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阿勒泰地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活动,加速控制麻疹,到2012年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收集汇总全地区麻疹后续强化免疫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地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接种8月龄-6岁目标儿童共45616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根据地区统计局公布的人口资料推算,估算接种率为89.32%。结论本次强化免疫覆盖了大部分“零”剂次免疫及未进行第二剂次接种的儿童,有效地减少了易感儿童的积累。强化免疫的顺利实施对今后阿勒泰地区控制麻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2008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区范围8月龄~6岁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MV)后续免疫活动;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资料、疫苗分发数、疫情资料等,对报告接种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全疆麻疹强化免疫应种儿童1641861人,实际免疫儿童1616117人,接种率为98.99%,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95%以上。结论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对控制麻疹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5年新疆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正确掌握强化免疫后麻疹疫情动态。方法2004年11月对全疆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05年对收到的237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测定了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3.3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67.62%,8个月~14岁年龄组184例,风疹阳性率最高(64.67%)。结论有部分风疹病例误诊为麻疹,提示我们在麻疹消除阶段应密切注意风疹的流行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5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特别是计划免疫(EPI)和麻疹强化免疫及应急接种以来,对控制麻疹发病的效果非常显著,但麻疹发病周期仍未打破,间隔4~5年会出现一个麻疹发病高峰。麻疹常年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5月份,8月龄~6岁儿童发病减少,0~8月龄婴儿和6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增加,出现“双向移位”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博尓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0~15岁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县(市)随机调查0~2岁、3~5岁、6~8岁、9~11岁、12~14岁5个年龄组的儿童,每组10人;每个县(市、区)共抽查50人,采集儿童静脉血5 ml,离心后立即送博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 2012年博州儿童麻疹发病数为0;共检测麻疹标本166份,检出IgM抗体阳性161份,阳性率96.9%,3~11岁儿童阳性率最高;地区、城乡、性别、年龄的分布,各类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都大于90%,8个月~2岁组儿童是基础免疫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92.3%,3~15岁儿童至少有3次以上麻疹类疫苗接种史,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以上。结论博州麻类疫苗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接种质量较高,但应加强<8月龄儿童、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避免免疫薄弱人群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洲国家采用如下三大免疫策略已获巨大成功,即对1~14岁所有儿童进行捕获性强化免疫(catch-up),在catch-up后维持高常规免疫水平(keep—up)、约3~5年周期性地对所有1~4岁儿童进行后续性强化免疫(follow—up)。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我省目前控制麻疹的现状出发,1998年4月对全省所有2、4、13岁3个年龄  相似文献   

7.
123例麻疹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为进一步预防、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9月收治的123例麻疹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时间以3~5月份最多(62.6%),18~30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38.2%).结论 加强对流动人口监测工作,高危成年人群应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通山县2008年麻疹的发病及分布情况。方法统一要求,凡发生麻疹病例由通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逐个调查核实,确诊病例一律填写全省统一下发的个案调查表,然后逐级上报。采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其分布特点,分析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结果2008年全年共报告麻疹40例,发病率为5.38/10万,无死亡。年龄5个月~37岁,其中〈8岁儿童发病数率为675%。29例发生于3—4月份,呈现春季多发。呈散发,但有局部小范围相对集中。结论加强基层免疫规划和疫情监测工作,定期对7~15岁的儿童进行麻苗普种,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疆托克逊县自1993年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以来,有效地控制了零剂次免疫儿童的持续累计,显著提高了免疫覆盖率。目前托克逊县零剂次免疫儿童迅速减少,其分布趋势集中于〈1岁组儿童。在历次强化免疫活动中,〈1岁组儿童为主要的漏种人群,因此,今后应重点加强和提高〈1岁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最有效措施。为了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于2006年3月一2009年4月又开展了4次8轮强化免疫活动。现就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0.
333例健康儿童血清麻疹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鲁平 《山东医药》2005,45(17):35-35
自1965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广泛应用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近年来我市麻疹发病趋向高年龄组。为了解我市儿童的麻疹免疫水平,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年检测了333例本市城乡2~15岁儿童血清麻疹抗体水平(GMT),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巍山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现状,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2年巍山县麻疹发病资料和麻疹疫苗接种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2年麻疹发病共6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01/10万;2005—2008年出现6起暴发痰睛;2009年后发病大幅度下降。年发病高峰期为1—3月;15岁以下儿童发病50例(73.52%),7岁以下的儿童发病28例(41.12%);散居儿童24例(35.29%),学生28例(41.76%),农民12例(17.65%);仅28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18例,免疫史不详22例。结论巍山县麻疹流行情况存在波动且伴随暴发,应该重点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流行特征和发病特点。方法对2009~2011年阿克苏地区的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阿克苏地区累计报告51例麻疹病例,年均发病率2.06/10万;由于经过2008年麻疹强化免疫,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3~5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8.6%。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麻疹病例中成人和未到免疫年龄段人群占较大比例,具有双向移位特征;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在提高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疫苗成功率以及加强麻疹监测系统灵敏性的同时,建议适时开展成人强化免疫工作和提前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时间,进而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详细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供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员参考.方法 全部资料录入或导入MS-Excel 进行统计并作图,比较分析用SPSS 13.0版完成.结果 1978~2005年共报告麻疹31 963例,年均发病率31.18/10万, 历年发病率与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r-0.802,P<0.01).发病从高到低后回升,可分为3个时段,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5.94/10万、4.06/10万和9.66/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其显著(χ254 636.36,P<0.000 1).整个发病趋势第1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其中1993~1994年形成一个低谷,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共报告麻疹死亡76例,病死率0.24%.1991~2005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在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2001~2005年麻疹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94: 1,年龄分布最小23日,最大60岁,5岁以下儿童占56.89%,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数的53.87%,其发病率与幼托儿童和学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21.46,P<0.000 1).结论 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93%,但近年有上升趋势,上升原因主要为计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14.
陶建华  胡国胜 《地方病通报》2005,20(2):38-38,40
目的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 方法对1990~2001年农一师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859例麻疹发病者中本地人口发病637例,其中有10例死亡,外来人口发病222例.本地病例和外地病例中均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占74 %,≤6岁儿童526例,占61.2 %,7~10岁儿童172例,占20 %,15~30岁150例,占17.45 %.发病季节高峰在3~5月,每隔3~5年流行一次;1991年本地以沙井子民族农场为主的沙井子片区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疫情波及22个单位,发病377例,其中死亡9例. 结论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存在较大免疫空白区,加之人员流动、未免疫和未复种麻疹疫苗人群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昌吉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儿童免疫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评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我们对全州8县(市)的1~15岁部分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全区所有医疗机构2004-2007年诊断为疑似麻疹病例个案257份,采集病例血清,作麻疹IgM检测.采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分析麻疹发病特点.结果 麻疹IgM阳性189例,阳性率为73.54%.95%的发病年龄在7月龄至15岁之间,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主,3~7月发病占全年的85.19%.结论 该地区麻疹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且流动儿童明显高于常驻儿童.发病年龄有前移和后移两种趋势,在15岁以下儿童每3年开展一轮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月龄初种麻疹疫苗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通山县免疫规划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麻疹抗体水平,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法对抽取的8~24个月龄210名儿童进行MV首种接种率调查和麻疹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0名儿童MV接种率为90%,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7.17%,GMT水平为1:893。结论通山县8~24个月龄儿童的MV接种率和麻疹抗体阳性水平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8年新疆精河县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对精河县2008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全县确诊麻疹病例103例,主要发生在2~4月;6岁及以下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发病30例,占病例总数的29.13%;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69.90%;流动人口病例数占14.56%。结论小年龄组常规免疫工作和大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急需加强,8月龄及以下婴儿正在成为麻疹控制中的一个焦点,应尽可能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并加强疫情监测,预防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免疫规划三个85%目标的如期实现,永胜县麻疹发病也呈散发状态,年均发病率较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前已大幅度下降。为了总结经验。指导麻疹防治工作,现对1991-2009年永胜县19年期间的麻疹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新疆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全疆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2000~2002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2002年全疆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 823例,其中临床诊断4 561例,实验室确诊114例,实验室排除148例,年平均发病率一直徘徊在18/10万左右.春季高发,0~15岁儿童为重点发病对象,病例波及范围大,全疆占80%的县(市、区)有麻疹病例报告,城市多为散发,农村多为点状暴发;17.04%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45.53%免疫史不详.结论 分析相关年龄麻疹病例的免疫史,说明常规免疫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接种质量.一些监测指标,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率、标本采集率等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