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文对2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作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并以27例健康者作对照,以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气改变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2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均为肝炎肝硬化,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的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其中男ZI例,女6例;年龄27~58岁,平均40.9岁。入院时均有腹水、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健康对照组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5…  相似文献   

2.
刘顺英  赖启明 《江苏医药》1992,18(7):393-394
近年来我们对30例正常人及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测定,并讨论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1.肝硬化组:男41例,女9例,年龄29~75岁,平均48.6岁。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34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化9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炎肝硬化的价值。方法观察15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病人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及相关并发症,评估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状况。结果13例移植术后肝功能良好,患者存活良好。1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炎肝硬化手术成功率和受者的生存情况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做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药,在治疗各型肝炎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治疗肝硬化方面却未见报道.我院自1992~1996年应用空军广州医院生产的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44冽;明显优于传统综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与方法1.1病例选择将1992~1996年住院、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B超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男40例,女4例,平均年龄514岁.肝炎后肝硬化四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胆汁性平均年龄50石肝硬化5例,其他2例,对照组41例,男38例,女3例,肝炎后肝…  相似文献   

5.
我院1979年至1993年12月,共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78例,合并胸水者1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46~79岁。所有病例均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其中血吸虫性肝硬化7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血HBsAg阳性者3例。无心、肾、肿瘤等合并症。胸水位于右侧者9例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善荣  吕峰  饶建国 《安徽医药》2008,12(6):548-549
目的观察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3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9例,对照组17例,两组病例均给予护肝、间断输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维生素应用,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mg,qd,〉1年。结果1年后两组患者HBV-DNA、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均下降,血清白蛋白(ALB)升高,Child-Push评分降低,但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并可能减缓肝硬化进展,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78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感情指数、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提高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40例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pHGF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pHGF治疗组治疗后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及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包括ALT、ALB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HGF组治疗前后血清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pHGF能够使佚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现状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0例患者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以及800例一般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性肝病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院内感染以腹腔感染为主,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与真菌;主要感染原因有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合并有肝病并发症。结论相较于一般性肝病患者,慢性重症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甲状腺代谢的重要器官,尤其是甲状腺素(T_4)转化形成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的主要部位。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均陆续有报导,对其临床意义也逐渐增加了认识。本文总结6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T_3、T_4测定的结果,并探讨其变化与肝功能及肝病预后的关系。研究对象及方法一、对象患者共64例,男性54例,女性10例,男:女=5.4:1。年龄26—77岁,平均48岁,均为临床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7例(HBsAg阳性31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心源性肝硬化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4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代偿组、失代偿组;22例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鲎试验定量检测血浆LPS,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组,失代偿组血清LPS与TNF-α依次明显升高。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道内内毒素生成和吸收增多,其血清LPS、TNF-α生成和吸收增多,细菌易位的发生率增加,可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循环酶终点法检测90例慢性肝病与42例非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较对照血清PAB、TB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与重度、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比较血清P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与重度、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比较血清T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与轻、中度、肝硬化代偿期组比较血清T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血清PAB及TB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B、TBA有助于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分析371例慢性肝病患者胆石症的发病情况,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4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72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81例、失代偿期133例、酒精性肝硬化37例,结果发现,检出率酒精性肝硬化胆石症最高为70.3%,其次为肝炎后肝经为58.4%,但二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慢性肝炎组胆石症检出此为22.5%,与肝硬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AH胆石症发病率明显高于CPH(12.5,6/4)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血浆胃动素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动素(Motilin,MTL)是由肠铬细胞分泌的,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种胃肠激素,血浆MTL水平的异常升高可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肝硬化患者常有上述症状,体内常有多种胃肠激素水平的改变。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MTL的水平,我们对41例肝硬化患者作空腹血浆MTh浓度测定,并初步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对象:肝硬化患者41例,男36例,女5例;平均年龄45.5岁(31~63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病程5个月至11年,均为失代偿期。其中27例有腹水,5例并有肝癌,18例并有食道胃底静脉曲…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对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尧 《医药导报》2001,20(7):444-446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肝硬化患者对抗病毒治疗无效 ,且对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用IFNα治疗是危险的。拉米夫定(lamivudine)副作用小、抗病毒力强 ,临床试验表明 ,拉米夫定对肝硬化甚至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仍可望获得良好效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不是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本文对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概况作一综述。1 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时 ,由于肝炎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 ,不断表达和释放抗原 ,因而持续引起肝内的炎症活动 ,使肝内纤维化不断加重 ,最终导致肝硬化。因此 ,对有病毒复制的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16.
肝病患者低血锌发生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汉云 《江苏医药》1995,21(2):121-121
近年来我们对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藉此阐述肝病患者血锌下降的机理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对象3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经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确诊),年龄28~68岁,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5例,列为实验组。对照组为HBsAg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炎后肝硬化不同时期的声像图对比。方法:选取某院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3例,按照不同时期分为肝硬化代偿组56例,肝硬化失代偿组17例,另选择同时期就诊的肝功能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3组空腹胆囊壁厚度、空腹胆囊前后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内径。结果:肝硬化代偿组、肝硬化失代偿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失代偿组与肝硬化代偿组相比空腹胆囊壁厚度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与肝硬化代偿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失代偿组与肝硬化代偿组相比PV的Vm、SV的Vm、SA的Vs及Vd降低更显著,PV的D及SV的D升高更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炎后肝硬化代偿与失代偿患者价值较高,其中空腹胆囊壁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可作为预测肝炎后肝硬化不同时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徐铿  张忠平 《江西医药》1996,31(6):333-334
检测了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TNF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TNF含量与正常对照相比,结果近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患者血清TNF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及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TNF在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及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了解腹水蛋白含量、消化道出血与SB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与CTP分级等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生存状况进行相关性回顾性分析,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1年的病死率。方法应用MELD、MELD—Na计算公式及CTP分级分别对11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比较不同MELD评分(≤9、10~19、20~29、≥30分)组及CTP不同分级患者(A、B、C级)3月和1年的病死率,并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访3月、1年预后的临床特征。结果MELD评分≤9、10~19、20.29、≥30分者,3个月内死亡率分别为:2.17%,10.71%、64.29%和100%;1年病死率分别为:26.09%、32.14%、57.14%和100%,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3月组P〈0.05,1年组P〈0.01)。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3月与1年)病死率与MELD分值有关。以R〉18分为界分组比较3月、1年的病死率,结果显示〉18分的3月、1年病死率明显高于≤18分组,差异有极显著性(两组P〈0.01)。CTP分级显示:A、B、C级3个月内各组死亡率分别为6.78%、15.38%、42.86%,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1年病死率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