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探讨:探讨Ⅱ型糖尿患尿-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及Tamm-Horsfall糖蛋白(THP)水平在肾损害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86例Ⅱ型糖尿病患(无.并发症18例,早期糖尿病尿肾病DN37例,临床DN20例)尿β2-MG、Alb、THP含量,同时选择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尿β2-MG、Alb、THP含量,并对糖尿病患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尿β2-MG、Alb、TH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差异(P<0.01),其单性率分别为45.0%、58.3%、20.2%,而三项联检出性率可达91.9%,治疗后无并发症组和早期DN组与治疗前β2-MG、Alb均有明显下降(P<0.01),THP明显上升(P<0.05),而临床DN组β2-MG、Alb、THP与治疗前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β2-MG、Alb、THP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判断糖尿病并发肾病时病变部位、损伤程度及病情监测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应用与否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对比白蛋白输注组24小时尿蛋白早期呈上升趋势(P〈0.01),随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蛋白输注组尿β2-MG较非白蛋白输注组高(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患者使用白蛋白治疗会使尿白蛋白排出增多,增加肾小球滤过、加重近曲小管重吸收负荷,引起小管上皮损伤,不缩短病程且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不能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科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4例)和贝那普利单用组(30例)。贝那普刹单用组患者予以一般治疗、胰岛素治疗及口服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联用罗格列酮4mg/天,共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us—CRP)、空腹血糖(FBG)、24h尿蛋白量(Upr)、尿β2-MG。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SBP、DBP、TC、TG、LDLC、尿β2-MG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中Upr、us—CRP、Scr在治疗后也均有显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FBG、us—CRP、Scr、Upr、尿β2-MG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提示两药联用在延缓DN进展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临床观察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探讨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中药治疗DN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并以降糖药(二甲双胍、倍欣等)控制空腹血糖,治疗组加服芪明颗粒。治疗前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UAE)、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13-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血肌酐清滁率(C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治疗组UAER、尿α1-MG、UAE、Cr、CCr、UANG酶、血β2-MG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芪明颗粒对DN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80例DN早期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三组.在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前列地尔组60例患者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吡格列酮组60例患者口服吡格列酮,联合组60例患者二者联用.三组均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肾功能及尿蛋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Upr)、尿微量清蛋白(UAER)、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BUN、Scr、Upr、UAER、Hcy和尿β2-MG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BUN、Scr、Upr、UAER、Hcy和尿β2-MG水平均低于前列地尔组及吡格列酮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和LDL-C均显著下降(P< 0.01),且联合组低于前列地尔组及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DN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用伊贝沙坦及伊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PGE1)治疗早期糖尿病贤病(DN)的疗效。方法:早期DN患者24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单用伊贝沙坦治疗,治疗组伊贝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NS100mL中静脉滴注,共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二组用药均可使早期DN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P〈0.01),血压下降(P〈0.01),但治疗组在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对于早期DN患者,联合应用伊贝沙坦和前列地尔,比单用伊贝沙坦更有效减少早期DN白蛋白尿,延缓DN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王卫 《海南医学》2014,(5):685-68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清胱抑素(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尿蛋白排出率随机选择35例微量尿蛋白排出糖尿病患者(A组)和35例大量尿蛋白排出糖尿病患者(B组)以及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患者mAlb、β2-MG及Cys-C水平的差异,分析mAlb、β2-MG和Cys-C与DN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以及三者联合检测DN的准确性。结果A组和B组mAlb、β2-MG、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mAlb、β2-MG、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mAlb、β2-MG、Cys-C与DN发病风险的关联系数分别为2.92、2.75、2.60,三者与DN发病的危险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mAlb、β2-MG、Cys-C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4.45%、94.64%和93.17%,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和三者两两结合的值(P〈0.05);而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仅为5.36%和5.55%,均显著低于三者单独和三者两两结合检测的值(P〈0.05)。结论mAlb、β2-MG和Cys-C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失存在显著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DN患者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DN早期预测的萤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淤消癥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7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活血化淤消瘕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予活血化淤消瘕通络胶囊,口服4彬次,3次K/d;对照组予贝那普利,口服10ms/次,1次/d。疗程12个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UAER、血β2-MG、尿β2-MG、尿α1-MG、FIB、D—D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R、血β2-MG、尿β2-MG、尿α1-MG、FIB、D—D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淤消瘕通络中药治疗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肝素钙治疗组(32例)和对照治疗组(30例),另设非HSP对照组25例,追踪监测尿微量白蛋白(ALb),尿B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G(IgG),从而判断肾损害的情况。结果:HSP两组在治疗前尿Alb、尿β2-MG和尿Ig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3个月后,肝素治疗组尿Alb、尿β2-MG和尿IgG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P〈0.01或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素钙治疗组有3例出现尿常规异常,而对照治疗组有9例出现尿常规异常,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4.22,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AINS)患者的UOSM、尿β2-MG,探讨肾小管功能与激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68例AINS患者根据治疗前UOSM和尿β2-MG所测数据分为4组并给予激素治疗,通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UOSM和尿β2-MG的变化探讨对激素的敏感性。结果:1.肾小管间质病变有随蛋白尿时间延长而加重的趋势。2.B组患者治疗后尿β2-MG降低(P〈0.05),UOSM无变化(P〉0.05);C组患者治疗后UOSM升高(P〈0.05),尿β2-MG无变化(P〉0.05);A组、D组两项数据治疗前后均无差异(P〉0.05)。3.A、B、C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D组(P〈0.05),UOSM降低、尿β2-MG升高是激素不敏感的危险因素。结论:UOSM、尿β2-MG数据可作为预测AINS患者对激素是否敏感的依据,且UOSM优于尿β2-M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剂(PGE1,商品名凯时,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凯时10μg,静滴,1次/d,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等处理。观察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尿素氮、肌酐、尿量、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尿量和24h尿蛋白下降(P〈0.05),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尿酸、尿量和24h尿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前列地尔注射剂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用对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DN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DM)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和丹参注射液,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总蛋白显著下降,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联用能明显减少DN尿蛋白的排泄,修复肾小球基底膜,抑制肾小球硬化进程,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14 d后测定血、尿β2-MG的变化;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尿β2-M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肾功能,使血、尿β2-MG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合并DNⅢ期2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单双号随机均分为前列地尔组及联合治疗组(灯盏细辛+前列地尔组)(n=80)。2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前列地尔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周。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10μg前列地尔注射液行静脉滴注及30 ml灯盏细辛注射液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尿蛋白(CSP-Z)定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UN、Cr、UAER、β2-MG、CSP-Z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够更有效治疗早期DN,对患者DN进展有一定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沈元丽  陈凯 《中原医刊》2011,(2):124-125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百令胶囊5糊次,3次/d,口服,缬沙坦胶囊80~160mg/d,口服;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胶囊,80~160mg/d,口服,共12周;治疗前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尿(β2-MG)明显降低(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明显的减少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16.
张旭东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Z):69-69,79
目的 探讨科素亚、川芎嗪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 将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科素亚)与治疗组(口服科素亚,同时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观察其疗效。结 果两组治疗后血糖血压均较入院时明显好转(P〈0.05),但24h尿蛋白总量与脂代谢紊乱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科素亚、川芎嗪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结果 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尿Alb、β2-MG,THP、IgG变化不明显(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Alb、β2-MG、THP、IgG有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阳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Alb、β2-MG、THP、Ig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时,就可以判定糖尿病肾脏受损程度,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前列地尔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1次,d,疗程均为14d。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d、60d的血BMP-7、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老年糖尿病肾病2组患者BMP-7、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BMP-7显著降低(均P〈0.05),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前列地尔组治疗14d及60d后,血BMP-7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均P〈0.05),血TGF-β1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这种作用可能与前列地尔调节血BMP-7及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伊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晓冬  刘牧  赵平 《四川医学》2009,30(8):1236-123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伊贝沙坦,实验组给予伊贝沙坦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肾功、24h尿蛋白、尿岛-MG及血尿酸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肾功、24h尿蛋白、尿β2-MG及血尿酸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并且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玥  韦小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73-74,7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将其分为三组:缬沙坦治疗组24例给予缬沙坦胶囊80mg,1次/d,疗程4周;前列地尔治疗组24例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静脉注射,疗程14d;联合治疗组22例给予两药联合治疗,治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24hUAlb和血清肌酐(Set)水平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UAlb水平均有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而Scr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和前列地尔可有效治疗DN,减少UAlb。两药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