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位肝移植治疗的21例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以及非肝移植治疗的8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移植术后患者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测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肝移植组21例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生存率100%.术后生存时间1~ 10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术后无瘤生存时间3~ 10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5个月.1年、2年、3年、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58%、38%和38%,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52%、38%和38%.非肝移植组生存时间1~1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50%,1年生存率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及Allen分型为混杂型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严格筛选适应证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和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间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7岁,肝移植术前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肝癌切除术后无瘤期为6~31个月,均未发生肿瘤细胞侵犯大血管和肝外转移.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或西罗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肝移植术后受者并发症及存活率情况.总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经验.结果 所有受者肝移植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术后22 h发生腹腔出血,1例术后13 d发生腹腔感染,1例术后4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其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受者均顺利出院.有3例受者分别于移植术后9、13及19个月时,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余4例均长期无瘤存活,最长已达52个月.受者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5.7%和57.1%.结论 肝移植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受者适应证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手术切除肺转移灶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手术切除肺转移灶的疗效及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结直肠癌肺转移行肺转移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6.0个月,5年生存率为33.0%。19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16例生存患者中,10例带瘤生存.6例无瘤生存。其中1例至今已无瘤生存16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瘤间期(DFI)时间的长短对肺转移瘤切除术后的生存有影响(P=0.036):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肺转移瘤大小和位置、手术方式、肺转移瘤手术前CEA水平及复发后再次行肺转移瘤切除均未见与其术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对于部分选择性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手术是有潜在治愈可能的治疗方式。DFI可能与肺转移瘤切除术后生存相关。  相似文献   

4.
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与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后肝癌复发或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细胞型肝癌患者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及无瘤存活率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的无瘤存活率分别为83.87%、74.19%及59.49%。Child-Pugh分级、肿瘤的数目、病理Edmondson分级对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无影响;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有无脉管浸润、是否符合Milan标准对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有显著影响;肿瘤有无脉管浸润以及TNM分期对患者的无瘤存活率有显著影响。结论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有无脉管浸润、是否符合Milan标准均能反映肿瘤复发的风险,而肿瘤的TNM分期及肿瘤有无脉管浸润能进一步影响患者术后的无瘤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综合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 29例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综合治疗组(11例)和单纯化疗组(18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疗效,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 与单纯化疗组比较,综合治疗组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t=5.617,P<0.01).肿瘤TNM分期,病理分型,术后复发、转移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案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t=2.843,3.061,22.781,5.617,P<0.01).结论 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较单纯化疗优越.肿瘤TNM分期,病理分型,术后复发、转移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案是影响复发、转移后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长骨骨转移癌外科治疗的随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ang Q  Cai YB  Niu XH  Hao L  Di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2):134-138
目的:为有效地提高长骨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外科治疗的意义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990年10月-1999年10月52例长骨骨折转移癌患者的临床外科治疗资料回顾分析。患者男27例,女25例;年龄33-74岁,平均56.8岁,60岁以上的患者30例;16例有多发转移灶,行外科手术55个部位。采用病灶切刮骨水泥填充3例;病灶切刮骨水泥填充髓内针内固定29例;瘤骨截除人工关节置换18例;瘤骨截除临时假体植入1例;截肢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随访,术后存活时间2-122个月,平均28.2个月,存活6个月以上的患者36例(69.0%),存活1年以上的患者30例(57.6%)。术后疼痛缓解率为75%;下肢36个手术部位,术后完全负重或扶单拐负重率为69%;术后复发11例,复发时间为2-69个月,平均17.2个月;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癌,未知原发肿瘤15例。结论:(1)长骨骨转移癌的病理骨折内固定或预防病理骨折内固定,有效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恢复肢体负重功能或连续性,为术后放、化疗提供便利;有利于晚期骨转移癌患者的护理,从而提高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2)随着原发肿瘤治愈率的提高,单发骨转移癌病灶应行边缘性或广泛性切除,重建肢体功能,降低复发率,尤其适应于存活期较长的乳腺癌、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胃肠肿瘤根治联合肝移植治疗晚期胃肠肿瘤并发肝脏多发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 1例胃癌和2例直肠癌并发肝脏多发转移患者,分别接受胃癌和直肠癌根治、联合原位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其中1例因肺结核同时行左上肺部分切除术。结果 3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5-7个月,胃癌患者术后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直肠癌并肺结核患者术后7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无肿瘤复发;另1例直肠癌患者已完成3个月化疗,术后半年无复发,肝功能和血常规正常,精神食欲好,已恢复工作。结论 胃肠肿瘤根治联合肝移植为部分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生存的希望,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分析影响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9年1至2011年9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行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99例患者肝移植术后发生肝癌复发、转移,其中7例因不符合本研究标准予以剔除,最终纳入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一治疗组(18例)和综合治疗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分析影响肝癌复发、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患者预后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单一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分别为(5.5±1.1)个月和(8.5±1.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7.489,P<0.05).92例患者中,TNM分期Ⅱ期和ⅢA期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为(7.9±1.5)个月,ⅢB期和ⅣA期患者为(7.0±1.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2.567,P<0.05).分化程度:高、中分化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为(8.1±1.5)个月,低分化患者为(7.2±1.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2.74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符合米兰标准、是否合并大血管侵犯是影响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t =2.610,3.132,4.378,2.258,P<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明显延长肝癌复发、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肝移植术后患者肝癌复发、转移发生时间越早,恶性程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肿瘤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符合米兰标准、是否合并大血管侵犯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移植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12月间1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及无瘤存活率. 结果 11例术后均得到随访,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2.5~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其受者1、2、3、4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51.9%、51.9%、51.9%、51.9%,1、2、3、4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50.5%、50.5%、50.5%、5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肿瘤复发率45.5%,肿瘤复发患者存活2.5~lO个月(平均7.5个月),无瘤生存1~8个月(平均3.8个月).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施行肝移植的预后不良,有淋巴结转移或门静脉侵犯或胆管侵犯者,应列为肝移植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应用西罗莫司、胸腺肽α-1(Tα-1)及槐耳颗粒在预防晚期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联合治疗组为2010年至2012年在解放军第309医院接受肝移植的12例晚期肝癌患者(符合杭州标准)。历史对照组为2002年至2006年在该院接受晚期肝癌肝移植术15例患者,其随访资料完整。术后1个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种类或剂量,应用他克莫司(FK506)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术后1个月逐渐撤出FK506,由西罗莫司替代;术中给予甲泼尼龙500 mg,术后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1周停药,此时开始加用Tα-1及槐耳颗粒。Tα-1用法:先连续皮下注射10 d,每次1.6 mg,每日1次,以后每周2次。槐耳颗粒:每次20 g,每日3次。所有患者均予随访。收集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内容包括术后1年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肿瘤复发情况及处理方式,生存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随访8~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无失访、退组等情况,患者均存活;历史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直至所有患者死亡。联合治疗中2例术后出现肺部孤立性转移灶(单发)和2例术后出现肺部多发转移灶(多发),经γ刀治疗后治愈。历史对照组中术后6个月15例患者中7例复发,术后1年内15例患者全部复发,且全部出现肺部转移,单发6例,多发9例,均死于肿瘤多处转移。结论联合应用西罗莫司、Tα-1及槐耳颗粒在预防晚期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有显著疗效,能延缓肿瘤的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激光消融(LA)提高了肝肿瘤消融的精度,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可能性,已成为肝脏恶性肿瘤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关于应用三维(3D)重建辅助腹腔镜超声技术引导L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3D重建辅助腹腔镜超声引导下L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2022年3月行3D重建辅助腹腔镜超声引导下L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与肿瘤标志物变化,术后随访期间肿瘤总缓解率(ORR)和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6例、胰腺癌肝转移2例、肺癌肝转移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6.3±2.8)min,术中出血量为(15.9±12.4)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包括1例胸腔积液和2例术后发热,未发生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患者术后出现转氨酶与总胆红素升高的情况,经常规保肝治疗后,术后1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3个月AFP较术前明显降低(8.2 ng/mL vs. 5.3 ng/mL,Z=-3.269,P=0.001)。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增强CT,显示肿瘤ORR为100%。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增强CT,治疗的53个癌灶中2个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3.8%(2/53),再次接受LA。结论 有选择性利用3D重建辅助腹腔镜超声引导的L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具有治疗精准,侵袭性小,疗效满意的优点。尤其,对于肝脏难以定位的较小病灶、靠近重要结构的以及其他复杂情况,选择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研究:单中心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95例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随访期内,42例(43.2%)患者被诊断为肝癌复发.复发部位最多见于移植肝(32例)、肺(21例)、骨(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布、肝硬化背景、术前甲胎蛋白浓度、组织学分期、大血管侵犯6项因素对肝移植术后生存和(或)肝癌复发有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布、组织学分期、大血管侵犯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率和肝癌复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复发后的介入治疗及内放疗可延缓肿瘤进展,选择合适病例行复发灶手术切除可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结论 合理选择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可能可以大幅度降低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率.在现阶段,外科治疗应是目前移植术后复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肝移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长期疗效,筛选影响移植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单中心18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临床病理类型分别计算受者累积存活率,分析肿瘤临床病理类型与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间的关系,筛选影响肿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89例中围手术期死亡19例,170例进入随访期,随访率为98.8 %.其中166例的原发疾病为原发性肝癌,3例为肝门部胆管癌,1例肝转移癌.166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者术后1、3、5和10年的总体存活率分别为52 %、38 %、36 %和36 %,其中符合米兰标准者(49例)的存活率分别为96 %、87 %、87 %和87 %,超出米兰标准者(136例)的存活率分别为42 %、26 %、24 %和24 %(P<0.05).肿瘤复发是造成肝癌肝移植受者随访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92.5 %).3例肝门部胆管癌和1例肝转移癌肝移植受者均于术后2年内肿瘤复发.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率(10.2 %)显著低于超出米兰标准者(68.4 %,P<0.05).而在超出米兰标准者中,无大血管侵犯者移植后肿瘤复发率(95.3 %)显著低于肿瘤侵犯大血管者(55.9 %,P<0.05).以他克莫司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受者的肿瘤复发率(46.2 %)低于应用环孢素A者(68.3 %,P<0.05).移植术前肝肿瘤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治疗可降低受者术后肿瘤复发风险(P=0.039,OR=0.293),而术前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DNA>104拷贝/L是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P=0.016,OR=2.294).结论 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而言,肝移植的远期疗效较好;而合并大血管侵犯者肝移植的预后不佳.移植前RF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肿瘤复发风险,移植等待期应高度重视抗HBV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the recipients with liver malignant tumors receiv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of tumor recurrenc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Methods The follow-up data of the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malignant tumors during 1999-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survival rate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umor types was analyzed respectively.The tumor recurrence rate,mortality and morbidity,and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tumor recurrence were also analyzed.Results 170 recipients were followed up.The follow-up duration ranged from 8-132 months.The general 1-,3-,5-,10-year survival rate was 52 %,38 %,36 %,and 36 % respectively.The 1-,3-,5-,10-year survival rate of HCC matching Millan Criteria was 96 %,87 %,87 %,87 %,while that of HCC exceeding Millan Criteria was 42 %,26 %,24 %,24 % respectively(P<0.05).Tumor recurrence was the main course of the death during follow-up period(92.5 %).The recurrence rate of HCC matching and exceeding Millan Criteria was 10.2 %,and 68.4 % respectively(P<0.05).Among the recipients exceeding Millan Criteria,the recurrence rate of HCC with and without blood vessel invasion was 95.3 %,55.9 % respectively(P<0.05).Radiofrequency ablation before transplantation could decrease the risk of tumor recurrence post-transplantation(P=0.039,OR=0.293),while the high HBV-DNA load (>104 copy/L)was the risk factor of tumor recurrence.Conclusio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atching Millan criteria.Blood vessel invasion is regarded as the contraindication of the liver transplantation of HCC.RF is an effective bridging therapy for the HCC patients,and anti-virus therapy is important during transplant waiting period.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162例体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抗复发对策,及以再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1960年1月至1996年5月间16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再切除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1、3、 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66.7%、43.6%和21.8%。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5个月;其中肝内复发组126例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9.2%、71.3%、46.6%和19.1%,二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38.2%和19.6%,三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4.9%和25.0%;肝外转移组30例首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 、61.0%和32.6%,二次肝外转移灶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29.0%和15.6%;兼行肝内复发癌和肝外转移灶切除组共6例,现存活3例,手术至今分别为1年10个月,3 年9个月和9年9个月。另3例相继于术后3年11个月、5年8个月和6年11个月死亡。结论 复发的原因与门静脉癌栓及肿瘤多中心性生长有密切关系;及时切除肝内复发癌和单发的肝外转移灶可达到延长生存期甚至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9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肝癌复发后仍然继续原免疫抑制方案,抗肿瘤治疗予索拉非尼口服每次400mg,每日2次,直至病情进展、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中止用药。9例患者每月至少随访1次,全面评价病情,同时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排斥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3例。用药后2例患者AFP进行性上升,4例患者AFP水平稳定(升高≤10%),3例AFP水平明显下降(下降≥5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4.2个月,总生存期为6.9个月。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主要为1或2级,包括皮疹、腹泻、手足皮肤反应、恶心、呕吐、脱发、食欲减退、乏力、高血压等。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无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9例患者服用索拉非尼后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索拉非尼作为一种新型多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晚期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出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化疗对患者存活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间对46例超出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其中44例患者接受术后化疗,分析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统计患者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及肿瘤复发率,比较术前是否存在癌栓以及术后是否化疗对存活率和肿瘤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44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16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经停药、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及使用护肝药后恢复;7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肝移植术后化疗的患者存活超过1年的有22例,1年存活率为47.8%,最长存活至今已有30个月。26例患者在1年内肿瘤复发,1年复发率为59.1%。术前有癌栓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无癌栓的患者,存活率明显低于无癌栓的患者。肝移植术后化疗的患者与术后未化疗的患者相比,存活率升高,肿瘤复发率降低。结论 超出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化疗可提高生存率,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肝移植术后辅助性化疗是安全、可行的,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肝癌肝移植术中的无瘤操作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中的无瘤操作技巧。方法 7例肝癌患者实施肝移植。尽早建立静脉转流通道及断离门静脉、下腔静脉。游离肝脏时尽量不触及、压迫肿瘤;B超测量癌肿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关系,确定血管是否切除及切除范围。结果 手术后2月,所有患者AFP均降至正常水平,肝脏未发现复发病灶,PET检查未见远处转移。结论 尽早建立静脉转流通道。手术中坚持癌肿切除的一般原则,同时针对肝移植特点,利用B超确定血管是否切除及切除范围,是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and importancePheochromocytomas arise from the adrenal medulla and are rare. Pheochromocytomas metastasize to bone, lung and liver, and surgery might be the curative treatment. However, few cases are detected when they are resectable lesions because of difficulty in diagnosis and rapid growth. We herein report a patient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of liver metastasis and local recurrence of pheochromocytoma.Case presentationA 74-year-old woman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or liver and retroperitoneal tumors. She had undergone left adrenal gland resection for pheochromocytoma 16 years earlier. Eleven years after primary surgery, breast cancer was diagnosed and resected. During the breast cancer follow-up, a liver tumor was identifi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were considered, so chemotherapy was administered first. However, the liver tumor gradually enlarged, and another lesion appeared in the retroperitoneum. The tumors were diagnosed as pheochromocytoma recurrence using 123I-metaiodobenzylguanidine scintigraphy, and she underwent resection of the local recurrence and liver metastasis. She was discharged on postoperative day 25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no evidence of recurrence occurred more than 3.5 years postoperatively.Clinical discussionAll pheochromocytomas have metastatic potential; however, there are no reliable markers to predict malignancy. Early detection of recurrence by regular imaging and complete resection are important in the treatment. If the recurrence was oligometastasis and tumor growth is slow, surgical resection may be eligible.ConclusionA favorable outcome resulted from complete resection for liver metastasis and local recurrence of pheochromocytom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脏罕见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5例肝脏罕见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例,肝血管平滑肌瘤、肝门部神经鞘瘤、肝左叶动脉瘤、肝胆管囊腺瘤、肝错构瘤、肝胆管绒毛状腺瘤、肝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各1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肝原发间质瘤2例,肝母细胞瘤5例,肝胚胎性肉瘤3例;术前行B超检查24例,CT检查22例,MRI检查6例,仅有3例(16.7%)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符合5例(20%).25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包括半肝切除术7例,肝叶切除术7例,肝段切除术9例,肿瘤局部挖除2例.肝脏良性、低度恶性肿瘤及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无复发,5例恶性肿瘤随访中3例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切除,术后随访无复发;另2例死亡,平均术后生存期4个月.结论肝脏罕见肿瘤影像学诊断率低,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能切除的复发性肿瘤性病变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