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正容  张浩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211-1211
对2003-2006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内科7例腹膜透析导管堵管后行腹腔镜检的患者,术后将伤口、透析管护理、引流情况的观察、饮食列为护理重点,7例均重管成功,手术时间20~45min,术后1周出院,经长期随访,其中6例腹透液引流通畅,一例再次堵管,后改为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biofilm,BF)形成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于2013年9—12月进行实验研究,利用PD导管系统建立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BF模型,采用银染法或扫描电镜观察PD导管表面BF形态,活菌计数采用连续稀释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培养第3天BF内活菌数(136.63±27.75)cfu/ml,第7天BF内活菌数(289.5±32.69)cf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7天形成的BF形态较培养第3天形成的BF更加稠厚,面积更大。第7天可形成具有立体结构的成熟金黄色葡萄球菌BF。结论体外BF成功建模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附着PD导管表面,早期的BF形成需3 d,7 d后将产生成熟的BF。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水平与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液/血浆肌酐(D/Pcr)比值结果分为高/高平均转运(D/Pcr≥0.65,A组)和低/低平均转运(D/Pcr≤0.64,B组)各15例.分别在透析1月、6月、12月以腹膜平衡试验(PET)判定腹膜转运功能,测定腹膜的肌酐物质面积转运系数(MTAC)以及超滤水平(UF);检测患者血清和腹透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糖类抗原125(CA125)、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透析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和腹透液IL-6、CA125、CRP和VEGF均逐渐增高;透析6个月和12个月后,B组患者腹透液IL-6、CRP和VEG及PET均低于A组,MTAC和UF均高于A组;透析12个月后,B组患者血清IL-6和CRP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6个月和12个月,A组PET逐渐增高、MTAC和UF逐渐降低;透析12个月,B组MTAC和UF均低于1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膜功能下降患者IL-6、CRP及VEGF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机体微炎症影响患者的腹膜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4.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腹膜炎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细菌来自导管皮肤的出口处逆行感染所致.一旦发生腹膜炎,轻则导致透析效果下降,重则引起腹膜粘连甚至透析失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舒洛地特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的30只成年大鼠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求,将30只大鼠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观察三组大鼠腹膜结构学改变情况.结果:研究证实,在三组大鼠腹膜组织学改变分析中得出,三组比较数据结果有差异,其中,B组在炎症细胞个数、腹膜组织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多中心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对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的认知状况,为省内推广APD治疗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9—12月通过问卷星调查工具,对福建省6个市(区)腹膜透析中心的596例居家PD患者开展对APD基本知识、APD操作知识和自我管理知识线上或线下调查。结果 居家PD患者对APD基本知识和APD操作知识基本了解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1.0%和8.3%、部分了解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1.2%和9.5%,对APD基本知识和APD操作知识的认知度分别为32.2%、17.8%,对APD的总体认知度为29.8%。PD患者对自我管理认知度为95.1%。结论 居家PD患者普遍存在APD认知程度较低现象,应加强对PD患者APD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及专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PD患者对APD的认知度,以利于省内APD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腹腔镜技术在腹膜透析管大网膜包裹复位方面的经验.方法 选择3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管引流不畅患者,通过腹腔镜将缠绕嵌腹膜透析管的大网膜钝性分离,末端重新置人膀胱直肠陷凹或子宫直肠陷凹;并将局部大网膜缝吊于上腹部.结果 3例患者腹膜透析管均成功复位,手术时间15~30 min,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析.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复位大网膜包裹的腹膜透析管创伤小、无需重新手术更换腹膜透析管,腹膜透析管放置定位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国产腹膜透析双联系统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保持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35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进口与国产腹膜透析双联系统的两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间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的感染率分别为28.7%与27.3%,平均感染间隔时间为26.9±14.2个月与27.2±13.8个月,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上,国产腹膜透析双联系统与进口腹膜透析双联系统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RRF)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膜透析患者97例,按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水平将其分为两组:rGFR≥2ml/(min· 1.73 m2)为有RRF组;rGFR<2 ml/(min· 1.73 m2)为无RRF组.每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临床随访,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身高、体质量、尿量、血压、血红蛋白(Hb)、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IPTH)等,同时记录透析模式、透析液量和透析出液量,计算每周腹膜和残肾的尿素清除分数(Kt/V)、肌酐清除率(Ccr),以总Kt/V和每周总Ccr作为透析充分性指标,对比观察不同RRF状态透析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变化,观察1年后的病死率.结果 有RRF组患者透析初始及1年后24 h尿量均高于无RRF组,有RRF组患者透析初始尿量(1 470±570)ml,1年后减至(1 010±47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初始及1年后总Kt/V、每周总C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Kt/V:2.07±0.49比1.73±0.36,1.98±0.41比1.69±0.31;每周总Ccr:(65.6±11.2)L/周比(54.1±10.2)L/周,(62.3±10.8)L/周比(51.3±9.7)L/周](P<0.05);有RRF组透析初始及1年后平均动脉压低于无RRF组,血浆白蛋白有RRF组较无RRF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RRF组患者透析初始血钙水平明显高于无RRF组,血磷和IPTH水平明显低于无RR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血钙和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TH水平有RRF组明显低于无RR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年后有RRF组病死率为5.7%(3/53),显著低于无RRF组的27.3%(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RRF、年龄、心血管疾病是腹膜透析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而透析病程、糖尿病、血浆白蛋白、Kt/V与腹膜透析死亡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RF可以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效能,保护RRF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血磷水平并未因RRF及透析充分性好而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内脏脂肪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法和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MD)法分别评估总体脂肪率、内脏脂肪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腹透患者中有44.3%超重或肥胖,腹透患者脂肪的分布与年龄、性别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内脏脂肪量和糖负荷是内皮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的R2=0.180,P<0.01)。结论内脏脂肪是腹透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陈昌浩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214-1214
腹膜透析是指向病人腹腔内输入透析液,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使体内储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透析作用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体内所需要,如此反复更换透析液,达到清除体内代谢物和多余水分的目的[1].由于腹膜透析简易、有效、方便,现在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已经开展52例腹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的50例患儿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5例),对出现常见的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 结论及时准确执行诊治方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自动化腹膜透析(APD)在常规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我院收治常规腹膜透析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为此研究对象,均予以APD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各指标数据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血红蛋白及收缩压水平有所提升,脑利钠肽、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有所降低(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较明显(P<0.05)。③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结论:APD治疗常规腹膜透析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较为理想,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也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各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透析管维护质量、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按品管圈理论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导管堵塞,移位,管周渗漏,相关感染等发生率均下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可以提高透析管维护质量,降低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透析管维护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特性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73例CAP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分为高转运组43例与低转运组30例,根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分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组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原发病、年龄、体重、透析时间、超滤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超滤量、收缩压、舒张压、Hb、SGA评分、BUN、S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转运组透析时间(14.35±13.88)个月,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DN) 16例、非DN 27例,TP(64.98±7.59)g/L,ALB(34.61±5.43) g/L,与低转运组的(24.20±19.62)个月、12例和18例、(68.73±6.96) g/L、(38.71±3.82) 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腹膜转运特性CAPD患者营养状况存在明显差异,CAPD高转运患者营养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协议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方法:将我院8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均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研究组(给予协议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每组40例,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导管出口处感染、腹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尿毒症患者采用血透或腹透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其血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及LP(a)。结果 尿毒症患者CHO,TG,LDL,ApoB显著上升,而HDL和ApoAl明显下降,尤其腹透后明显,而血液透析与非透析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结论 尿毒症患者脂质代谢已发生紊乱,腹膜透析后会进一步加重脂质代谢紊乱。降脂治疗对尿毒症透析和非透析患者同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及感染病原学特点,为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对导管感染患者采集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结果 135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感染患者共培养病原菌140株,革兰阳性菌99株(70.71%),革兰阴性菌36株(25.71%),真菌5株(3.57%)。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利奈唑胺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高龄(≥60岁)、透析时间长(>2年)、BMI≤20kg/m2、文化程度较低、高血压、糖尿病为持续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率较高,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腹膜转运特性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观察了 3 9例CAPD病人 ,采用腹膜平衡试验将患者分为 3组 :高转运 +高平均转运组 (H +HA) ,低平均转运组 (LA) ,低转运组 (L)。测定 3组CAPD患者在腹透前后的营养指标 :标准化蛋白氮呈现率 (nPNA)与血清白蛋白值 (ALB) ,同时观察透析充分性指标 :每周肌酐清除率 (Ccr/W)与每周尿素清除指数 (KT/V .W)。并对 3组间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 +HA组患者在腹透后其nPNA、血清白蛋白值均明显低于另两组〔nPNA (g/kg.d) :0 84± 0 13和 1 0 7± 0 3 1、 1 0 4± 0 15 ,P值均 <0 0 5 ;ALB (g/L) :3 2 83±2 41和 3 6 2 2± 4 0 1、 3 5 2 3± 1 5 8,P值均 <0 0 5〕。H +HA组患者每周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另两组〔Ccr/W(L) :77 91± 2 8 3 2和 5 5 66± 8 41、 5 4 3 7± 8 68,P <0 0 5〕 ,但 3组病人在每周尿素清除指数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腹膜转运性高的患者尽管透析更充分一些 ,但其营养状况要更差 ,腹膜转运特性可能是影响CAP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