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肝海绵状血管瘤微波固化治疗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在腹腔镜下行微波固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40例之疗效和1年随访结果.结果 40例在腹腔镜下行微波固化肝海绵状血管瘤,无严重手术并发症.32例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余8例失访.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经腹腔镜下微波同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岳  王汉涛 《中华外科杂志》1996,34(10):639-639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三例报告屠岳,王汉涛,崔凤东,高章元,李实忠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血管病变,我院于1995年10月~12月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女性2例,男性1例;年龄分别为16岁、19岁、49岁。均在出生后发现大便带血,进行性...  相似文献   

3.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告了1985 ̄1995年收治的8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除12例因其它合并症未行手术治疗外,余73例均行手术治疗,并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分别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满意,其症状,体症均不同程度消失或改善,肿瘤直径缩小,随访0.5 ̄6年未见再增大。作者体会到,治疗时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和栓塞材料,文中还阐述了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新观念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和疗效。方法回顾1997年至2004年收治的8例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平均年龄18岁.其中直肠海绵状血管瘤4例.直肠和乙状结肠海绵状血管瘤3例.金大肠海绵状血管瘤1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无痛性便血和贫血。术前行电子结肠镜、腹部X线平片、气钡双重对比造影、CT和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昕有患者均行于术治疗.平均随访36月(10~96月).全部治愈。结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重视电亍二结肠镜仵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首诊作用.影像学检杏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和血管瘤的范围,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aemangioma of liver,CHL)的外科治疗适应证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15例特大C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接受血管瘤剥离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6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其中2例患者接受了择期根治性切除手术.结论:巨大CHL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可以结合肝功能分级和全身情况选择包括剥离术、肝动脉栓塞在内的综合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和疗效。方法回顾1997年至2004年收治的8例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平均年龄18岁,其中直肠海绵状血管瘤4例,直肠和乙状结肠海绵状血管瘤3例,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1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无痛性便血和贫血。术前行电子结肠镜、腹部X线平片、气钡双重对比造影、CT和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6月(10~96月),全部治愈。结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重视电子结肠镜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首诊作用,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和血管瘤的范围,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B超、CT检查的普及,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日渐增高。本院自1991年1月~1996年1月收治肝血管瘤18例,其中10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经手术治愈。术中出血量少,其中9例100~200ml,仅1例达到1600ml,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肝血管瘤的检查首选B超、CT或ECT。本组B超检查符合率77.8%,CT90%。经以上系统检查仍不能确诊的可切除肿瘤,尽早手术具有鉴别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临床意义。血管瘤剥除术式治疗第Ⅶ、Ⅷ段血管瘤为首选而又简便、安全的方法。预防术中大出血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03例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14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HCH)是最常见的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之一。随着近年来彩超、CT的普及,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肝胆外科近5年来手术治疗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4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 angiom a,HCH)合并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射频消融(rad iofrequency ab lation,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5年8月,15例HCH合并肝硬化病人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RFA治疗。男6例,女9例,年龄(46.2±7.0)岁。均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胀。乙型肝炎13例,丙型肝炎2例。肝功能Ch ild A级10例,Ch ild B级5例。术前经超声、螺旋CT或MR I等检查共发现病灶20个,肿瘤直径(7.2±1.4)cm。病灶均位于肝脏表面或临近胆囊等空腔脏器。血小板计数(31.2±10.4)×109/L。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糖尿病2例。术中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RFA治疗,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例。单个病灶射频治疗时间(68.8±34.0)m in,总手术时间(120.0±28.0)m in。未出现腹腔出血、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胆漏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100%(20/20)。随访5~31个月,中位15个月,13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HCH合并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RFA治疗安全可行,治疗效果肯定,并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应用剥离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2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对8年中采用剥离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2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且病例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随访3个月至3年,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1)该方法手术创伤小,不必切除正常肝组织。(2)术中输血少,大部分病人不用输血。(3)对于一些位于解剖困难部位的肿瘤,应用该方法可安全切除。(4)此方法疗效确切。(5)瘤体较小,深在肝实质  相似文献   

12.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毛颖  周良辅  杜固宏  张荣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9):672-674,W003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CH)的疗效和愈后。方法 对近8年手术切除的1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15个病灶)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个病灶均全切除,患者无手术死亡。10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2例神经功能缺失加重,但在术后随访时,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1例术后症状无改善;1例中脑CH术后症状加重。经平均42个月随访,均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掌握适当手术指征和微侵袭技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通过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间路入,用超声刀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并清扫淋巴结,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施夹并切断;游离乙状结肠与左侧腹壁的生理粘连处;按TME原则向下游离直肠达肿瘤远端3~5 cm。肛门采用挂钩牵开器,显露齿状线上2.0 cm,用超声刀环行切开黏膜下向上潜行剥离直肠黏膜长2~4 cm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乙状结肠从肛门拖出体外,距肿瘤约10 cm近心端切断乙状结肠,距齿状线上2 cm处将套入远端结肠浆肌层与直肠肌鞘缝合4针固定,近端结肠全层与齿状线上直肠黏膜及肠黏膜层行间断缝合,取下挂钩肛门牵开器,将吻合口还纳肛门内复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无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经肛门切除标本吻合器腹壁结肠造口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施行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吻合器腹部结肠造口术106例(含外院9例)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34~87岁,平均(60.7±19.8)岁。肿瘤距肛缘2~5 cm。术前评估T1-2N0M065例,T2N1-2M041例,术后患者采取早期活动渐进4步活动法。结果本组106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经过顺利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时间为(149±17.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16.9)ml,术后2~3 d肠蠕动恢复,腹部结肠造口排气,3~4 d下床活动,术后平均12 d患者出院.。术后病理为T1-2N0M027例,T2-3N1-3M079例。会阴部切口愈合良好。腹部结肠造口无肠管坏死、回缩等并发症,早期病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1.8%),给予胃肠减压、中药等保守治疗梗阻解除。术后随访3~73个月,有3例(2.8%)结肠造口狭窄,行再次造口修复手术。术后3年局部肿瘤复发4例(3.7%)。结论腹部无切口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经肛切除吻合器腹壁结肠造口术,是安全可行,真正达到腹部无手术切口、无瘢痕、美容美观、完全微创的最佳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126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1979~1998年,我院对126例需手术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实施了剥除术,其中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8例(14.3%),位于肝实质内者6例(4.8%),对直径大于10?cm和累及第Ⅰ或Ⅷ肝段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同时采用了肝门间歇阻断的方法.结果全部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被成功剥除,无手术死亡,术中平均失血(1?015±577)?ml[(200~4?500)?ml],术后发生右侧胸腔反应性积液和切口感染共15例(11.9%),随访72例,无复发.结论通过与文献中的肝切除术组进行比较,我们体会,剥除术是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创技术在胆道外科应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nimally invasive biliary surgery developed rapidl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become the"gold standard"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gallbladder disease.Combined application of endoscopic and ultrasonic technology improved the diagnosis of biliary diseases.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 or sphincterotomy of duodenal papilla to remove connon bile duct stones and internal biliary stent placement under ERCP for obstructive jaundice caused by biliary tumors provided safe and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However,in the laparoscopic era,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should still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raditional biliary surgery.Meanwhile,strict indic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近三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对于直肠癌的外科治疗,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等手术理念和新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的广泛发展和应用,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而我国结直肠外科同道们在顺应世界潮流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相关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基于我国国情的直肠癌临床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直肠癌外科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现今,我国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已进入个体化精准微创医疗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对我国腹腔镜直肠癌发展的28年做了系统的回顾,并对今后中国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单孔腹腔镜技术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微创新技术,可达到接近“无瘢痕手术”的效果,具有更好的微创和美容疗效。由于单孔的限制,手术的操作难度增加,同时在操作技巧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胰腺手术中应用的相关报道仍较少,临床经验缺乏。截至目前为止,我科共试行单孔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4例,其中保留脾脏9例,联合脾切除5例。除1例患者因胰尾囊肿与周围粘连严重中转为多孔手术,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我们的临床经验提示,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是可行的。对于有经验的单孔腹腔镜外科医生来说,在适当的病例中,开展单孔腹腔镜胰腺手术是一个安全而且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是结直肠癌中占比最高的疾病,手术治疗是治愈直肠癌最重要的手段。中国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自1993年首次报道,随着腹腔镜设备及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的革新,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已成为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标准术式。本文总结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相关术式包括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直肠肿物取出术、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及相关循证研究进展。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部分关键问题依然存在争议,但随着RCT研究的开展论证,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未来个体化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必将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外保胆取石术的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将确诊且符合保胆取石手术条件的60例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30例)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腹腔外保胆取石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胆道镜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75.39±21.58)min,术后住院(5.68±1.53)d,1例复发,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手术时间(68.76±14.95)min,术后住院(7.84±1.85)d,7例复发,1例结石残余,2例胆漏,1例感染。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腹腔外保胆取石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安全、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