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静配中心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后的76名护理人员的相关资料,以2016年10月~11月静配中心的38名护理人员为干预前组(对照组),2016年12月~2017年1月静配中心的38名护理人员为干预后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沉降菌的生成数与沉降菌生成率(%),并对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服务的态度、护理的文书书写和病区管理3项内容。结果干预后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16%、服务态度满意度99.61%、病区管理合格合格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2.70%、服务态度满意度89.92%、病区管理合格合格率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分别进行8次细菌培养,干预前合格次数6次,合格率62.5%,明显低于干预后细菌培养合格率(100.00%),且干预前空气沉降生成率为19.36%,明显高于干预后空气沉降生成率(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实施PDCA循环模式进行感染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完善的洁净区管理制度,够促使静配中心的感染控制得到更好的发挥,实现PIVAS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办法在我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心(PIVAS)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PIVAS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净化区Ⅰ更衣室、Ⅱ更衣室、配置仓内、层流台及生物安全柜空气沉降菌的监测菌落计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2组数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引起2组感染控制指标差距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观察组空气沉降菌生成率6.4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规范了PIVAS管理,实现了PIVAS感染控制的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为临床患者的输液提供了安全的、无污染的配置环境,提高了静脉输液的配置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1年7~9月中心静脉置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于2011年10月起实施PDCA循环,对CRBSI发病率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2011年7~9月中心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为7.24‰(5/690),2011年10月~2012年3月,感染率为2.56‰(4/1562),2012年4月~2013年4月感染率为0(0/2450)。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实施PDCA循环管理,明确CRBSI的诊断标准,建立监控系统,规范操作规程,开展系列教育和现场干预。有效控制了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DCA循环法制定医院的感染管理计划,检查标准并组织实施。结果从2010年10月1日全院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明显好转,与未实施PDCA循环法时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可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PDCA循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PDCA循环模式以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PIVAS质量管理体系。在实践中通过统计对比发现PDCA循环不仅可以促进PIVAS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完善,而且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实行PDCA管理,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各类差错的发生。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各类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逐一改进。结果:通过2年时间的持续改进,PIVAS的外部差错率由0.02%下降至0.000 8%,内部差错率由0.18%下降至0.09%,均显著降低。结论:PDCA循环能显著降低PIVAS的配方差错率,减少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降低静配中心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率的方法。方法 通过Plan(计划)、Do(执行)、Check (检查)、和Action (处理)四个阶段对我院静配中心出现的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所出现的调配差错率的变化。结果 实施PDCA循环法后我院静配中心静脉调配用药调配差错率显著下降,调配差错率降低27%,达到设定目标值。结论 利用PDCA循环法,能够显著降低静配中心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率,优化静配中心的药学服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推行PDCA循环管理方案,分别选取方案实施前、后1年内住院患者各50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感染、患病情况,并对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与实施前比较,PDCA管理方法实施后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全因患病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操作规范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PDCA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质量,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7):141-144
目的探讨患者通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以及相关因素,通过分析制定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7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行PICC置管的1067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分组,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为活动前(组),2014年1~12月为活动后(组),运用PDCA循环通过对本院PICC置管患者数量的统计以及导管感染数量的监测,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持续性的改进,提升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1年后,感染率从5.90%降至1.43%,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对PICC置管的监测,控制,反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建立医院静脉药物配液中心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的实施,药品生产、经营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但应用环节尚无具体的规范.尤其是静脉药物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减少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调配差错,提高输液配置质量,保证临床输液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 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循环前后差错率的、改善程度.结果 循环前的差错率为0.053%,循环后的差错率降至0.015%,实际降幅达77.4%.结论 将PDCA循环应用到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管理中,坚持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能有效的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过程中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将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纳入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根据其护理风险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PDCA循环模式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风险控制的4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投诉率、差错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在消毒隔离、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服务态度,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上,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不仅仅可以降低护理投诉率、差错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可以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方法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质量合格率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通过PDCA循环实施一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合格率、临床科室满意率较前显著提高。结论 PDCA循环是落实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静配中心院感管理实施质量控制方案,依照方案执行院感防控工作,预防控制静配中心内产生医院感染,提升输液质量。方法 根据人机料法环五位素对院感实施质量控制,总结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实施院感质量控制方案期间,洁净区十万级、万级、百级空间中物表菌、空气沉降菌及药师手卫生监测情况,并观察实施院感质量控制方案后临床对输液质量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静配中心实施院感质量控制方案期间,无一例感染事件发生,物表菌与沉降菌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输液满意度由83.65%提升至92%。结论 静配中心实施院感质量控制方案能有效切断感染源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有助于提升输液质量,实现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2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情况设为A组;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情况设为B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院消毒灭菌用品检查合格情况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B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呼吸道感染、针刺伤和患者医院感染的呼吸道感染、侵入性操作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呼吸机管道、氧气管、雾化管、吸痰管的合格率均为100.00%,吸痰管检查合格率与医院消毒灭菌用品总合格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呼吸机管道、氧气管、雾化管等检查合格率高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23±2.76)d,低于A组的(17.65±2.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护理人员和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院内消毒灭菌用品检查合格率,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PDCA循环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建立标准、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持续改进质量和安全的过程中实现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现。目前随着临床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对输液患者静脉药物的配置要求越来越高,药物配置安全和其质量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度,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对急诊治疗的要求。为了形成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更加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院对急诊110例需输液治疗的患者的静脉药物配置采PDCA循环管理模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2例在我院ICU治疗的患者,选取时间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n=31)给予ICU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n=31)实施PDCA循环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评估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ICU患者的护理中,能够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探讨PDCA模式在提高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运用效果。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对新生儿病房实施PDCA管理,对新生儿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奶瓶、奶嘴、医务人员手采样进行生物学培养,1个月为1个周期,对比实施PDCA后和实施前的12期结果,同时分析病房中40名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PDCA模式实施后各项卫生指标达标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DCA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卫生依从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DCA模式实施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均<0.05)。PDCA模式在提高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运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