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各种长效抗精神病药都需注射用药,唯五氟利多是一种临床上很有希望的口服长效药.一次用药的有效时间为1周,其作用为哌迷清(与五氟利多同属二苯丁基哌啶类药物)的七倍.其化学结构与氟哌啶醇相似.  相似文献   

2.
安度利可与五氟利多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度利可与五氟利多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350008)陈荣民安度利可即氟哌啶醇癸酸脂(HaloperidolDeco-roateHD)和五氟利多都被认为安全有效的长效抗精神病药物。国内尚未见两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现报...  相似文献   

3.
肌张力障碍是锥外系统较严重的症状,是应用抗精神病药的常见付反应。据报道长效药所产生肌张力障碍较多且更突出,但以五氟利多为主的安适剂所致以斜颈形式为表现的持久性的运动异常却少有报道。现报道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五氟利多引致的特殊的持久性痉挛性斜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五氟利多维持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五氟利多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177例,并进行了一年的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 五氟利多对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优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且副作用轻微。结论 认为五氟利多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尤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五氟利多的应用日渐广泛,有报道在应用五氟利多治疗中可出现肝脏和心脏方面的损害。为了解五氟利多治疗中肝功能及心脏变化,我们对服用五氟利多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心电图变化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86例,女16例。年龄在26~52岁之间。治疗前均进行全面查体,包括肝功能、心电图等。服药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8年,全部病例在观察期间未合并应用其他药,仅32例是先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而在观察中渐停其他抗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物致水肿六例报告殷昌仁,张萍萍例1女性,42岁,精神病史20余年,因精神病复发于1982年10月19日再次住本院一至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曾先后用氯丙嗪(最大剂量800mg/日),氟哌啶醇(48mg/日),五氟利多(60mg/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个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的现状,并初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5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现况调查.结果 (1)4306例(73.0%)患者单独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其中74例(1.2%)单独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1237例(21.0%)患者单独使用第1代抗精神病药,2995例(50.8%)患者单独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1541例(26.1%)患者联合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患者中,291例(4.9%)联用长效抗精神病药与非长效抗精神病药,1250例(21.2%)联用≥2种非长效抗精神病药,其中159例(2.7%)联用≥2种第1代非长效抗精神病药,741例(12.6%)联用第1代与第2代抗精神病药,350例(5.9%)联用≥2种第2代抗精神病药.(2)联合用药组震颤、静坐不能、嗜睡、便秘、流涎、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体质量改变、肝功能变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或住院治疗、所在地区、年龄、病程(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就诊次数、阴性症状、情感症状、思维奔逸、言语活动增多、攻击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为使用联合用药方式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当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以单一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应当掌握联合用药的适应证;联合用药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42岁,已婚,工人。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程13年。经长期应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情感、行为有所改善。尚存主要精神症状有思维贫乏,感情淡漠,行为孤僻,意志活动减弱,自知力丧失。 1年前开始采用五氟利多合并三氟拉嗪治疗,口服五氟利多的初始剂量为40mg,每7天1次,每周加药20mg,加至维持量200mg。共用五氟利多总量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1-5,10,14,15)五氟利多(Penfiuidol,R16341)是二苯丁哌啶(diphenylbutylpiperidine)类中的衍化物.化学结构与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维持治疗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BPSD)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 15例经 8周利培酮或氟哌啶醇急性期治疗后BPSD得到缓解的病例继续服利培酮 1mg/d ,14例同类病人不服任何抗精神病药 ,两组病人均随访 2 4周。随访中 ,定期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 (BEHAVE AD)和Cohen Mansfield激越问卷 (CMAI)的评定。病人随访中如BPSD复发 (BEHAVE AD评分≥ 8分 )则作为复发病例。结果 利培酮组复发率 2 6 .6 7% (4/ 15 ) ,不服药组复发率 5 7.14 % (8/ 14 ) ;经Kalan Meier生存分析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通过复发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是否用药维持因素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尽管短期用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有效 ,但长期用药维持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有报道[1、2]氟西汀治疗强迫症有效.另有报道[3]该药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较单一用药效果更好.本文作者采用氟西汀联合利培酮与单独氟西汀治疗强迫症进行临床疗效验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药物治疗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情况。方法:调查443例伴有明显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其行为和精神症状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结果:常用于治疗BPSD的抗精神病药有奋乃静、利培酮、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硫利达嗪、舒必利等,其起始剂量与有效剂量均较小,大多单一用药。用药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便秘或排尿困难、嗜睡或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典型抗精神病药发生率(18.4%)显著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9.6%)。结论: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均有效,治疗剂量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3.
五氟利多是长效精神病药物,有关顿服自杀较少见,现将1例顿服五利多480mg的病人报告如下。 刘×,女性,27岁。兖州市漕河乡农民,住院号4675。患者患精神分裂症5年,每周眼五氟利多20mg,维持治疗1年余。1996年5月3日,因与  相似文献   

14.
五氟利多(penfluridol)是我国首次仿制成功的口服长效抗精神病药物。该药不仅有与氯丙嗪等药物相近的疗效,更以其作用持久、剂量小,服用方便等优点,而受到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欢迎。我院自1981年应用五氟利多以来,计治疗精神分裂症30余例,其中病期在5年以上,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者的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有24例。现将其临床观察结果作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精神病药作用机制的最新学说:快离解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初一看到抗精神病药的5羟色胺-多巴胺双受体(5HT_2/D_2)学说,我就觉得不敢苟同。因为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不坏,但它对5羟色胺受体却没有多少阻滞作用;舒必利是比较专一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不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也能治好精神分裂症;五氟利多对5羟色胺受体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却能很好地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有些氯氮平治疗无效的病例,居然也能奏效。看来,‘抗精神病药之所以优越,其原委在于能够作用于5羟色胺和多巴胺两种受体’这种双受体学说,看来并不见得是真理。然而,前一时期,它却成了精神病学界的一股热流,不少药厂热衷于开发  相似文献   

16.
双相障碍在新世纪的挑战(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 治疗BPD病因不明 ,治疗主要是对症的 ,原则上应包括心理支持 ,减少生活应激等综合措施 ,但一线治疗仍是药物治疗。本病因症状多样 ,病程复杂 ,治疗难度远比 MDD大。BPD药物治疗有以下特点 :1用药品种多 ,包涵常用的各类精神药物 ,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等 ;2药物组合多 ,往往是两三种药联合 ,如心境稳定剂 ( MS)和MS之间联合 ,MS与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之间的联合 ;3MS为主其它药为辅 ,并贯穿全治疗过程 ;4急性治疗和维持治疗相结合 ,即不仅急性治疗而且应预防复发。4.1 药物治疗概况 抗精神病药 :锂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首选心境稳定剂和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双相障碍患者处方方式、不良反应、经济负担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等。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39家精神卫生机构中接受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治疗的240例双相障碍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临床总体印象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 scale-severity of illness,CGI-SI)、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进行社会人口学、疾病临床特征、处方方式(联合用药情况)、精神类药物花费、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调查。结果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者(抗精神病药组)152例(63.3%),首选心境稳定剂治疗者(心境稳定剂组)88例(36.7%)。抗精神病药组与心境稳定剂组相比,住院患者构成比(90.1%vs.76.1%)、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构成比(27.0%vs.11.4%)、不良反应发生率(46.1%vs.31.8%)、精神类药物日花费(中位数12.00元vs.8.37元)和总花费(中位数344.61元vs.144.64元)均较高(P0.05)。但两组间药物处方方式、不良反应严重程度、MARS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河北省双相障碍患者以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为主,但首选抗精神病药并未减少之后的联合用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经济负担均明显高于首选心境稳定剂治疗者,所以心境稳定剂仍应作为双相障碍主要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8.
编辑先生: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立足于单一用药,但是否有所例外,在某些情况下可考虑联合用药,请问那是什么情况呢?读者:周一鸣答读者来信周一鸣医师:《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明确写明抗精神病药以单一用药为原则,  相似文献   

19.
伴有精神运动性的79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配至氯硝西泮,氟哌利多及氟哌啶醇组治疗。结果显示三种针剂疗效相仿,其主要副反应氯硝西泮为嗜睡,氟哌利多及氟哌啶醇为锥外系反应。  相似文献   

20.
急性躁狂发作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福新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4):I0001-I0002,I0005
由于情感稳定剂缺乏快速镇静效果和抗精神病作用,处于严重兴奋状态或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发作患者常常需要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或者其他情感稳定剂。有文献报告,大约75%的门诊患者、95%的住院患者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本文就急性躁狂发作的联合用药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