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果体肿瘤(pinealoma)因其特殊的位置类型, 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 在手术切除的同时需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S)进行治疗。而分流管堵塞导致分流失败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本文通过报道1例联合行松果体肿瘤切除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因分流管堵塞导致梗阻性脑积水(obstructive hydrocephalus), 以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精力减退为起始症状, 逐渐出现少吃、少语、少动亚木僵表现而反复就诊精神科且经多种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 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症状复杂多变、容易误诊误用精神科药物的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调节重力抗虹吸装置在脑积水分流术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初次诊断脑积水(17例)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后出现过度引流(6例)的患者,植入可调节重力抗虹吸装置,定期随访记录患者分流阀压、影像学脑室变化及临床症状变化等。结果17例初次诊断脑积水患者植入可调压分流阀(商品名:proGAV)+可调节重力抗虹吸装置(商品名:proSA)后,其proGAV阀门和proSA阀门平均压分别为(92.4±3.0)mmH_(2)O和(23.0±0.8)cmH_(2)O,头部影像示Evan指数由术前0.34±0.01降为0.28±0.01;额角直径/同一水平颅骨内板间径比(frontal horns/internal diameter,FH/ID)由术前0.44±0.01降为0.36±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脑室系统明显缩小;1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双下肢乏力及尿失禁均明显改善(3例昏迷患者除外)。另6例首次未植入抗重力阀的脑积水患者VPS分流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过度引流症状,遂植入proSA,其Codman阀门压由术前(170.0±9.5)mmH_(2)O降低为(120.0±8.4)mm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部影像示额枕/颅径比(fronto-occipital horn ratio,FOHR)由0.23±0.02升至0.3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室系统由裂隙样形态恢复至基本正常;6例患者过度引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在临床初诊脑积水或VPS术后过度引流等复杂脑积水患者中植入可调节重力抗虹吸装置调控脑脊液引流是安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脑积水术后分流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分流障碍患儿(占同期收治的96例V-P分流障碍患儿的5.2%)的临床资料。既往均因脑积水于出生后6个月内行V-P分流术。此次发病的病程为2 d至2年。此次入院所有患儿均行分流管修复术,术后均予门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手术结局。结果5例患儿中,2例以头痛伴急性视力下降就诊;3例以视力下降伴或不伴复视、斜视就诊。术前头颅CT结果显示,1例患儿脑室增大,4例患儿脑室未见明显增大。术前X线片显示4例为分流管断裂、1例经手术探查发现为分流管脑室端堵塞。行分流管修复术后分流管通畅。5例患儿术后随访4~49个月,术前的头痛等颅高压症状均消失,但视觉障碍均无明显改善,3例患儿存在视神经萎缩。结论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脑积水术后分流障碍的发病率较低,可伴有颅高压症状,且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头颅CT、全程X线片和眼底检查是确诊V-P分流术后分流障碍的重要检查方法。分流管修复术对术前已存在的视力下降效果不佳,应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手术有可能缓解或避免视力问题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在儿童后颅窝肿瘤所致梗阻性脑积水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93例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存在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所致的颅高压症状, 并于二期肿瘤切除术前行一期ETV。分析ETV的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 以及肿瘤切除术后的脑积水复发率。结果 98.9%(92/93)的患儿ETV成功实施, 且术后颅高压症状缓解, 1例患儿因术中出血导致行ETV失败。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1%(1/92), 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肿瘤切除术后的脑积水复发率为6.5%(6/92), 经再次手术置入脑室-腹腔分流管, 脑积水均获得缓解。结论小儿后颅窝肿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需急诊缓解颅高压时应首选ETV, 其并发症少, 且肿瘤切除术后的脑积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裂隙脑室综合征临床过程和病理生理学机制,探讨裂隙脑室综合征的适当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式选择以及预后;其中6例行更换分流管系统或重新脑室腹腔分流,25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完全缓解,视力损害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良好;3例术前检查发现有横窦狭窄或闭塞的,术后半年复查头MRV显示横窦重新开放。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相对简易、安全,适用于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蛛网膜囊肿或者脑积水分流手术应选择可调压抗虹吸的分流管系统,利于后期调整合适压力,减少裂隙脑室综合征的发生率;裂隙脑室综合征可以出现颅内静脉窦变窄,随着颅压恢复正常后,静脉窦狭窄可以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在后颅窝肿瘤梗阻性脑积水和同期行后颅窝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科2015年7月—2018年12月,应用ETV治疗53例后颅窝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并同期行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6 h内复查头部CT,均无脑室内积血、积气。术后出现短暂性发热患者5例;无出现继发性出血、手术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的患者。术后随访患者6~31个月,其中有效患者50例(94. 3%);无效患者3例,后行腰大池引流1周,最终行脑室-腹腔分流。结论 后颅窝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前,行脑室外引流及分流是传统的处理方式,但也是并发症较多的治疗方法;同期ETV对于此类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符合生理机制,并发症少,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分流不畅的治疗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87例。结果 术后出现分流不畅共6例,占6.90%(6/87)。梗阻性脑积水患者3例,远端和近端梗阻各1例,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远端堵塞1例,行脑室-心房分流术后好转。交通性脑积水患者3例,1例远端堵塞,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2例分流系统通畅但症状进行性加重,更换更低压力分流泵后好转。结论 严格把握脑室-腹腔分流术指征,选择合适分流系统和手术方式,规范精细的手术操作有助于预防术后分流不畅的发生;脑室-心房分流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分流不畅的治疗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ETV)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后颅窝肿瘤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2012年80例脑积水中线后颅窝肿瘤(42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38)患儿,分为2组,A组(42例)行ETV,平均随访27.4个月,B组(38例)行VPS,平均随访25个月。结果 A组术中大出血发生2例(6.2%)和脑脊液漏1例(3.1%)。B组分流感染发生3例(9.4%),2例患者术后4.5个月脑室死亡。硬膜下积液发生3例(9.4%),硬膜外血肿1例(4.7%),1例(4.7%)上升脑疝。相比脑室腹腔分流术,由于手术时间短(15min vs.35min),并发症发病率较低(9.3%vs.38%),无死亡病例(0vs.4.7%),手术失败发生率较低(6.2%vs.38%)。结论 ETV可作为后颅窝肿瘤儿童患者伴明显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9.
例1男,14岁。因头痛、视物不清、行走不稳10d入院。患者8个月前因同样的症状被诊断为梗阻性脑积水,在当地医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原症状消失,复查头颅CT示原扩大的脑室恢复正常。入院前10d原症状复发,头颅CT示梗阻性脑积水。检查原分流的分流泵,分流泵按下后复位困难。行右侧侧脑室前角脑室-腹腔分流术,第2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对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2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并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接受VPS的患者,通过分析比较VPS术前后颅内压力、主要临床症状、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VPS对伴有明显颅内高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术后脑脊液压力明显下降(P0.001);患者主要症状如意识障碍、头痛、视力、听力障碍等明显好转。手术后并发症少,无隐球菌感染扩散现象发生,有少量导管相关并发症,与其他脑积水行VPS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VPS可以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改善临床症状,手术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的应用价值.方法 2例男性患儿行CT、MRI提示脑室系统扩张,MRV及DSA检查发现颅内静脉窦广泛闭塞.腰穿压力显著升高.手术均采用强生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体外可调压分流术治疗.结果 2例患者术中均将分流阀压力设定为200 mmH2O,术后逐步调低,调低至180 mmH2O均出现不同程度低颅压症状,调高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术后智力及运动功能显著提高,复查CT提示脑室减小.结论 先天性颅内静脉异常回流导致的高颅压性脑积水非常少见,治疗经验甚少.可调压分流显然是治疗颅内静脉回流导致高颅压性脑积水一种最佳治疗方法,对压力调节,需通过较长时间多次调节来逐步达到一个合适的个体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的应用价值.方法 2例男性患儿行CT、MRI提示脑室系统扩张,MRV及DSA检查发现颅内静脉窦广泛闭塞.腰穿压力显著升高.手术均采用强生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体外可调压分流术治疗.结果 2例患者术中均将分流阀压力设定为200 mmH2O,术后逐步调低,调低至180 mmH2O均出现不同程度低颅压症状,调高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术后智力及运动功能显著提高,复查CT提示脑室减小.结论 先天性颅内静脉异常回流导致的高颅压性脑积水非常少见,治疗经验甚少.可调压分流显然是治疗颅内静脉回流导致高颅压性脑积水一种最佳治疗方法,对压力调节,需通过较长时间多次调节来逐步达到一个合适的个体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患者,经CT、MRI、MRV及DSA检查明确诊断后,行脑室-腹腔体外可调压分流术治疗,对其病史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导致的脑积水临床上非常罕见,患儿常有头颈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对高颅压耐受较好,回流静脉受损可致颅内压调节失代偿,DSA检查能够明确颅内静脉回流的异常路径,体外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可随时根据患儿反应调节分流压力,分流压力一般需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保证静脉回流.结论 出生后有头颈部毛细血管扩张者需考虑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DSA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体外可调压脑室-腹腔分流可安全有效地控制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引起的头颅进行性增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婴幼儿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不同类型婴幼儿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根据侧脑室的测压结果设定分流阀的初始压力,术后根据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结果调整分流阀的压力。结果术后随访3—48个月,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CT检查显示脑室均较术前缩小。术后感染2例,分流管梗阻3例。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具有个体化设定分流阀压力的优点,可有效避免术后分流过度和分流不足的出现,是治疗婴幼儿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颅内压脑积水(LPH)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LPH患者7例,均采用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其中1例内引流前行脑室外引流术采取负压引流确诊,余6例均为正常压力脑积水内引流后随访中根据症状反复调压后确诊。结果本组7例VPS后随访3~33个月,除1例高龄患者(73岁)术后1年有轻度头昏、反应迟钝、智力下降外,余6例症状明显缓解,扩大脑室显著回缩。结论LPH临床少见,发病隐蔽,临床表现与正常颅压脑积水相类似;头部CT及MRI可表现为脑室扩大,部分甚至室周明显水肿;可调压管行VPS是治疗LP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39例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脑室 -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139例脑积水患者均行 VPS治疗 ,分流装置主要为美国 PS中压脑室 -腹腔分流管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参照 Salmon的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结果 :有效12 8例 (92 % ) ,其中 112例 (81% )获满意效果 ,8例无变化 ,3例恶化 ,本组无直接手术死亡者。结论 :VPS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脑积水并获得满意效果 ,但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合适的分流装置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 VPS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婴幼儿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不同类型婴幼儿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根据侧脑室的测压结果设定分流阀的初始压力,术后根据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结果调整分流阀的压力。结果术后随访3~48个月,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CT检查显示脑室均较术前缩小。术后感染2例,分流管梗阻3例。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具有个体化设定分流阀压力的优点,可有效避免术后分流过度和分流不足的出现,是治疗婴幼儿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水一例陈宝诚患儿男,5岁。因头痛、呕吐于1988年9月13日入院。诊断:颅咽管瘤、梗阻性脑积水。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头痛、呕吐症状消失,住院8天于9月21日出院。3个月后患儿又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同时伴有腹部增大膨隆,食欲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幕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PA)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1月显微手术治疗8例儿童幕下PA的临床资料。3例未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直接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5例并发梗阻性脑积水,先行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3~5 d后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8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为PA。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未发生并发症状。5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水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后随访半年脑室系统逐步缩小,避免了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儿童幕下PA的手术效果良好;对于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病人先行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是非常必要的,操作简单,可提高肿瘤切除的安全性,避免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脑积水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es)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VPS治疗脑积水患者107例,术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7例,均给予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重度治愈5例;2例术后复发,更换可调压分流管后治愈。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可调压分流阀能够有效预防过度分流所致的硬膜下血肿。微创血肿引流术安全、简便,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