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评估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联合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RASSF1A和SHOX2甲基化检测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79例可疑肺癌患者,其中肺癌58例,肺良性病变121例。179例中114例(肺癌45例,肺良性病变69例)通过迪夫快速染色完成C-ROSE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ASSF1A、SHOX2甲基化和(或)C-ROSE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明确不同标本类型和不同肿瘤类型中RASSF1A和SHOX2甲基化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RASSF1A联合SHOX2甲基化检测的敏感度为77.59%(45/58),特异度为80.17%(97/121)。亚组分析中,肺穿刺活检及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甲基化与病理诊断一致率较好,分别为88.8%(8/9)、79.75%(126/158),而胸水的一致率稍差,为63.64%(7/11)。小细胞肺癌和鳞癌甲基化检测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12/13),肺腺癌为66.67%(18/27)。C-ROSE检测的敏感度为75.56%(34/45),特异度为95.65%(66/69)。甲基化检测联合C-ROSE的敏感度为86.96%(39/45),特异度为86.67%(60/69)。结论 RASSF1A、SHOX2甲基化检测及C-ROSE用于肺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结合将成为病理学诊断的有效的补充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肺癌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和顶后评估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7例胃腺癌患者、3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旁组织标本以及术前、术后血标本行对照研究。结果胃腺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34.0%(16/47),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3.3%,1/30)和健康对照者(0%)(P〈0.01)。16例胃腺癌组织中5例(31.2%)检测到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癌分化程度、有关转移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可望为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叶果  李羲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178-180
目的主要对肺癌患者谈脱落细胞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在帮助诊断肺癌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肺癌、肺癌高危人群、正常人群痰脱落细胞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发生状态,分析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差异。结果肺癌中该基因16.7%出现甲基化;肺癌高危人群中只有6%出现甲基化;正常人群中该基因无甲基化。RASSF1A基因甲基化和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程度、组织分型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讨论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在肺癌患者身上发生的概率与普通人身上发生的概率相比,要高出很多,同时,经过研究发现,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无关,与肿瘤组织的分型也没有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上,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确诊肺癌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改变规律.方法 取4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结果 癌旁组织仅观察1例甲基化(2.5%),而肿瘤组织中26例出现甲基化表达(65.0%).(P<0.05).结论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是胃癌经常发生的分子事件,可能与胃癌癌变有一定关系.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选的一项重要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SF1A)甲基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已发表的关于RASSFIA基因甲基化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症中报道的国内外文献,针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综合(Meta)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评价疗效,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前列腺癌组541例和前列腺增生组258例的RASSF1A甲基化研究结果,Meta分析显示,研究文献中总的OR值及95%CI均在垂直线的右侧(OR=6.39,95%CI为4.32~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中存在高频率的RASSF1A高甲基化现象,将其应用于临床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分子标志物,仍需大样本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7.
肺癌作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RASSF1A基因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之一,研究人员对RASSF1A基因的结构和位置进行相关研究。作为肿瘤抑制因子,RASSF1A基因却在肺癌患者中经常因为甲基化而失活,RASSF1A基因的缺失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了RAS基因诱导肿瘤发生。研究表明,RASSF1A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以用作肺癌的诊断手段之一。各项预后相关研究表明RASSF1A高甲基化与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RASSF1A基因高甲基化与患者低生存率存在密切联系。本综述主要就RASSF1A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9,(2):166-173
目的探讨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肺癌发生及被动吸烟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研究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生与香烟烟雾暴露的关系;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被动吸烟对小鼠肺组织中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 (1)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肺癌吸烟患者中p16基因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肺癌不吸烟患者(OR=3.77,95%CI:1.88~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肺癌不吸烟患者(OR=4.59,95%CI:1.39~1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被动吸烟小鼠不同剂量组均未检测出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结论中国人群肺癌患者中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高度相关,吸烟造成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肺癌易感性相关;被动吸烟对小鼠p16、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程度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RAS家族相关基因1A(RASSF1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脑胶质瘤患者、5例非正常死亡脑组织中CDK4和RASSF1A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CDK4和RASSF1A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CDK4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γ5=0.611,P<0.05),RASSF1A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γ5=-0.690,P<0.05);CDK4与RASSF1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γ5=-0.676,P<0.05).结论 CDK4是胶质瘤的正性调节因子,RASSF1A是胶质瘤的负性调节因子,两者参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RASSF2、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因测序法检测62例NSCLC患者(肺癌组)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MGMT、RASSF2、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并分析目标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MGMT基因甲基化频率为27.42%(17/62),而对照组为0(0/46)(x2=14.97,P0.01);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状况无明显相关(P0.05)。甲基化组吸烟指数(620.78±135.34)高于非甲基化组(498.96±150.87)(t=2.91,P0.05)。MGMT基因甲基化多见于晚期患者,Ⅰ~Ⅱ期甲基化率为0(0/11)而Ⅲ~Ⅳ期为33.33%(17/51)(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肺癌组RASSF2基因甲基化频率为38.71%(24/62),而对照组为0(0/46)(x2=22.89,P0.01);NSCLC患者血清RASSF2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不吸烟者RASSF2甲基化率高于吸烟者(61.90%vs26.83%,x2=7.20,P0.05)。结论 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有较高的发生率。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可能和患者临床资料有一定关系。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NSCLC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李丹  余涛  曾智  吴杰  叶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9):2807-2812
目的阐明SLC2A1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索Oncomine和TCGA等生物信息数据库中有关SLC2A1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挖掘并进行二次分析,对SLC2A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48项不同类型SLC2A1的研究结果,关于在肿瘤与对照组织中SLC2A1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有47项,其中SLC2A1表达增高的有43项,表达降低的有4项。肺腺癌中高表达的研究有8项、低表达的有0项。共有8项研究数据集涉及SLC2A1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包括786例样本。在数据库中综合比较这8项研究成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LC2A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另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LC2A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强或中等,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弱或呈阴性。TCGA数据库中挖掘的结果也同样显示高表达SLC2A1的患者总体死亡率较高,低表达SLC2A1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基于公共数据库中肿瘤相关的基因信息,提示SLC2A1的m RNA水平在肺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肺腺癌预后相关,其有望成为肺腺癌药物治疗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croRNA (miR)-145-5p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检测人肺腺癌组织和A549细胞中miR-145-5p的基因表达。生物信息数据库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5p和ABCE1的靶控关系;转染miR-145-5p的模拟物、抑制物和对照物入A549细胞,PCR法测定转染后miR-145-5p和ABCE1 mRNA的表达。MTT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转染前后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在肺腺癌组织和A549细胞系中miR-145-5p表达明显下降(P<0.05)。生物信息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ABCE1是miR-145-5p的靶基因。与未转染和转染miR-145-5p对照物的A549细胞相比,转染模拟物48 h后可显著增加miR-145-5p的表达,抑制ABCE1 mRNA表达,同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抑制(P<0.05);而转染抑制后可显著降低miR-145-5p的表达,增加ABCE1 mRNA表达,同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的miR-145-5p,能够通过负性调节ABCE1的表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UGT1A1*6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占比63.4%、杂合型G/A占比32.8%、突变纯合型AA占比3.8%;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TA6/TA6占比75.8%、杂合型TA6/TA7占比21.5%、突变纯合型TA7/TA7占比2.7%;UGT1A1*6和*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且TA6/TA6占比48.9%,单点变异型G/G且TA6/TA7占比12.4%、G/A且TA6/TA6占比23.1%,双点变异型G/G且TA7/TA7占比2.2%、G/A且TA6/TA7占比9.1%、A/A且TA6/TA6占比3.8%,三点变异型G/A且TA7/TA7占比0.5%。患者UGT1A1*6与UGT1A1*28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胃癌、结直肠癌、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UGT1A1*28、UGT1A1*6和*28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时,应联合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肿瘤类型以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异质性细胞核核糖蛋白A2/B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异质性细胞核核糖蛋白A2/B1(HeterogeneousnuclearribonucleoproteinA2/B1,hnRNPA2/B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探讨hnRNPA2/B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组)、32例肺良性肿瘤(肺良性肿瘤组)及20例正常肺(正常肺组)组织中hnRNPA2/B1的表达。结果肺癌组hnRNPA2/B1表达阳性率79.50%(66/83),肺良性肿瘤组阳性率43.80%(14/32),正常肺组阳性率40.05%(8/20)。肺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瘤组及正常肺组(均P<0.05);肺良性肿瘤组阳性率与正常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期肺癌的hnRNPA2/B1表达阳性率为67.60%(25/37),Ⅲ~Ⅳ期肺癌的阳性率为89.10%(41/46)。Ⅲ~Ⅳ期肺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hnRNPA2/B1表达阳性率为88.00%(44/55),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为66.70%(22/33)。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hnRNPA2/B1过量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hnRNPA2/B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研究二相代谢酶UGT1A3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应用带生物素标记扩增引物并经PCR扩增和Beads分离,制备UGT1A3和UGT2B7焦磷酸测序单倍摸板。在PYroMarkID焦磷酸测序上进行焦磷酸测序,检测233血样的DNA标本的17个SNP位点,以确定血样DNA标本的的基因型。结果 233例血样的DNA标本中,UGT1A3等位基因有9种表型,分别为UGT1A3*1*1、UGT1A3*1*2、UGT1A3*1*3、UGT1A3*1*4、UGT1A3*1*5、UGT1A3*2*3、UGT1A3*2*4、UGT1A3*3*3和UGT1A3*3*5。UGT2B7-1和UGT2B7-2各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G/G型、G/T型、T/T和C/C型、C/T型、T/T型。结论我国汉族人群中UGT1A3和UGT2B7基因突变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粪便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Syndecan 2,SDC2)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2, TFPI2)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5月~2021年4月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45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纳入同期于我院行体格检查的健康者21例作为对照组,经结直肠镜和术后病理学检查,45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中确诊结直肠癌25例,结直肠腺瘤2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检测各组受试者中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结直肠癌组和结直肠腺瘤组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阳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95%CI(0.624~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氟伏沙明与细胞色素P450酶1A2(cytochromeP4501A2,CYP1A2)基因*1F位点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奥氮平浓度的影响。方法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奥氮平者(奥氮平组)92例以及奥氮平联用氟伏沙明者(联合组)103例,采集血液,测定CYP1A2*1F基因型以及血清奥氮平浓度,比较2组以及CYP1A2*1F各个基因型间的血清奥氮平浓度差异。结果奥氮平组血清奥氮平浓度(3.39±2.70)mg·L-1·mg-1显著低于联合组(5.14±3.06)mg·L-1·mg-1(t=4.23,P=0.000)。AA型血清奥氮平浓度比CC型低[奥氮平组:(2.46±1.64)mg·L-1·mg-1 vs(4.42±2.88)mg·L-1·mg-1,P<0.05;联合组:(4.06±2.65)mg·L-1·mg-1 vs(6.86±3.25)mg·L-1·mg-1,P<0.01],但是CA型与CC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氟伏沙明可升高血清奥氮平浓度;不同基因型个体,血清奥氮平浓度不同;应根据氟伏沙明使用情况和CYP1A2*1F基因型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8.
细胞色素氧化酶CYP 1A2亚家族是近年来药物代谢研究领域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该酶具有高度的个体间差异,并参与多种临床药物以及环境致癌物质的代谢,与癌症、炎症、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易感性相关。CYP 1A2具有抗氧化作用;CYP 1A2基因多态性和表型差异的研究,可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探针药物的应用是研究CYP 1A2活性的主要方法;人源化CYP 1A2转基因动物模型,是癌症发生研究中、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CDx2)、细胞角蛋白20(CK20)及肝肠黏着蛋白17(CDH17)在肺肠型腺癌(SPE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组)、肠腺癌肺转移患者(B组)及SPEA患者(C组)各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TTF-1、Napsin A、CDx2、CK20、CDH17蛋白表达,ROC曲线分析单项蛋白检测和联合检测对SPEA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TTF-1和Napsin A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CDx2、CK20及CDH17(P<0.01);B组CDx2、CK20及CDH1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TTF-1和Napsin A蛋白(P<0.01)。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项蛋白检测(P<0.01),联合检测诊断SPE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蛋白检测(P<0.05或P<0.01)。结论 TTF-1、Napsin A、CDx2、CK20和CDH17联合检测能更好诊断SPEA。  相似文献   

20.
由CYP3A诱导作用引起的临床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能同时降低CYP3A酶底物药物的体内暴露量和药理活性。CYP3A mRNA水平的增高常用于评价受试化合物对CYP3A酶的诱导作用。本实验建立并验证了一种绝对定量的实时PCR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肝中CYP3A1和CYP3A2 mRNA的表达水平。设计的CYP3A1、CYP3A2和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看家基因)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CYP3A1、CYP3A2和GAPDH在1-1×10~6 attomol/μL浓度范围内,循环阈值和对数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组内和组间可重复性。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考察大鼠腹腔注射给予100 mg/kg地塞米松后肝脏中CYP3A1和CYP3A2 mRNA诱导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总RNA中CYP3A1和CYP3A2mRNA的基础水平分别为37.78和252.31 attomol/μg。随后CYP3A1和CYP3A2 mRNA水平逐渐增加并分别在24小时和42小时达到最大诱导效应,分别为基础水平的19倍和8倍。最终CYP3A1和CYP3A2 mRNA在地塞米松给药60小时后回落到各自的基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