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鉴定和特征描述海南岛蚊子基因组弹状病毒核蛋白内生病毒片段.方法 收集海南岛内的库蚊、伊蚊和按蚊,分别提取各类蚊子的总基因组,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弹状病毒类核蛋白内生病毒片段,并通过测序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特征进行鉴定和描述.结果 在海南岛库蚊和伊蚊基因组中获得弹状病核蛋白内生病毒片段,采用测序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和鉴定了该内生病毒片段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结论 数据分析证明蚊子基因组弹状病毒核蛋白内生病毒片段与弗兰德斯病毒(Flanders virus)相关,这种病毒在海南岛还没见报导过;初步表明蚊子基因组弹状病毒核蛋白内生病毒片段是在蚊子扩散到海南岛来之前就已经整合到蚊子基因组当中的.  相似文献   

2.
蚊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我国重要蚊媒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致乏库蚊、中华按蚊的基因组DNA和总RNA。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和RT-PCR。结果分别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预期片段,将片段切胶纯化后进行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比较,显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扩增片段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中华按蚊的扩增片段则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且不具备特征性的6 个半胱氨酸序列。结论克隆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防御素基因,蚊虫防御素基因的同源性高低与其遗传分类距离有一定的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流行的地区很广。它的传播媒介是蚊子,主要的有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三节吻库蚊,白纹伊蚊、仁川伊蚊、东乡伊蚊等,是通过这些蚊子吸血而感染的。每年夏秋季,随着蚊子的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诺瓦克病毒核酸片段克隆.方法 选取诺瓦克病毒阳性标本,应用 RT-PCR方法 扩增目标片段,将其克隆到质粒,通过酶切、测序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诺瓦克病毒核酸片段克隆.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可作为核酸检测阳性对照的诺瓦克病毒核酸片段克隆,为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蚊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克隆是我国重要蚊媒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致乏库蚊、中华按蚊的基因组DNA和总RNA。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 和RT-PCR。结果:分别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预期片段,将片段切胶纯化后进行序列分析并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比较,显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纹的扩增片段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中华按蚊的拉增片段则与已发表的防御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且不具备特征性的6个半胱氨酸序列。结论:克隆出运行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防御素基因,蚊虫防御素基因的同源性高低与其遗传分类距离有一定的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贵州省自然界白纹伊蚊体内带登革病毒 (DEN)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采集贵州省9个地 (州 )市共计 18个县 (区 )白纹伊蚊幼虫标本 ,饲养为成蚊 ;制备蚊悬液 ,碘化钠法提取RNA ,用登革病毒NS1基因区通用引物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DEN核酸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阳性PCR产物并分型 ;蚊悬液接种C6 /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制作细胞片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DEN抗原。结果 :从独山县麻尾镇白纹伊蚊标本中分离到 1株DEN 2型病毒 ,从凯里、黄果树和镇远 3处地方株白纹伊蚊体内检测出DEN核酸 ,用抗DEN 4型单克隆抗体经间接免疫荧光(IFA)和RT PCR产物酶切分型鉴定分别为登革病毒 2型、4型。结论 :贵州省存在DEN感染的自然循环  相似文献   

7.
白纹伊蚊防御素基因的体外扩增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白纹伊蚊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提取白纹伊蚊基因组DNA,根据埃及伊蚊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产物克隆到T载体中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从白纹伊蚊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约375bP的片段,PCR产物经测序后与已发表的埃及伊蚊防御素基因比较,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论 克隆了白纹伊蚊的防御素基因,为下一步蚊虫防御素蛋白的研究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海口市吸血蚊媒分布及蚊虫携带乙脑病毒的情况.方法 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帐诱法捕捉蚊虫,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磁珠法提取病毒RNA、RT-LAMP扩增,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于海口市捕捉蚊虫共561只,其中库蚊528只,占94.12%,伊蚊33只,占5.88%;库蚊研磨液接种于BHK21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RT-LAMP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显示,蚊媒体内乙脑病毒阳性.结论 海口市存在携带乙脑病毒的吸血蚊媒.  相似文献   

9.
1981年海南岛登革热流行时,于患者住房内及住房周围捕捉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接种C6/36白纹伊蚊细胞纯系(简称C6/36细胞)自7批(50只)埃及伊蚊标本中分离得4株病毒;4批(18只)白纹伊蚊标本中分离得3株病毒,经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鉴定为Ⅲ型登革病毒,此为首次白纹伊蚊中分离得Ⅲ型登革病毒,对两种伊蚊实验感染结果,表明两者对登革病毒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并对白纹伊蚊在传播登革病毒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贵州省自然界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DEN)带毒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集贵州省9个地(州)市共计18个县(区)白纹伊蚊幼虫标本,饲养成蚊;制备蚊悬液,碘化钠法提取RNA,用DENNSl基因区通用引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R-PCR)检测DEN核酸,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阳性PCR产物并分型;蚊悬液接种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制作细胞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DEN抗原。结果:从独山县麻尾镇白纹伊蚊标本中分离到1株DEN-2型病毒,从凯里、黄果树和镇远3处地方株白纹伊蚊体内检测出DEN核酸,用抗DEN1~4型单克隆抗体经间接免疫荧光(IFA)和RT-PCR产物酶切分型鉴定,分别为登革病毒2型、4型。结论:贵州省存在DEN感染的自然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11年和2017年分别在我国甘肃省和海南省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GS11-155和HNDZ1712-1)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其与我国1964年首次分离的盖塔病毒(M1)的分子差异及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使用病毒基因扩增技术测定新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建立盖塔病毒基因组数据集并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病毒分子特征及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等。结果 两株新分离盖塔病毒(GS11-155和HNDZ1712-1)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1 690 nt和11 621 nt。两株病毒均具有甲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虽然两株病毒的结构基因、非结构基因以及非编码的连接区核苷酸序列长度均完全相同,但是病毒基因组5’和3’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存在差异。两病毒株基因组3’UTR重复序列单元的结构未发生变化。病毒基因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2017年分离的盖塔病毒(HNDZ1712-1)与我国于1964年首次在海南省蚊虫分离的盖塔病毒(M1)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和98.1%。盖塔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两株病毒及其所属病毒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种类及蚊媒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检索1980-2016年海南省蚊虫及蚊媒病毒的相关文献,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传播病毒的吸血蚊虫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骚扰阿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嵌斑按蚊、微小按蚊、须荫按蚊、须喙按蚊、迷糊按蚊及嗜人按蚊等十余种.在海南省内发现的蚊媒病毒有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盖塔病毒、罗斯河病毒、版纳病毒、布尼安病毒科病毒及一些未确定名称的甲病毒属、黄病毒属病毒.结论 海南省的气候有助于蚊虫孳生、繁殖.带毒蚊虫的活动及多种蚊媒病毒的存在会造成蚊媒病毒传染病广泛传播,成为蚊媒传染病潜在的流行因素.各市县卫生部门应加强对蚊虫种类、密度、分布、病原体携带情况的监控,有效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及暴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用RAPD-PCR技术鉴别中国不同纬度地区嗜人按蚊,特别是海南岛嗜人按蚊与大陆嗜人按蚊间有无种型差异的新方法。方法:收集海南,四川,江苏三地嗜人按蚊标本并传代培养,优化蚊基因组的DNA的提取纯化及RAPD-PCR扩增和产物检测的条件,筛选5条RAPD引物,结果:筛选出1条适合三地嗜人按蚊的引物并制定出了稳定的RAPD图谱,建立了RAPD-PCR分析嗜人按蚊种型的方法。结论:不同纬度三地嗜人按蚊大部分谱带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谱带数不一定相同,且少数谱带是完全不同的,初步表明我国嗜人按蚊存在一定的种型差异,从而为解释海南嗜人按蚊在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方面为何与大陆嗜人按蚊不同从分子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海南省2017—2021年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的密度变化和季节性消长规律,为当地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采用双层叠帐法和诱蚊灯法监测成蚊。 结果 海南省2017—2021年共捕获白纹伊蚊雌蚊成蚊1 962只,占捕获蚊虫总数的2.17%。不同年份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258,P<0.01)。2017年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平均为9.71只/(灯·夜),但白纹伊蚊的构成比最低,为1.29%;2020年医院的蚊密度最低,为2.22只/(灯·夜),2019年居民区和医院的白纹伊蚊占全部蚊虫构成比最高,平均为3.27%。不同生境下蚊密度均在2020年最低;2017—2021年居民区和牲畜棚的白纹伊蚊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其余生境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其中医院的构成比在2020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2021年监测的平均蚊密度分别为5.97、4.26、3.82、3.39、3.68只/(灯·夜),除2021年外,呈逐年递减趋势;帐诱指数除2019年外,也呈递减趋势,平均值为1.5只/(小时·顶),呈逐年递减趋势;2017—2021年海南省白纹伊蚊年平均密度为0.09只/(灯·夜),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2017—2021年的布雷图指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为缓慢,且每年的高峰在6—8月之间,均比成蚊密度高峰晚1~2个月。结论 海南省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应根据蚊虫季节性特点开展蚊虫防治活动,以降低登革热等传染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广西乙脑高发区媒介蚊虫乙脑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区的蚊虫进行乙脑病毒分离鉴定。方法2006~2007年在广西乙脑高发区采集蚊虫标本,用C6/36和BHK21细胞分离乙脑病毒,用Clustal X(1.8)、Mega4.1等软件进行分离株E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06~2007年共采集蚊虫12102只,从北流市和桂平市的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4株基因I型乙脑病毒,4株病毒之间E基因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最大同源性为98|3%和99.8%。结论从广西蚊虫中分离到4株基因I型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麻疹野病毒的分离与血清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麻疹暴发病例中,现行麻疹野病毒流行状况,以及本土麻疹病毒的基因型,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咽试子标本,应用B95a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在5例疑似病例中分离到2株麻疹病毒,阳性率为40%,经RT-PCR和其产物的基因序列分析,属H1基因型,为中国本土麻疹野毒株,同时采用麻疹疫苗初免儿童血清中和新分离麻疹病毒,结果中和抗体滴度为1:10,1:20,说明我国生产的麻疹疫苗对我省现流行的麻疹野病毒能起到保护作用。结论:这是海南省首次用B95a细胞成功分离到麻疹野病毒,并通过基因分型证实为中国本土野病毒,填补了海南省麻疹病毒分离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8月在喀什地区采集蚊虫13,491只,50~100只/组进行研磨,取上清在06/56和Veto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获得24个对06/36细胞致病变而对Vero细胞不致病变的病毒。24个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核酸电泳显示相同的12节段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ENA,dsENA)带型。以随机六聚体g1物pd(N)6反转录制备病毒基因组cDNA,采用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第j25因片段特异性引物进行POE扩增,PCE产物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序列BLAST比对显示与GenBank中已知LNV第12基因片段核酸序列同源性超过85%,证实24个病毒分离物均为LNV。核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LNV-NE9712进化关系更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