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广州地区36例重症登革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2年广州登革热流行中重症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登革热患者的起病经过、临床表现、检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年广州为Ⅰ型登革热流行,重症登革热所占比例少,5例临床表现为脑膜脑炎、27例有消化道出血、4例有非失血性休克。实验室检查方面36例均有肝功能损害和血小板下降,7例有肾功能损害。结论Ⅰ型登革热临床表现较轻,重症患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消化道出血及脑膜脑炎常见,经积极、及时相关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登革热(DF)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广东省5月-11月是登革热发病的高峰期,近年有扩大流行的趋势。关于登革热的腹部超声表现目前国内较少有报道。本文对54例登革热患者进行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9年广东省登革热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登革热的临床诊治及人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4日至10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480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对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80例登革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9年杭州市登革病毒分子特征和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患者血清样本,分析登革热流行特征.分别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登革热抗体、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再对核酸阳性样本进行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杭州共检测登革热病例212例(输入性病例158例,本地病例5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越边境地区河口县一起登革热疫情特点,为制定当地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病例诊断,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病例主动搜索,并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及双层叠帐法开展伊蚊幼虫和成蚊应急监测,采用RT-PCR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例标本,鉴定登革病毒血清型,综合评价防控效果。结果本次疫情历时49 d,累计报告登革热112例,其中本地病例110例,输入病例2例,主要分布在河口镇,共105例,占93.75%;男性77例(占68.75%),女性35例(占31.25%),男女之比为2.2∶1;发病年龄以20~59岁发病者较多(94例,占83.93%);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38例,占33.93%),其次家务及待业(19例,占16.96%)。捕获白纹伊蚊4只,BI为12.54,HI为7.72%,CI为15.94%。登革病毒血清型为登革病毒1型。结论该起登革热疫情为登革病毒Ⅰ型引起,白纹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应进一步加强登革热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阻断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散发性不典型登革热(附6例报告)梁增近十多年来,华南地区的登革热流行已有报道,但非病例集中流行期间的散发病例,特别是与其他疾病共患的登革热,作者尚未见报道。我院1991年发现这样病例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例,女5例,年龄31~4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8月至10月收治的125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ALT异常者58例,占46.4%,AST异常者100例,占80.0%,转氨酶大多数为轻度到中度升高,以AST升高为著,经治疗肝功能可在发病2—3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登革热患者并发肝损害较多,肝功能指标的特征性改变可作为登革热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登革热临床症状、体征主要包括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实验室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登革热重症病例救治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早期临床诊断登革热病例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和防止登革热疫情暴发或扩散具有重要价值。登革热临床病例特征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生化检查,本文就登革热上述临床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登革热的临床病程及诊治特点,为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 年8 月~2013 年11 月期间我科收住的68 例登革热患者从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血白细胞下降等。治疗以对症支持的综合治疗为主,预后较好,本组临床治愈67 例,1 例重型登革热表现为持续高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 对于持续高热伴有皮疹、肌肉关节痛、血白细胞下降等的患者应注意排查诊断登革热,登革病毒抗体阳性有助于确诊本病。治疗以对症支持、预防并发症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登革热并发心功能损害的表现特征.方法 对2007年本院收治的126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检测心肌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肌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和心电图检查,分析登革热时心功能受损害情况.结果 126例登革热出现心功能损害者共107例(84.9%).其中心肌酶谱异常者共98例(占77.8%,AST升高85例,LDH升高96例,CK升高64例.HBD升高86例).98例中有合并心电图异常者48例与无心电图异常者50例,两组各酶升高幅度比较有明显差异.126例登革热共有心电图异常57例(45.2%),主要为心肌损害(T波低平或/和S-T段改变)和心律欠常(窦缓、窦速、宴性心律不齐、室性早博)表现.结论 心肌受损在登革热发病过程中是一个多发和较常见表现.是本病发展中多系统损害的局部表现之一;心肌酶升高幅度与心电图改变结合分析.可综合判断心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瑞丽市不同年龄组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为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制订有效的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7-2018年瑞丽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571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18岁)、成年组(>18~60岁)和老年组(>60岁),对3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571例登革热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013年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地区收治的634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 方法  对2013年西双版纳州各医院收治的634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重症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 结果  634例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均出现发热、乏力,其中伴皮疹372例、伴腔道出血44例、全身酸痛520例;束臂试验阳性250例, 腹痛76例,腹泻65例, 肝、脾肿大11例,休克7例。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者501例,血小板减少者534例;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22.2 mol/L者22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有432例;心肌酶升高48例;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81例;大便常规的潜血实验阳性43例。有70例为重症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为腔道出血、皮下血肿、牙龈出血;伴严重血浆渗漏,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损害。 结论  本组登革热病例临床特点大致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致,但临床表现较重,出现的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所占比例超过10%,出血、休克、重要器官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高。采取科学监管,规范治疗本组未出现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3.
登革热抗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DF -IgG斑点法、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和DF -IgM斑点法检测登革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它优缺点。方法 用DF -IgG斑点法、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和DF -IgM斑点法对医院送检的疑似登革热病例标本进行测试 ,比较测试结果。结果  2 0 0 0年 32 2份送检标本中 ,有 4例确诊为登革热病人 ,以DF -IgG斑点法测试阳性 ,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和DF -IgM斑点法测试阳性 3例 ;在 1999年的 311份标本中 ,有 2例确诊为登革热病人 ,DF -IgG斑点法和DF -IgM斑点法测试均阳性。而用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检测 311份标本 ,阳性 18例 (包括 2确诊病例 )。结论 通过比较显示 ,DF -IgG斑点法敏感性较强 ,并具有可排除干扰因素影响的优点 ,适于在登革热散发期间使用 ;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具有快速敏感的优点 ,适于在登革热暴发流行期间作初筛试验 ;DF -IgM斑点法特异性较强 ,可用做确证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海南省2012年1月~2015年12月海南省10例登革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状况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往返东南亚地区人口均是登革热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OR=7.361、9.442、081,P0.05)。结论海南省登革热流行病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多以社会因素为主,体现在伴有登革热输入病例和白纹伊蚊幼虫密度高以及伴有外来务工人员的返回等均是危险因素,临床中应依据危险因素进行制定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登革热是一种经伊蚊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多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Ⅲ。在我国,登革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流行,多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其他地区如浙江、湖北等省近年来也常有输入性病例发生。2005年9月13日和22日,我院分别收治2例和1例从印度归国的外派工程人员,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登革热。现将所收治的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等资料汇总,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登革热急性发热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肝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杭州三甲医院确诊为登革热的171例患者为登革热组和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临床资料和SF、肝功能相关指标数据: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相似文献   

17.
登革热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急性病毒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的疫情爆发流行受到人们的关注[1]。2004年10月福州市台江区发生登革热爆发流行,我院共收治登革热患者83例,现将有关临床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3例中男38例、女45例,年龄3 ̄85岁,平均34岁。83例患者血清均送往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检测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M、IgG(光标法)。二、诊断标准依据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传染病学》拟定的标准。三、症状与体征1.发热:全部病例均以发热起病,热型以不规则型为主,也有稽留热和双峰热型,发热最短为2d,最长为…  相似文献   

18.
登革热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急性虫媒病毒性传染病,经由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传播。1992~2002年,我院共收治登革热患者126例,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广东省佛山地区于1978年首次流行Ⅵ型登革热,继后于1980年和1986年先后在海南地区爆发流行Ⅲ型及Ⅱ型登革热。我院从今年9月至11月共收病人600余例,现将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3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南京市2020年登革热病例输入风险和蚊媒本地传播风险,为登革热本地传播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南京市登革热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南京市登革热蚊媒密度、抗药性和控制效果数据并用定性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结果 6-11月为南京市登革热发病高峰期,登革热蚊媒幼虫和成蚊密度高峰期分别为7月和9月,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已出现抗药性,蚊媒应急处置点平均处置次数10.3次,规范化处置达标率为55.56%。结论 南京市2020年仍会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7-9月是本地传播和流行的高峰期,要加强口岸和医院管理,科学、规范地使用杀虫剂开展登革热蚊媒应急处置,建立动态分级预警系统,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