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在说明病因、阐述病机、列举症状、提出治法后,接着便是选方。我们看到,他在方名前后分别运用“×汤主之”、“×汤主之,×汤亦主之”或“×汤主之,×汤、×汤并主之”、“宜×汤”、“×汤主之,不……者,×汤主之”、“其……者,可与×汤,若不……者,不得与之”、“×不汤中  相似文献   

2.
“室性早搏”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范围。临床治疗宜视人之体质各异、病变不同,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现举典型病例以述之。一补气活血展功:李××,男,66岁,退休工人,1984年7月5日诊。主因心悸气短,间歇脉月余,伴胸部憋闷,疼痛时作,神疲乏力,曾于××医院诊治,查心电图,频发室性  相似文献   

3.
刘××,男,4岁,1980年6月27日初诊。患儿左下颌部有一玉米粒大小之肿物,一年多来逐渐增大,曾经北京××医院、石油部××医院,穿刺抽液,透光试验,诊断为淋巴管瘤,并拟行手术切除。其家长要求中医治疗。患儿面色淡黄,口渴喜饮,小便色黄,素  相似文献   

4.
一、乳腺增生症马××,女,18岁,门诊号24882。因右侧乳房肿块半年余于1983年3月7日就诊。半年来,发现右侧乳房有一肿块、发硬而痛、渐见增大,长期以来心烦性急善怒。检查右乳房上方有4×5cm 发硬之肿块、触之压痛、  相似文献   

5.
徐××,女,35岁。患者感冒后声音嘶哑两个月,于1986年12月20日诊。曾于12月6日来我院五官科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左侧声带中点有一约0.1×0.2×0.2cm~3大小之肿物,诊断为“声带息肉”。服溶菌酶片、  相似文献   

6.
顿××男45岁农民1979年12月16日初诊。主诉:八个月前发现右侧颈部有一肿物、初如蚕豆大小,后来逐渐增大,经××医院两次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淋巴肉瘤,要求用中药治之、症见右侧颈部足阳明胃经人迎穴处有一肿瘤如鸭蛋样大,按之质地坚硬如石,边缘不齐,推之不移,无红紫疼痛,咽喉部亦无异常发现,舌质暗红、脉数涩。此胃经燥热邪毒壅盛、气血瘀结所致。笔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坚者削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活血化瘀、攻坚破积,佐以清热解毒之品,遂拟鳖甲、连翘各15克、半枝莲、蛇舌草、皂角  相似文献   

7.
接××××××××××××××医院来函揭发作者王立早在“江西中医药”1956年12月号发表“針灸治疗聾哑症(神經性)之初步体会”一文,大部分系抄襲来的,其中所附病例有誇大疗效情况,我們对待这种卑鄙的可恥行为,表示无比憤慨。来函指出:“病例一:孙庆珍,女、20岁,未婚、門診号642……共針刺15次,能說一般語言,别人可听懂,听力恢复正常,只是发言較迟,嘱其家属耐心教語练习,已基本治愈。本病例純系誇大疗效,經去訪問該病人及据其家属言,根本沒有治愈,也无什么进步。”又原文第二段注意事項和第三  相似文献   

8.
医文举要     
针灸治疗眼病举例浙江省新昌县中医医院粱德斐家父梁桢名老医师取前人之经验,搜民间之方法,用针灸治疗一些眼病颇效,现举三例于后:1.上睑下垂症泮××男28岁农民1984年3月15日门诊。曾在×院眼科检查,诊为“上睑下垂症”。治疗半年未愈。症见上睑下垂,双眼咪成一条缝,须仰头望人。使用灸风池双穴各七壮,隔日加针丝竹空、睛明、合谷等穴,共五次而愈。2.病毒性角膜炎任××女62岁居民  相似文献   

9.
病例一: 牟××女42岁唐山市人1976年1月12日初诊。主诉:头颈、腰部、四肢、躯干大片白银属脱落、剧痒,已十余年。十年前腰部及四肢有少量癣块,上盖白色鳞屑,逐渐增多,融合成片,遍及全身,皮肤增厚,经东北××附属医院、唐山市××医院诊断为、“银屑病”。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未效。现纳欠佳,疲倦。检查:头颈、腰部、上下肢等处现大片皮损,肤厚坚硬,脱落大片自银屑,搔之出血。  相似文献   

10.
<正> 尝阅诸书刊杂志,对于方剂的加减运用,各有千秋。如一般讲义中在每种病证之下,都载有“××方加减”;在期刊杂志中亦恒有以“××方加减治愈某种病”;或以“加减××方治愈某种症”。在课余会诊中也常听到有人动辄曰:“这是根据某方加减而运用的”。观其所用药物,果如其言,可谓善于用方者矣。第名实不符的,亦不为罕见。有的仅从某方中独取一二味,余皆摒弃而杂以媳药,仍以其方目之;有的甚至将方名中之要药删减,而伍以他药,仍冠以方名曰:“××方加减。如此之类,不免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1.
气功偏差,用按摩治疗的报道不甚多见。笔者曾治疗一名“气功偏差”患者,收到了意外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初诊:一九八五年九月上旬,患者石××,男性,十八岁,××中学高中班学生。自诉于八四年按照《气功》杂志所介绍,练“灵子术”之气功。某日正当练功进入高度入静之时,忽闻邻近学校之电铃声,猛然一  相似文献   

12.
张某,男,48岁,甘肃籍,干部。因左胫前皮肤溃疡10余年,多方医治不愈,经介绍,用鲜生药铁棒锤8×8×1mm~3之片剂敷于创面,并以8×8×8mm~3之药块煎水后热服,服药后20分钟许,即感恶心,头昏,继之出现四肢强直抽搐,口吐白沫,二便失禁,不省人事。立即予以鲁米那钠0.2g  相似文献   

13.
姚××,男,45岁,已婚,教师。住院号699。患者于14月前因突发腹胀、咳嗽,曾检查脘腹有一成人拳大肿块,质硬不活动,触之可加重胀感和咳嗽,久治无效,逐步出现腹膨大,腹壁静脉曲张,扫描为肝外肿块,1981年4月转来我院。剖腹探查示:肿块在胃前壁,由腹膜包裹与胃呈等大之囊袋,约8×7×6立方厘米,钝性分离未成功,仅抽出  相似文献   

14.
梅核气治验     
王××,女,38岁。五月前因小儿夭折,忧思郁结,半月后出现胸胁闷胀,咽部不适,有如炙脔堵塞之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在当地经数医用舒肝理气解郁,降逆化痰之半夏  相似文献   

15.
患者:张××,女、39岁,教师。1993—5—11初诊。半年前发现左乳房有两个如鸡卵黄大小肿块,按之较软,推之可移。经前期胀痛,肿块增大,月经过后肿块变软、缩小。  相似文献   

16.
患儿于××,女,8岁,门诊号0002773;患儿于1987年9月因牙痛去市××医院检查时发现舌体左下有一肿物。当时诊为“舌下腺囊肿”,并告之曰“肿物继续增大,将障碍吞咽、语盲、呼吸,建议手术治疗,”家长因患儿惧怕手术而来我院中医诊治。诊见:  相似文献   

17.
医案两则     
<正> 一、痫证莫××,男,3岁,区水电厅某职工之子。1964年7月25日初诊。其母代诉:近数月来发“羊吊风”,起初每月发一次,后每月发两次。发时必啼哭声嘶,眩晕卒倒,目瞪口呆,气息迫促,痰涎满口。曾经区××医院、××医学院治疗数月罔效,又经中医中药治疗,病亦如故。后经人介绍到我处诊治。诊其脉象,虚滑沉小而疾。脉症合参,  相似文献   

18.
牙痛一疾,祖国医学观点观之,风,火二症是最重要的病因。临症往往虚中挟实,互为引发,其中虚火尤属常见。胃火内炽、肝阳上亢,每是牙痛之诱因。故从中医辨证,针对处理,可收良效。兹举3例说明之。例1 王××民工,牙痛多日,伴有腰痛。舌淡、脉沉。治以滋阴、泻火,止痛。方用熟地45克、骨碎补9克、蜂房4.5克、石膏15克。1剂痛止,三剂痊愈,半年无复发。例2 陈××,近日曾食油炸食品,昨晚牙痛难忍,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则清胃、养津、止痛。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治疗顽固性头痛,途径广,疗效可靠。笔者在临证中略有所得,兹录于次: 一、平肝和胃法适用于头痛如裂、青筋暴露、目眶酸痛,呕吐频作、一吐为快,难于进食,夜卧不安,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者。证由之因,不外肝胃两端,盖头为清净之府,肝经郁火夹阳明痰热上扰遂致诸证。斯证之治,若单纯治肝,则药难入胃;一味治胃,则痛势难解。唯肝胃并调,方可望获安。病例一:林××、女、41岁已婚、武汉市××局炊事员。初诊:一九八一年  相似文献   

20.
1964年仲夏中旬(当时笔者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实习生李××之母,因患腰痛不可挽仰,不能履步已月余,特通过针灸科孙××医师邀余诊治。该患者年逾花甲,身体较胖,初夏即病腰痛,在当地医院用止痛、抗菌、抗风湿、补液等治疗十余日,其病无减,复经数位中医诊治,皆认为系老年血虚生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