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国内外临床研究已不少,本文重点研究观察围拔管期对心血管的影响,旨在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环新  邱玉琼  曾清涛 《广东医学》2001,22(12):1168-1169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胸腔手术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全麻拔管期清醒和呼吸、循环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择期80例老年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I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硬外阻滞选择T7-8,首次量1.6%利多卡因10~15ml。静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术中吸入氨氟醚,微泵静脉输注异丙酚,间断注入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全麻。Ⅱ组全麻诱导和维持与I组相同。观察并统计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静脉麻药量和清醒拔管前及拔管后1,5,10min的MAP,HR及SpO2。结果 静脉麻药量I组明显减少于Ⅱ组。I组MAP及HR拔管后略高于拔管前,Ⅱ组拔管后各时点明显高于拔管前。SpO2两组拔管后略低于拔管前,但均在5min内即缓慢回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清醒拔管时间I组比Ⅱ组短。结论 老年胸腔手术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抑制手术的应激反应,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刺激,减少全麻药的用量,使拔管期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患者能早呼吸,早清醒,早拔管,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艾司洛尔用于预防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麻气管内插管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 ,这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并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气管拔管期也有类似的心血管反应 ,但研究较少 ,这些反应使心脏做功增加 ,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过高的血压还可引起手术部位的出血 ,脑血管痉挛 ,对冠心病患者或潜在心肌缺血者 ,危害性更大 ,作者在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应用艾司洛尔预防心血管反应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4 0例腹部手术患者 ,男 2 1例 ,女 19例 ,ASAⅠ -Ⅱ ,年龄 32~ 6 7岁 ,体重无明显差异 ,随机分为实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相似文献   

4.
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时心血管的反应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英  张忠山  张灿英 《海南医学》2005,16(2):108-109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时对心血管的影响及防治。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0例择期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即:苏醒期未用新斯的明、阿托品)和治疗组(即:苏醒期应用新斯的明、阿托品),观察两组的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0.4小时,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HR×SBP)。结果4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当MAC0.4时,两组的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HR×SBP),无差异P>0.05,当吸痰、拔管时,治疗组HR、RP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吸痰、拔管时HR、RPP、MAP明显高于MAC0.4时(P<0.02),治疗组吸痰、拔管时HR与MAC0.4时无明显差异,但MAP、RPP比MAC0.4时显著增高(P<0.05)。拔管5min后,两组比较P>0.05,但治疗组HR明显比对照组慢(P<0.05),对照组无1例心率低于60次/min。结论新斯的明可以降低苏醒期拔管时的心肌耗O2量,适当应用阿托品可以拮抗新斯的明所引起的心率减慢。且此药物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诱导期和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旨在观察中胸部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诱导期和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合并艾滋病及疑似艾滋病患者的麻醉处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38例急诊手术合并艾滋病及疑似艾滋病患者为观察组,对其麻醉处理进行分析.另外随机选取术后检测出的35例艾滋病急诊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均未进行有效的麻醉处理,分析治疗后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顺利21例,HIV感染例数为2例;而观察组麻醉顺利33例,HIV感染例数为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CD4+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看,≥200个/μL切口Ⅰ期愈合52.00%,而〈200个/μL切口I期愈合23.0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麻醉手术加强防范艾滋病及疑似艾滋病既有助于保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对患者的预后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艾贝宁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手术完成之前的半小时,研究组给予患者微量泵输注适量的艾贝宁,对照组则给予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依次记录患者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 min、5 min、10 min每个时间点拔管收缩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拔管收缩压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的变化幅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贝宁不仅能降低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拔管收缩压幅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幅度,同时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也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超短效β-受体阻滞药艾司洛尔(ESM)用于31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不用药15例)和Ⅱ组(ESM1mg/kg),预防全麻插管及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结果显示Ⅱ组于插管即刻至插管后2minHR和RPP较Ⅰ组显著下降(P<0.05),并且于插管5min后血压、心率及RPP渐趋于稳定,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SBP、DBP拔管即刻低于Ⅰ组(P<0.05);HR和RPP于拔管即刻至1min时Ⅱ组明显减于Ⅰ组(P<0.05)。提示艾司洛尔对由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可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静脉维持应用依托咪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全身麻醉的110例患者,依据全麻维持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依托咪酯)和对照组(丙泊酚)。记录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并比较两组苏醒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插管前DBP和SBP与入室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DBP和SBP在插管后3和5 min依次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切皮时,对照组DBP、SBP及HR均明显下降,且分别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与拔管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静脉维持采用依托咪酯见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拔管迅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望  刘一冰  陆忠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10-111,1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在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合并高血压行全麻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N组),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全麻诱导与维持方式,在手术结束前并停用麻醉药时,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ug/kg、浓度4ug/mL,缓慢泵注10min,N组给予相同速率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围拔管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苏醒时间(T1)、拔管时间(T2)及不良反应。结果拔管前1min、后10min,D组患者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全麻患者在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气道反射,同时可降低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丙泊酚在全麻拔管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在全麻拔管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Ⅰ组)于手术结束达到拔管条件,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1,2min后吸痰拔管;对照组(Ⅱ组)达到拔管条件,不予镇静,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各组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呛咳反应、拔管后清醒时间、拔管知晓率。结果:Ⅰ组拔管期MAP、HR值较稳定,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时MAP、HR较拔管前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Ⅰ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明显长于Ⅱ组(P<0.05),Ⅱ组重度呛咳反应发生率、拔管知晓率较Ⅰ组明显增高(P<0.01或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可用于抑制全麻拔管期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单纯全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合并COPD需行胸腹部手术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GE组)及单纯全麻组(GA组),分别在手术时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单纯全麻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出导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等麻醉指标,FVC、FEV1/FVC、FEF25%~27%肺功能测定,以及肺炎、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呼吸衰竭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E组术后苏醒时间、拔出导管时间、VAS评分均少于GA组(P0.01);术后肺功能测定优于GA组(P0.05或P0.01)。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于COPD手术患者可提高麻醉效果,增强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姜连英  李秋菊  姚爽  裴艳玲 《吉林医学》2011,32(13):2535-2536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能否缓解骨科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口渴、口唇干裂的痛苦。方法:选择骨科全身麻醉术后清醒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蒸馏水纱布(2层)覆盖口唇。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口唇湿润,患者口干、口渴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产生的微小雾滴能使患者口唇、口腔、呼吸道湿化,有缓解患者口干、口渴症状,并有湿润患者口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瑞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氯诺昔康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全麻患者能否在苏醒期清醒、无痛拔管。方法选取颌面部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Ⅰ组,术毕停用瑞芬太尼;Ⅱ组,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Ⅲ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瑞芬太尼术毕即停药;Ⅳ组,诱导前20min、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术毕瑞芬太尼减量至0.05μg/(kg·min),拔管后即停药。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有无呛咳、躁动,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血压(BP)、心率(HR),拔管后5、10min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结果Ⅱ、Ⅳ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比Ⅰ组稍延长(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 BP和HR均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Ⅳ组在拔管后10min BP和HR仍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Ⅳ组患者各时间点的BP、HR无明显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拔管后5min VRS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拔管后10?min VRS评分低于Ⅰ组或Ⅱ组(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或氯诺昔康单独应用均可降低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二者联合应用可在患者清醒、无痛条件下安全拔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对全麻患者留置导尿引起不适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80例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喷他佐辛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在全麻诱导后行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因留置导尿管所致的导尿管不适(CRBD)的治疗效果。结果喷他佐辛组与对照组比较,后者CRBD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喷他佐辛能有效预防苏醒期导尿管所致的不适刺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的麻醉用药剂量、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以及麻醉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马楠 《吉林医学》2014,(34):7592-7593
目的:探讨和分析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O组)和对照组(C组)。O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术后镇痛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O组围术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压、心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O组发生肺部并发症、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低于C组(P<0.05);O组手术后MMSE评分在1 h、3 h均高于C组(P<0.05)。结论:对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安全性高、效果确切、可靠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体位与常规体位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舒适手术体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头痛、呕吐、肩背痛)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术后头痛、呕吐、颈背痛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麻醉下舒适甲状腺手术体位与常规手术体位相比较,其操作方便,并可减轻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2至2014年8月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CSEA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7例。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效果、发生高低血压、肺部感染、缺氧、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头晕嗜睡比例,测试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及主刀医师的满意率、肌肉松弛满意率、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率、麻醉起效和苏醒时间,对比分析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8.92%vs.5.41%),而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vs.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缺氧、心动过缓、麻醉效果及主刀医师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术后6 h VAS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肺部感染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优良率(97.30%vs.78.37%)及肌肉松弛满意率(94.59%vs.75.58%)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5.41%vs.35.14%),麻醉起效和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CSE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而CSEA起效更快、镇痛效果更佳,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苏醒时间早,并发症更少,降低病死率,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提高康复水平和老年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