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位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异位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血清AFP升高发现肿瘤,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肿瘤位于左肋膈角及脾脏之间,手术完整切除后AFP下降,病理诊断为异位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结论 异位肝组织非常少见,异位肝组织可发生于肝脏常见的相应病变甚至肿瘤;血清AFP升高是异位肝细胞癌的重要临床特征;异位肝细胞需要和转移肝细胞癌及肝样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筛选赣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近5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43例(术前均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应用免疫组化通用型二步法检测并对比GPC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比分析GPC3和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1.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与在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PC3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GPC3与AF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GPC3对肝癌免疫组化诊断敏感性更高(P<0.0005).结论 1.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肿瘤标志物AFP相比,GPC3具有更高的免疫组化诊断敏感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标志物应用于肝癌的临床免疫组化诊断和鉴别诊断.2.GPC3表达强度与肝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异位肝组织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异位肝组织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胆囊异位肝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异位肝组织位于胆囊颈浆膜面,表面被膜完整,镜下具有肝小叶及汇管区结构,肝细胞水样变性、灶性脂肪变及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异位肝组织免疫组化显示HBsAg和HBcAg均阳性,AFP阴性。结论异位肝组织非常少见,异位肝可发生肝脏常见的相应病变甚至癌变。胆囊异位肝最多见但却很少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4.
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UNX3的表达.结果 RUNX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 RUNX3的表达与肝内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HbsAg、AFP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并对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mad7和IL-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硬化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7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比Smad7表达与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计数、组织病理分化、TNM分期、是否存在包膜、门静脉系统侵犯、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以及血清HBs Ag阳性率的关系。术前采用ELISA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IL-6表达水平,与36位健康体检者血清IL-6水平对比。结果肝癌组织中Smad7转录水平低于对应癌旁肝硬化组织,肝癌组织中Smad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旁肝硬化组织(P<0.05)。肝癌组织Smad7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在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分化、TNM分期、门静脉系统侵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清中IL-6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存在Smad7和IL-6的异常表达,Smad7和IL-6可能是评估患者病情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甲胎蛋白(AFP)表达与肝祖细胞激活状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观察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16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51岁。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AFP和细胞角蛋白19(CK19)染色,定量;分析祖细胞的激活状态评分与AFP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观察AFP的表达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 肝癌组织AFP高表达组总生存期短于肝癌组织AFP低表达组(P = 0.021)。祖细胞的激活状态评分与血清AFP浓度、肝癌组织AFP表达呈正相关(P = 0.046,P < 0.001)。结论 肝细胞癌甲胎蛋白表达对肝癌预后有不利影响,它与肝脏祖细胞的激活状态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中抑癌基因TSLC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涛  白华龙  周闯  宋燕  冯留顺  张水军 《医学争鸣》2007,28(23):2141-2143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肿瘤抑制物1(TSLC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SLC1蛋白在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肝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期,检测肝癌患者HBV感染情况及血清中AFP水平.结果:TSLC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其评分为17/50(3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36/50(72%)(P<0.01);TSLC1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组织的临床分期、HBV感染及血清中AFP水平呈负相关,与肿瘤直径无关.结论:TSLC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其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浸润、转移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2例癌旁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TRAF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TRAF3在肝癌高分化细胞系HepG2、低分化细胞系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02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TRAF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阳性率在正常肝组织(100%)及癌旁组织(91%)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织(52%)。TRAF3在肝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癌灶数目、肿瘤大小、瘤栓有无、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阳性、甲胎蛋白(AFP)、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均无关。TRAF3总蛋白在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肝癌细胞系,且在肝癌高分化的细胞系中表达量高于低分化细胞系。结论 TRAF3在肝癌中的表达明显下调,且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侵袭程度相关,提示TRAF3可能抑制肝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AFP、CAS0、CA199进行联合检测,观察三者变化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细胞癌97例,进行血清AFPRIA、CA50KIA、CA199RJA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的三项检测的结果 明显高于时照组(p<0.0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97例中血清AFP升高伴CA50、CA199升高的有89例,占总例数91.75%.结论 对9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和CA50、CA199进行联合检测,发现三者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即血清中AFP水平升高时可伴有CA50和CA199水平的增高(91.75%),所以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检测AFP的同时也检测CA50、CA199,对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2例癌旁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TRAF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TRAF3在肝癌高分化细胞系HepG2、低分化细胞系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02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TRAF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阳性率在正常肝组织(100%)及癌旁组织(91%)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织(52%).TRAF3在肝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癌灶数目、肿瘤大小、瘤栓有无、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阳性、甲胎蛋白(AFP)、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均无关.TRAF3总蛋白在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肝癌细胞系,且在肝癌高分化的细胞系中表达量高于低分化细胞系.结论 TRAF3在肝癌中的表达明显下调,且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侵袭程度相关,提示TRAF3可能抑制肝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1 例肝硬化患者、46 例早期肝癌患者、25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并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logAFP 水平为(0.99±0.43)ng/ml,早期肝癌组为(1.79±0.84)ng/ml,晚期肝癌组为(2.66±1.24)ng/ml,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肝癌组与中晚期肝癌组logAF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晚期肝癌组AFP 水平高于早期肝癌组。血清AFP 水平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P <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确定早期肝癌诊断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24,最佳临界值为15.315 ng/ml,灵敏性为80.4%,特异性为69%。结论 AFP 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临界浓度为15.315 ng/ml 时能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34cdc2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34cdc2激酶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肝细胞肝癌(含癌旁组织)标本43例,正常肝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激酶的表达并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细胞中p34cdc2表达定位于胞质和胞核中,在癌组织中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临床分期I II期组p34cdc2 阳性表达率高于III IV期组(P=0.026);Child-Pugh分级A B级组p34cdc2阳性表达率高于C级组( P=0.004). 而不同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与p34cdc2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34cdc2激酶的高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表达p34cdc2激酶可作为反映肝癌临床分期及Child-Pugh分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ZEB-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ZEB-1在62例HCC组织、48例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ZEB-1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5%(58/62)和83.3(40/48).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ZEB-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ZEB-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发生转移、有无门脉癌栓及有无术后复发等因素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血清AFP水平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ZEB-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有可能参与HCC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而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在原发性肝癌(HCC)和肝硬化(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50例HCC、50例LC和50例对照组肝组织中Mc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l-1在LC和HCC组中的表达增强(P<0.05);肝癌组织中Mcl-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Edmonson grade分级、肝内外转移、复发、静脉浸润相关(P<0.05);Mcl-1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cl-1表达、肿瘤大小和血清AFP值分别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Mcl-1的过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Mcl-1表达影响肝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罕见的斜坡异位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经病理证实为斜坡异位垂体腺瘤进行观察,简要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神经影像、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紊乱或/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影像检查均显示斜坡部位块影.1例术前诊断为异位垂体腺瘤;1例术前误诊为脊索瘤.均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1例镜下肿瘤全切,术后激素水平降至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1例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治愈后失访.结论 斜坡异位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或/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颅脑MR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尽管罕见,斜坡部位肿瘤的鉴别诊断也应考虑此类肿瘤;手术全切肿瘤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BIRC5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牲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BIRC5在20例正常肝组织及80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IRC5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3%,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IRC5在低分化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率(83.3%)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肝细胞癌(55.4%);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IRC5的表达率(85.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5.9%);Ⅱ-Ⅲ期患者BIRC5的表达率(83.9%)明显高于Ⅰ期患者(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IRC5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BIRC5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肝癌诊断的新型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 mRNA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敏感的方法以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肝细胞特异性AFPmRNA。【方法】巢式RT 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AFPmRNA。【结果】 49例肝癌中 17例检出AFPmRNA ,阳性率 35 % ,其中 9例证实有转移的 6例阳性 (6 7% )。 19例肝硬化、6例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5例肝良性肿瘤、6例肝内胆管癌、11例肝转移癌、13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AFPmRNA的存在与肝内肿癌灶的数目、是否有门静脉癌栓形成、远处器官转移与肿瘤的TMN分期密切相关 ,与血清AFP浓度无关。【结论】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 ,可帮助早期发现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4年收治的48例经手术证实为HCC并胆管癌栓患者的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45例术前CT或/和MRI增强扫描发现胆管癌栓,位于肝左叶16例、右叶20例、尾状叶6例、累及左右肝6例,CT表现为胆管内稍低或等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早进早退"的肝细胞癌强化特征,部分不典型表现者呈中等度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肝内或/和肝外胆管内结节状或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上信号不均匀增高,同反相位及STIR上信号未见明显衰减,增强扫描为与原发灶"快进快出"相似的强化特点。梗阻远端胆管膨胀性扩张;胆管壁无增厚或受侵表现且Satoh等2简化临床分型后,Ⅰ型左叶、右叶、尾状叶、左右肝叶分别为6例、7例、2例、2例,Ⅱ型分别为8例、10例、3例、3例,Ⅲ型分别为1例、2例、0例、1例。结论肝细胞肝癌并胆管癌栓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帮助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CR6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⑴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CCR6的表达,肝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⑵CCR6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乙肝表面抗原、肿瘤分级及分期、肝硬化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是否有包膜,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P<0.05)。⑶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与CCR6的表达相关,阳性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结论:肝癌细胞表达CCR6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与门静脉浸润有关,有望成为判断肝癌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基因RS12506899、RS16849384、RS7688274,三位点基因型在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候选基因型对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和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间行肝癌切除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177例。提取组织DNA,Taq-man法进行基因分型。对各组基因型间AFP水平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基因型各组间AFP水平、肿瘤直径、乙肝表面抗原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肝硬化的HCC患者AFP水平高于合并肝硬化的HCC患者(P=0.04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P53抗体阳性程度越高,其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0.010)。结论:在本组人群中,AFP候选基因型与HCC患者的AFP水平及其临床参数不相关;P53阳性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