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信丰县人民医院上报的80例抗菌药物相关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ADRs报告中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抗菌药物的品种和给药方式,以及ADRs的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抗菌药物相关ADRs的临床特点。结果:80例ADRs的报告中,年龄上以>60岁患者最多见(43例,占53.75%),性别上男性略多于女性(45例vs 35例);在所涉抗菌药物种类方面,以头孢菌素类的占比为最高(38例,占47.50%),其次为青霉素类(20例,占25.00%)和碳青霉烯类(17例,占21.25%);所涉抗菌药物的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给药(64例,占80.00%),其余均为口服给药(15例,占18.75%);在ADRs的发生时间上,以用药后≤10 min为主(45例,占56.25%),其次为用药后>10 min~24 h(16例,占20.00%)和用药后>3 d~5 d(10例,占12.50%);此外,80例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47例抗菌药物所致ADRs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分析上报病例在年龄、性别、所涉抗菌药物的品种、ADRs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等方面的特点。结果:147例ADRs病例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对(52.38%vs 47.62%),年龄上以>20~40岁(48例,占32.65%)和>60岁(45例,占30.61%)患者居多;ADRs所涉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79例,占53.74%)和喹诺酮类(46例,占31.29%)为主,ADRs与抗菌药物的关联性评价以“可能”为主(142例,占96.60%);ADRs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100例,占68.03%),表现为皮疹、瘙痒、局部红肿、红人综合征等;抗菌药物所致ADRs的严重程度评级主要为“一般的”(126例,占85.71%),“严重的”仅11例(占7.49%);经过处置,绝大多数患者痊愈或好转(145例,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预防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报的61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女性性别构成比分别为45.9%、54.1%,18岁以下儿童4例(6.6%),18~60岁成年人39例(63.9%),61岁以上患者有18例(29.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49例(80.3%)为主。其中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为头孢菌素类25例(41.0%)、喹诺酮类11例(18.0%)。6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有32例(占52.5%),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有13例(占21.3%)。结论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性别差异不大;临床应规范抗菌药物应用,选择适当的品种和给药途径,防止在成人和老年人中滥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医院2019年—2020年58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征,为该类药物的ADRs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020年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5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病历资料,从患者年龄、原发疾病、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和给药途径,以及ADRs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和转归等方面分析抗菌药物所致ADRs的发生规律与特点。结果:58例ADRs报告中,以>60岁者为最多(22例,占37.93%),其次为40~60岁者(19例,占32.76%);涉及抗菌药物种类的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26例,占44.83%)、喹诺酮类(25例,占25.86%)和青霉素类(11例,占18.96%),且有38例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ADRs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 d(32例,占55.17%)和>1~3 d(12例,占20.69%);ADRs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占37.93%)、消化系统(占20.69%)和神经系统(占17.24%);所有发生ADRs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苏州院区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41例抗菌药物相关ADRs报告,统计和分析ADRs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与处置结局,以及相关抗菌药物的种类、剂型和给药方式。结果:141例ADRs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87例vs 54例),年龄上则以>30~40岁(43例,占30.50%)和>60岁(31例,占21.99%)居多;141例ADRs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80例,占56.74%)和胃肠系统(23例,占16.31%);经过处置,141例ADRs患者全部好转(50例,占35.46%)或痊愈(91例,占64.54%);141例ADRs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有喹诺酮类(49例,占34.75%)、头孢菌素类(35例,占24.82%)、青霉素类(28例,占19.86%)和大环内酯类(16例,占11.35%),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87例,占61.7... 相似文献
7.
景天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157-158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资料,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抗菌药物ADR报告。结果160例ADR中,年龄≤18岁和≥60岁患者分别为28.75%和23.75%,19~59岁患者占47.5%。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最多, ADR表现以皮肤和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ADR监测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至2010年112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红色斑丘疹、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四肢循环差、畏寒、眼睑水肿、生殖器瘙痒等等。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治和护理对策,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0月所有门诊、住院患者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25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比例较高(24.76%),其次是头孢菌素类(23.81%);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胃肠道系统;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结论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减少ADR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上报的535例抗菌药物ADRs报告,分析其抗菌药物ADRs涉及的相关因素。结果:535例抗菌药物ADRs报告中,其中男性248例,女性287例,女性多于男性;抗菌药物ADRs上报例次逐年增加;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s为最多(占93.46%),其次为口服给药(占6.16%);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中头孢菌素类占26.83%;ADRs报告一般的占93.27%,新的ADRs占4.67%,严重的ADRs占2.06%。结论:医院行政部门应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慎用喹诺酮类药物,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9年—2021年医院上报的抗菌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94例抗菌药物相关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统计和分析抗菌药物相关ADRs的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所涉抗菌药物品类情况、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最终转归情况等。结果:194例ADRs的报告类型主要为“一般的”(141例,占72.68%)和“严重的”(49例,占25.26%),所涉药物的剂型主要为注射剂(187例,占96.39%),关联性评价主要为“可能”(102例,占52.58%)和“很可能”(89例,占45.88%);194例ADRs报告中,女性患者比例略高于男性(59.79%vs 40.21%),年龄上<18岁患者的发生比例较高(89例,占45.88%);194例ADRs报告涉及抗菌药物的类型主要为大环内酯类(41例,占21.13%)、青霉素类(37例,占19.07%)、头孢菌素类(37例,占19.0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头孢菌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祁阳市中医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 074例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报告中ADRs所涉及的药物种类及其用法用量,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其中头孢菌素相关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 074例ADRs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的有392例,其中与头孢菌素相关的有203例;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45岁(68例,占33.50%)和45岁~<65岁(49例,占24.14%),而涉及的种类主要为第3代头孢菌素(152例,占74.87%),其中涉及的主要品种为注射用头孢他啶(51例,占25.12%)和注射用头孢噻肟(42例,占20.69%);在累及器官方面,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63例,占80.30%),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荨麻疹、皮肤发红和红斑;203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8—2010年河南省胸科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08—2010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17例,分别从患者情况、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因果预后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7例不良反应中,皮肤及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反应居多,主要品种为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与用药频度有关。结论根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治疗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组织系统及临床表现,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收集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按涉及的组织器官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诱发的不良反应共72例,涉及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侵害身体各个部分,尤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多见。结论应重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基本药物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上报的73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抗菌药物6大类15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的ADR比例最高,静脉给药方式为引发ADR的最主要途径,ADR临床表现多为各种皮疹、瘙痒、消化系统症状。结论基层医院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发热门诊抗感染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抗感染药物在门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发热门诊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62例抗感染药物所致ADRs报告,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相关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给药方式,以及ADRs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等信息,分析抗感染药物所致ADRs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62例抗感染药物所致ADRs患者的男女性别分布较为均衡(87例vs 75例),而其年龄则主要集中在>60岁(73例,占45.06%);162例ADRs所涉的抗感染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160例,占98.77%),其中主要的类别有头孢菌素类(44例,占27.16%)、喹诺酮类(38例,占23.46%)、大环内酯类(34例,占20.99%)和青霉素类(33例,占20.37%);162例ADRs所涉抗感染药物的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滴注(115例,占70.99%),其次为口服(31例,占19.14%);162例ADRs主要的发生时...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了解抗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妇产科上报的抗菌药物ADR/ADE报告。结果:165例ADR/ADE患者,平均年龄(28.76±6.80)岁,年龄越高,ADR/ADE发生率越高;青霉素类药物ADR/ADE发生率2.41%,居首位;头孢菌素类药物ADR/ADE例数占73.33%,但ADR/ADE发生率低于均值0.47%;超剂量使用与ADE发生有显著关系,超剂量使用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发生ADE,P值分别为0.002,0.034;165例ADR/ADE患者,静脉滴注149例,肌内注射12例,口服4例。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和护理干预,加强ADR高发生率药物监测,严格控制输液量,以减少或避免ADR/ADE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上报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上升趋势的表现,药物存在有如下不良反应,引起全身多个系统器官的损害。结论喹诺酮类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居首,不良反应最常见为皮疹和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患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患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到的16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比例、引发ADR的抗菌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抗菌药物涉及11类36个品种。167例ADR中,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是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82.63%;ADR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ADR监测报告工作,推动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