠、妊高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正常妊娠30例、妊高征6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妊高征妇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各项指标均比正常妊娠妇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对妊高征患者病情观察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1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7项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血沉、血球压积外,其他各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检测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变将有助于对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早期代谢控制,合理用药,因此改善血流变失调对防治和缓解脑梗塞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茅利明  许德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07-108,111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几项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3项联合检测在T2DM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5例T2DM患者及8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相关关系检验。结果 245例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5、P<0.01、P<0.05);血液流变学的低切和高切的改变与FPG和HbA1c呈良好正相关性(r=0.514、r=0.584和r=0.649、r=0.716)。结论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有利于评估其血糖控制及疾病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结果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急性心肌梗死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长期高血液黏度、高血脂导致心血管壁的病理改变,是引起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具有高血液黏度、高血脂高危因素者应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变化,对预防心肌梗死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增高,与同年龄组健康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全血黏度增高,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是血液黏度增高的重要因素。结论:控制血液黏度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亚低温治疗中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方法:我院亚低温治疗患者30例,开始亚低温治疗前、亚低温治疗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标本采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上病例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未见亚低温治疗导致血液粘度增高情况.  相似文献   

15.
吴远良 《重庆医学》2007,36(10):926-926
血液流变学是国际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物体的形变与流动的科学,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变学特征表现为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变形性。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动特性的综合指标,它的增高或降低是人体组织器官代谢及功能的表现,利用检测血液流变学,进行动态观察和追踪,找出致病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重要。本科于2003年6月购进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FASCO-3020B血液流变快测仪,经过3年多的运用,现就其FASCO-3020B的质量控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脑血康胶囊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卫华  田苗艳 《河北医学》2007,13(8):940-942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血康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脑血康胶囊,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对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康胶囊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监测血流变、血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血流变、血脂的关系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检测20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对2组参数及高血压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参数及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的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系数明显高于健康组,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血脂明显异常于健康组(P〈0.05)。高血压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高粘血症、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是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改善血液高粘状态、红细胞变形能力、控制血脂对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建议对高血压患者在控制好血压水平的同时至少每年检测一次血脂、血流变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秦小雯 《广西医学》2006,28(3):416-418
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伴发高黏状态已有报道,我科对40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发现肿瘤病人有较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认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转移、治疗有一定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规律,为GDM的诊治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54例正常孕妇和60例G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GDM患者全血低切黏度显著增高(P〈0.01);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标以及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刚性指数以及血小板总数减小(P〈0.05)。结论GDM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血液呈现高黏滞现象,常规检测G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对GDM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积极控制血脂、血糖,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是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在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发病进程中的检测及与其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关系.方法:观察16例痰瘀阻络型和14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风先兆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中风先兆证的病情发生、发展及预后观察等方面指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