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长期应用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 (L VH)的作用。  方法 :将 114例 EH伴 L VH的患者分为培哚普利组 (n=5 8)和氨氯地平组 (n=5 6 ) ,于服药前及服药后 6、12、36个月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A/ E峰值。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均无变化 ,而 A/ E峰值则明显降低 ;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在培哚普利组明显下降 ,而在氨氯地平组则无变化。  结论 :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均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但仅培哚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杂志》2004,12(6):561-561
左心室重量增加与高血压病人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关。动脉僵硬,收缩压(SBP),脉压(PP)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因素。培哚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用药比氨酰心安可以更多地降SBP,PP,改善动脉功能。该文比较培哚普利(2mg/d)与吲哒帕胺(0.625mg/d)做为第1线组合对减轻高血压病人LVM疗效,并与氨酰心安(50mg)做比较。方法:214名高血压病人参加“逆转动脉僵硬”(REASON)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培哚普利 (商品名 :雅施达 )和吲哒帕胺 (商品名 :纳催离 )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将 82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应用培哚普利 4mg/d和吲哒帕胺 2 5mg/d ,治疗时间 1年 ,并通过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两药合用有明显降压效果 ,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可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4.
5.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任绪功宋执敬王平李勇高艳丽楚建民罗慧丽王玉珍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临床资料国内较少报道,我们于1994年8月至1995年12月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长期服用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培哚普利,另一组服用氨氯地平,疗程一年,目标血压<140/90mmHg。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 68例患者完成实验,其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如E峰、A/E比率、E峰下降速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A峰相关指标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 培哚普利及氨氯地平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EH伴LV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均≥60岁),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吉林天风制药公司)2.5~5 mg,1次/d;治疗组联合培哚普利(雅施达,天津施维雅制药公司)4~8 mg,1次/d,晨起顿服.治疗24 w,观察降压疗效和LVH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5%,对照组82.5%,治疗组血压下降显著,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药联合服用对老年EH伴LVH有协同逆转作用,可作为治疗EH伴LVH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氨氯地平两种降压药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 78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培哚普利组(38例)和氨氯地平组(40例),每组有36例纳入最终统计数据,在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仪PWV/ABI型仪器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 降压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心率则未见明显变化.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培哚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治疗1个月后(分剐为1 572.92±230.08 cm/s和1 542.31±227.59 cm/s)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1 484.92±226.59 cm/s和1 432.50±217.88 cm/s)与治疗前(分别为1 737.39±275.99 cm/s和1 765.50±294.57 cm/s)比较均有所下降(P<0.001);且治疗6个月比治疗1个月下降更显著(P<0.001).与培哚普利组比,氨氯地平组降压治疗1个月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值(223.19±200.65 cm/s比164.47±104.18 cm/8)及降压治疗6个月后变化值(333.00±227.36 cm/s比252.47±141.26 cm/s)更显著(P<0.01);降压治疗6个月后与降压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均有进一步的下降(P<0.001).结论 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均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降压治疗1个月及6个月时,氨氯地平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以及培哚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3 例,根据测得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LVH 组71例和心肌正常(NLVH) 组72例.另选6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高血压患者予培哚普利4 mg/d,早餐后口服,连续治疗2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mm),计算LV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TGF-β1浓度,样本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LVH 组患者IVST、TGF-β1浓度均升高(P<0.01),NLVH 组患者TGF-β1浓度升高(P<0.01),LVH 组患者治疗前IVST、TGF-β1浓度亦高于NLVH 组(P<0.01).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后,LVH 组患者较治疗前IVST、TGF-β1浓度均下降(P均<0.01),NLVH 组患者较治疗前TGF-β1浓度下降(P<0.01).以LVH组LVMI和TGF-β1做直线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0.6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并在 LVH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培哚普利可能通过降低 TGF-β1逆转 LV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氯沙坦和氨氯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方法 将114例EH伴LVH的患者分为氯沙坦组(n=58)和氨氯地平组(n=56),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6个月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未内经(LVDd)、舒张期室问隔厚度(L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氯沙坦组LVDd、LVSd、LVPWd、LVMI明显下降,而在氨氯地平组则无变化。结论 氧沙坦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络丁新络活喜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 )的影响。方法 将 85例EH并LVH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络丁新 (剂量 10mg ,qd或Bid) ,络活喜 (剂量 5mg ,qd或Bid) ,疗程 1年 ,于服药前和服药后 6、12个月测血压 ,同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IVST) ,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 (PWT)及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两种药均能有效降低EH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 (P <0 0 1) ,明显改善LVDd ,IVST ,PWT(P <0 0 1) ,LVMI(P <0 0 0 1)。结论 络丁新络活喜能有效控制血压 ,且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并比较氨氯地平(AM) 和西拉普利( CI) 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 的逆转作用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 50 例合并LVH 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M 和CI 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血压测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 AM 和CI 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 P 均< 0-01) ;左室质量指数(LVMI) 均显著下降[ 由(164-7 ±38-2)g·m - 2和(163-3 ±39-2)g·m -2 分别降至(131-0 ±25-4)g·m -2 和(130-7 ±26-7)g·m -2,P 均< 0-01)] ;左室舒张功能改善( P 均< 0-01) ,2 组间降压幅度、LVMI、E/ A 变化无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AM 和CI 每日1 次给药均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LVH 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组32例,高血压治疗达标组30例,正常血压组24例,分别采用动态血压记录仪监测动态血压,计算出24小时、白天、夜间血压变异性,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内径,室间隔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出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性、左室重量、左定重量指数高于高血压治疗达标组和正常组(P<0.05),高血压治疗达标组血压变异性、左室重量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24小时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平均水平有关,血压变异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原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21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年龄、性别、24h平均血压和血糖、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左室肥厚组的24h收缩压变异性(16.8±1.9VS14.3±2.3),白昼(14.9±2.5VS13.8±2.4)和夜间(10.8±3.7VS9.7±2.9)收缩压变异性均显著大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斥患者收缩斥波动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可能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LVH)是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对单一抗高血压药治疗未能达到目标降压的高血压患者主张联合用药或用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及两者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肥厚 (LVH)的干预作用。方法 :EH伴有LVH患者 10 1例随机分成A组 (苯那普利 10mg/d ,36例 )、B组 (缬沙坦 80mg/d ,34例 )和C组 (苯那普利 10mg/d加缬沙坦 80mg/d ,31例 )。治疗 4周时若血压≥ 16 0 / 10 0mmHg(1mmHg =0 .133kPa) ,则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剂量分别增加至 2 0mg/d和 16 0mg/d。总疗程共 2 6周 ,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 ,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并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 3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显著降低LV MI(P <0 .0 1)。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两组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②分别比较 3组治疗前 2 4h平均收缩压、2 4h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 2 4h平均收缩压、2 4h平均舒张压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1) ,但治疗后 3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苯那普利、缬沙坦均能逆转EH患者LVH ,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能使这一作用更为显著 ,且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左心室肥厚 ( LVH)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 LVH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就高血压患者 LVH的诊断方法、致病因素、病理生理、不良后果及药物治疗等问题作介绍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及性别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EH)患者昼夜血压变化和性别与左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男女性患者分成杓型和非杓型两组,比较昼夜血压变化与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等指标。结果:女性非杓型组LVH的程度及24h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睡眠时最低收缩压均较杓型组显著增加(P<0.05和0.01)。而男性杓型与非杓型组之间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女性EH患者LVH的程度非杓型者比杓型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0名正常血压对照者和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超声心动图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及舒张功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检出率(36.6%)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13.6%),血压昼夜节律减退者及倒置者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及高血压昼夜节律存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功能,高血压组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减退者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压组中血压昼夜节律存在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肥厚(LVH)发生、发展及舒张功能有重要影响,高血压治疗不仅应控制血压,而且应重视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并比较非洛地平及赖诺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128例轻、中度EH患者,入选前服用安慰剂2周,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组66例和赖诺普利组62例。非洛地平组服用非洛地平5~10mg/d,赖诺普利组服用赖诺普利10~20mg/d,每日1次,疗程2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12、24周分别进行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非洛地平和赖诺普利均能显著降低血压,两药对偶测血压的下降幅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洛地平能有效控制清晨高峰期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是72%、67%。非洛地平降低24h平均血压和白昼血压的幅度大于赖诺普利,而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显著低于白昼。两药治疗24周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两组药物副反应均较轻。结论: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EH患者的血压,降低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